|
建筑類型:瑞士住宅改造 業(yè)主:私人 建筑師:瑞士納莎泰爾(Neuchatel)弗朗德加利那建筑事務所(Frundgallina SA) 位置:瑞士勒蘭德隆鎮(zhèn)(Le Landeron)維爾街(Ville)27號 下圖:墻壁和將近七米高的頂層天花板都是白色的,空間開闊,日光充足。兩排屋頂窗使陽光射入極深的室內。
勒蘭德隆小鎮(zhèn)(Le Landeron)位于瑞士朱拉山脈(Jura)南麓,在比爾湖(Lac de Bienne)和納莎泰爾湖(Lac de Neuchatel)之間。在十四世紀中葉,納莎泰爾伯爵在迪埃勒河(Thielle river)沖積平原建造了一個要塞,并在之后不久獲得自治許可權。這一改造項目是在這個被稱為 “文物之城”的著名古鎮(zhèn)中展開的,是瑞士最大的古玩集散市場。古老的小鎮(zhèn)現(xiàn)在還保留著一些中世紀時期的建筑遺跡。一條極為寬闊的林蔭路由東到西從小鎮(zhèn)中心穿過,兩邊是高大且狹窄的灰泥墻住宅,屋檐常常往外伸出很多。 這條街上的第27號住宅在路的東側,和小鎮(zhèn)中心區(qū)域的所有房子一樣,面朝街道的一面都貼上了序號。剛剛粉刷過的白色墻壁說明這座房子不久以前經(jīng)過了修繕。但是,房子的東側面貌卻大為不同,這一面是小鎮(zhèn)的盡頭,遠處是一大片花園和草甸。在這一側的墻壁上,有一扇大大的窗戶,主人可以通過它看到整個原野,與臨街一側布滿老建筑的景象形成了鮮明對比。 下圖:從花園一側看去,27號住宅就像一座全新建筑。實際上,改造的僅僅是上面兩層,下面的結構則維持原狀,臨街一側幾乎沒有任何改動。
弗朗德加利那建筑事務所(Frundgallina SA)負責房子的改建,施工范圍包括房子的第二層和閣樓,不包括較低的樓層。設計人員經(jīng)過勘測以后發(fā)現(xiàn),屋頂?shù)蔫旒芤呀?jīng)陳舊需要替換,而位于頂層和閣樓之間的木質橫梁則被保留了下來。建筑師們設計了兩組風格迥異的房間,第二層平面劃分極為細致,包括:三個臥室,一個浴室,而位于閣樓的開闊區(qū)域則劃分為起居室、廚房和餐廳。這個房間的高度和屋檐持平,并設有一個開放式走廊。 1.樓層平面圖 4.頂層平面圖 5.第二層平面圖 6.走廊層平面圖
室內都裝飾了深色木質地板和白色墻壁,這樣可以將射入的陽光反射到房屋深處。兩層平面圖設計時都擺脫了長方形外墻的約束。遮光隔斷墻和內嵌式壁櫥以及承重外墻都是白色的,形成了顏色一致而又富于變化的空間布局,從而有效地引導光線進入不同區(qū)域。閣樓內的景象也很類似,樓梯、廁所、儲物間都沿著與其它房屋共用的縱向隔離墻分布。家具的外露表面和隔墻在視覺上很突出,使人們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內側房間的中心區(qū)域,在此由橡木建造的廚房成為了這一空間的中軸線和對稱點。 這個房間唯一不統(tǒng)一的設計是不同規(guī)格的窗戶。西側,只有一個臨街的小窗戶,本來是進入閣樓的通道,現(xiàn)在則被裝上玻璃改造成了窗戶。當主人在房間東側用餐時,便可以通過這個觀景窗欣賞到外面的風景。屋頂上安裝了兩排天窗,雖然房間高度將近七米,但是照明效果相當良好。東墻窗戶開在屋檐下,主要用于走廊采光,西墻窗戶位置較低,開設在日?;顒臃秶鷥龋ǔ_@里是不布置窗戶的。 通往第三層的樓梯沿著與鄰居共用的縱向隔離墻分布,以確保起居空間的足夠寬度。 對于這個數(shù)百年老屋的改造方案,建筑師們形容為“既敏銳又熱情”。在這一“吐故納新”的改造過程中,弗朗德加利那建筑事務所(Frundgallina SA)的工程師們認識到,他們無需增加任何承重墻。他們充分利用了這一優(yōu)勢,盡量保留了這座百年老宅的外觀,但是對內部結構進行了精心設計,確保主人可以享受到優(yōu)質前衛(wèi)的生活品質。不過,設計師們對朝向花園一側的外墻進行了拆除重建,以滿足幾百年后人們對光照和空間的不同需求。面對這些要求時,老宅改造面臨著很多困難。27號住宅開設的觀景窗為這座百年古鎮(zhèn)增添了一絲現(xiàn)代氣息,但是,如果小鎮(zhèn)中所有的住宅都這樣改造的話,它的面貌就會完全不同了。
上圖:屋檐下的走廊非常安靜,主人在這里工作不會受到外界打擾。同時,這里也可以看到外面的花園以及蘭德隆小鎮(zhèn)的天空。 下圖:住宅位于小鎮(zhèn)最東端,通過窗戶可以看到外面的草甸和果園,不免讓人覺得十分賞心悅目。這座觀景窗占據(jù)了樓層的整個側面,外部風景可以盡收眼底。
3.房屋臨街一側(照片為修繕前拍攝)只是進行了重新粉刷,頂部閣樓入口也被替換為一扇窗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