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科技部和國家統(tǒng)計局曾發(fā)布的一項調查顯示,我國女性的飲酒率比上世紀90年代初期上升了73%左右。全國居民中真正做到滴酒不沾的可能不足2億人,而喝過白酒、啤酒及其他酒類飲料的人數(shù)不會少于8億人。 飲酒要適量 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給出了關于預防酒精依賴的安全飲酒限度:男性每天飲酒量不得超過1兩白酒,女性每天不超過1瓶啤酒,每周至少兩天不飲酒。有專家建議,男性每天酒精攝取量不應超過4個單位,女性不應超過3個單位。那么如何計算酒精單位呢?可用酒瓶上標示的酒精濃度(只取數(shù)字)×所喝的份量(以公升計)。如酒精濃度為42%的北京二鍋頭,要想每天酒精攝取量不超過4個單位,所喝分量就不能超過0.095公升,即15毫升的小酒杯,別超過7杯。上述標準實際上只是針對預防酒精依賴,并不意味著不會發(fā)生其他健康問題。因此,正常人飲酒要適度,慢性病患者一定堅決戒酒。 錯誤的飲酒方式有哪些? 1、摳喉嚨催吐。有的人喝完酒后再“摳喉嚨”把酒吐出來,殊不知,這樣做,酒是吐出來了,胃卻沒有擺脫“厄運”?!皳负韲怠贝咄率且环N不科學的解酒方式,容易導致胃出血、急性胰腺炎等急癥,對身體造成傷害。 2、酒后服藥。酒類都含有不同程度的酒精,藥物在酒后服用,可以增加毒副作用。如酒后服鎮(zhèn)靜藥、催眠藥、抗癲癇藥、抗過敏藥、降壓藥等,一方面可增加對大腦的抑制效應,而另一方面又使藥力陡增,超過人體正常耐受量,致使發(fā)生危險。
3、酒與咖啡同飲。酒精傷身,咖啡因具有興奮、提神的作用,過量亦可對身體造成影響。如果酒精與咖啡同飲,猶如火上澆油,可加重對大腦的傷害,并刺激血管擴張,加快血液循環(huán),增加心血管負擔,造成的危害超過單純喝酒的許多倍,甚至更容易危及生命。 4、濃茶解醉酒。兩者合在一起大大加重了心臟的負荷,可引起心律失常或心功能不全,因此心臟有疾患者切忌用濃茶解酒。另外,酒精被吸收后,90%以上被肝臟的醇脫氫酶氧化為乙醛,再被醛脫氫酶氧化為乙酸,最后被腎臟排出。此過程一般需4~6小時。飲酒后飲茶,可促使尚未氧化的乙醛過早進入腎臟,而乙醛對腎臟有損害作用。 5、酗酒后看電視。飲酒使眼睛充血,若飲酒過多,則會對眼睛有較重的損傷,能使視神經(jīng)萎縮,嚴重的甚至可導致失明??措娨暱墒挂暳λネ耍嬀朴謸p害視神經(jīng),二者同時進行,等于火上澆油,對視力大有損傷。如果加上酒后引吭高歌,也許會損害您的聲帶。因此,飲酒后一定不能急于看電視,老年人尤應注意。 如何飲酒少傷身? 1、拒絕“一口悶”提議 當朋友聚會或走訪親戚時適當飲酒助興是可以的,但切勿“感情深,一口悶”“小酒不斷天天醉”,最后爛醉如泥,禍從酒出。飲酒后五分鐘乙醇就可進入血液,30-120分鐘時血中乙醇濃度可達到頂峰。飲酒快則血中乙醇濃度升高得也快,很快就會出現(xiàn)醉酒狀態(tài)。若慢慢飲入,體內(nèi)可有充分的時間把乙醇分解掉,乙醇的產(chǎn)生量就少,不易喝醉。對患有呼吸系統(tǒng)疾病、胃酸過多、胃或十二指腸潰瘍、癲癇、老年癡呆等的人,要盡量禁酒。從事駕駛員或高空作業(yè)等職業(yè)的人,應慎飲或不飲。而急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病伴有糖尿病的人應絕對禁酒。 2、主食+酸奶+瓜果的搭配是“護胃法寶” 去喝酒之前吃點東西,一則能夠在胃里形成一些保護,減少對胃壁的刺激;二則使酒精和食物混合在一起,降低它的濃度,延緩酒精的吸收。酸奶就是最好的胃壁保護層,因為本身就粘稠,而且還加入了植物膠增稠劑,在胃中停留時間相對較長;而淀粉類的大分子則能和酒精發(fā)生結合,直接起到延緩酒精吸收的作用,作為經(jīng)過發(fā)酵反應的淀粉類食物,如饅頭、面包、豆類食品等效果更好,因為酒精能夠鉆進淀粉分子的螺旋當中,形成“包合物”。喝酒前飽餐一頓饅頭加酸奶,絕對比懷揣醒酒藥效果更可靠。酒后吃點瓜果如香蕉、蘋果、梨、柑橘、西紅柿、西瓜、哈密瓜等,這些果糖類的食物有加速酒的代謝作用,且有解酒、醒酒的作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