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說好在哪里,值得一寫① 妙在結(jié)尾,如《泥活》:泥人馮蘭瑞捏了個《武松打虎》,自己非常喜愛,可是,當(dāng)他的孫子要把它送給管理市場的老劉溜須時,他竟一掌壓壞了這可愛的泥活兒。這出人意料的一掌,把一個不趨炎附勢的老藝人的耿直性格表現(xiàn)出來了。 ② 妙在鏡頭,如《!——》:古城。深夜。突然,一陣尖厲刺耳的汽車?yán)嚷?,攪亂了夜的寧靜。于是,我們看到:A司機的得意,B將軍的被驚醒,C作家的被打斷思路,D病孩的被折磨,E法院院長的沉思以及F星星發(fā)出的感嘆和疑問。 ③ 妙在詩體,如文洪的《綠蒙蒙的春雨》:一位新婚少婦,主動為一位一同從圖書館走出來的男青年撐傘,二人并肩走在大街上,被前來送傘的新郎看見,而新郎并不吃醋,只是默默地跟在他們后面。反映了當(dāng)代青年的人生人際愛情婚姻等觀念。 ④ 妙在風(fēng)趣,如駱曉戈的《世襲名醫(yī)》:一位年輕的孫醫(yī)生出身于祖?zhèn)髅t(yī)家庭,人們以為他“門里出身,自會三分”,有什么疾病就找他診治,也是該他走紅,他從小孩愛看打銅鑼耍猴子想到敲銅盆為難產(chǎn)婦催生;“兜腚一皮鞭”居然治好了張老漢憋尿的毛病;五根玉米棒治好了王大壯的瀉肚……諸如此類急中生智的良方,使他名聲大噪,于是前來就診的人越來越多,記者們也紛紛前來采訪。讀小說之后,不得不使人想到故事之外的種種社會現(xiàn)象。 ⑤ 妙在寓言,如汪曾祺的《尾巴》:人事顧問老黃講了一個故事,龍王要殺掉水族中所有帶尾巴的,連蛤蟆也惶恐不安,怕追究它的幼年時代。這是對極左思潮的嘲諷和批判。 ⑥ 妙在荒誕,如張文寶的《石棋》:劉四鼻句老漢喜歡下棋,一般人不是他的對手,可從未贏過馬知意。劉四鼻句病了,昏迷不醒。出乎意料的是醒來第一句話就是要找馬知意對弈,居然又爬了起來,走上街頭,擺起棋攤兒了。反映了當(dāng)代人強烈的競爭意識。 小小說的情節(jié)單一、簡單,往往是抓住人物、事件最突出的矛盾和特征,做輪廓式的勾畫和明晰的描述,運用張弛抑揚、疏密相間的藝術(shù)手法,尺水興波,有時以“不全”代“全”,做到“文缺意不缺、體殘質(zhì)不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