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分考生志愿填報應堅持的五大原則 謝云峰 昨天在給學生和家長答疑時,一位家長給我發(fā)來這樣一段話:“謝老師:您好!每天都在學習您的文章,在投票過程中也看了一些其他老師的文章,感覺大家都偏重關注高分學生,希望您能針對成績偏低的孩子寫一些文章,這個領域是空白,謝謝!”看到這段話時,讓我思緒翻騰。是呀!當大家都在為高分考生吶喊助威的時候,我們不應該忽視成績中等偏下考生的需求,為了感謝學生和家長對我的信任,我決定寫點東西,以求拋磚引玉,能讓這個群體的家長和考生找到自信,看到希望,更希望能對他們有所幫助。 一、牢固樹立分低志不短的原則 在當前教育多元化的時代,高考本身只是考生一生當中諸多考試中的一場而已,而社會的現(xiàn)實和父母的期望非得把高考強加上考生前途、命運、官職、財富等諸多標簽,似乎一考定終身!尤其是北方的家長受古代科舉制度的影響,都普遍存在“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思想。不可否認,在經(jīng)濟欠發(fā)達的西部地區(qū),高考是很多農(nóng)村孩子能夠跳出農(nóng)門的捷徑,但這并非唯一途徑。如果有興趣家長可以看看中央教科院調(diào)查撰寫的《30年1000余高考狀元的悲慘下場》,就會釋然。當前,家長只要能夠幫助孩子走出分低的困擾和苦惱,再次樹立強烈的自信心,激發(fā)孩子不服輸?shù)倪M取精神,保持昂揚的斗志,孩子就會敢于亮劍,敢于挑戰(zhàn)。 二、始終保持高考平常心的原則 作為家長都喜歡把自己沒有實現(xiàn)的理想強加給孩子,或者都夢想孩子將來可以成為科學家、外交家、明星、甚至首富。恕我直言,這些目標對家長來說是實現(xiàn)的可能性很小很小?,F(xiàn)實逼得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的孩子將來可能都是普通人,都將在茫茫人海中平淡地度過一生。作為家長要時刻以平常心看待高考,以平常心看待分數(shù),平常心看待大學。只有這樣家長的心態(tài)才能平和,對孩子的要求和評價才會客觀,理性地結(jié)合孩子的性格、分數(shù)、興趣、人脈等因素幫助孩子選擇適合自己孩子的院校和專業(yè)。 三、始終堅持分數(shù)最大化原則 作為家長,不管孩子考了多少分,都要直觀面對。因為已經(jīng)考完,你再多的抱怨和批評都無濟于事,如果埋怨過度,往往還要適得其反,甚至會導致孩子厭世輕生,付出生命的代價。所以家長一定要重視此問題,學會自我調(diào)節(jié)和幫助孩子自我調(diào)節(jié)。那么,在志愿填報的關鍵時期,最為家長唯一要做的就是想盡一切辦法幫助孩子把高考分數(shù)最大化,達到哪個批次就填報哪個批次,尤其是要認真閱讀所報院校的招生簡章,重點查看對考生身體和單科分數(shù)方面的特殊要求和專業(yè)錄取辦法等,讓孩子揚長辟短,切忌知難而上。 四、始終堅持專業(yè)技能型選擇的原則 不做狀元就做行業(yè)的老大。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既然高考失利了,那我們就要用后天的勤奮來彌補,家長幫助孩子選擇一個好的技能型專業(yè),不但讓孩子可以憑借一技之長立足社會,更為重要的是,說不定孩子還會在這個行業(yè)做出讓你意想不到的結(jié)果。只選一厘米寬,但要做到一千米深,只要保持這種心態(tài)和執(zhí)著的精神,一定會學有所用,學有所樂,學有所成。 五、始終堅持扶上戰(zhàn)馬再送一程的原則 歷經(jīng)高考的備戰(zhàn),很多家長和考生早已疲憊不堪,心力憔悴。再加上孩子高考失利,家長頓時覺得顏面掃地,無顏面對江東父老。往往在志愿填報上都會放手不管,任由孩子自我選擇,這種心態(tài)是萬萬要不得的,越是這個時候,越要冷靜思考,如何不讓孩子18年的辛苦付諸東流,如何讓辛苦產(chǎn)生價值,那就只有再把孩子扶上戰(zhàn)馬,再送一程。無論想盡一切辦法都要做到這一點,因為現(xiàn)在就像足球場上臨門一腳,這一腳可以改變一個球員的一生,同樣也可以改變一個低分考生的一生。 總之,高考苦的是孩子,累的是家長。幾多歡笑,幾多淚水;抑或你“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抑或你“猶喜故人先折桂,自憐羈客尚飄蓬”。一樣的高考,不一樣的心情。我們要為滿意的成績歡欣鼓舞,卻也大可不必因為一次失敗而灰心氣餒。畢竟高考只是人生旅途的一次聚會。當前,各類教育互聯(lián)互通的立交橋正在逐步搭建,通往成功之路不只一條。無論你這次是成功還是失敗,今后還有漫漫人生長路,需要勇敢面對。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明天的你我,期待著人生的下一次聚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