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顧每個人的成長歷程,我們之所以成為親友、同事、領導眼中那個具備獨特魅力的人,其根本還在氣質(zhì)、思想、談吐這些層面的差異。我認為,這些絕非“星座決定一切”,而是完全可以后天培養(yǎng)的。
視野、勇氣、眼光、心態(tài),這四點,是我心目中排名靠前的自我投資領域。

★投資自己的視野和洞察力 大家一定沒有少聽這種論調(diào):中國學生的學術能力是出類拔萃的,但相比而言創(chuàng)造力就是“戰(zhàn)五渣”。無論這背后有多少紛繁復雜的因素,總之一句話,要想保住自己所剩無幾的創(chuàng)造力,
方式一是閱讀,大量的閱讀。 一種成本最低的拓展自己視野的方式。我個人的習慣是“二八原則”:對80%的書籍,以“信息搜集”為目的,囫圇吞棗,快速閱讀,知其然而不用知其所以然;對20%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互聯(lián)網(wǎng)、營銷學、經(jīng)濟學等)的著作,除了搜集前沿信息外,對其經(jīng)典作品要精讀和細讀,并嘗試在實踐中指導自己,去分析觀察到的現(xiàn)象,逐步產(chǎn)生最為重要的所謂“洞察力”。
方式二是旅行,勇敢滴旅行。 我很喜歡一句話:人生就像一場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和看風景的心情。這是成本較高的擴展視野的方式,但它的價值是單純閱讀所無法取代的。一路以來的風光、生態(tài)、人文、民俗,旅伴之間的彼此了解,以及在旅行中重新發(fā)現(xiàn)認識的自己,都是滿滿的收獲。
我相信以現(xiàn)在絕大多數(shù)中國年輕人的財力,一年一次旅行是完全可以承受的。需要指出的是,我個人完全不推薦那種跟團7天10國游的玩法,這種走馬觀花的路線完全無法讓你觀察到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更何況大部分時候,景點本身都不如明信片上的好看。嘗試一次深度的旅游吧,哪怕只是去一次近郊,在當?shù)厝思易淄?,幫他們干點兒農(nóng)活兒,嘮嘮家常,都能讓你收獲很多書本之外的知識。
★投資自己挑戰(zhàn)的勇氣和技巧
挑戰(zhàn)永遠伴隨著風險,也伴隨著收益。相信我們不大會碰到單槍匹馬阻止核彈之類的電影場景;更可能的挑戰(zhàn)是:老板開會時提出一個項目,問大家誰愿意做這個項目的負責人;或者眼看下個月就要結婚了,卻發(fā)現(xiàn)自己還沒法塞進定制的漂亮婚紗。
并非所有人面對困難時都有迎頭而上的勇氣。但若是值得嘗試的挑戰(zhàn),哪怕存在失敗的可能,也應該勇敢地接受,付出努力和汗水去爭取成功。最后的結果,往往是你驚訝地發(fā)現(xiàn),你都不知道自己可以如此出色!
如何定義“挑戰(zhàn)”?手到擒來那不算,要就要踮起腳尖來都夠不到,必須跳起來才有機會觸到的才是真正的挑戰(zhàn)。太高或者太低,都會失去挑戰(zhàn)本身的意義,也失去投資的價值。
不知道讀者們,是否做過以下這些事?如果沒有的話我建議可以挑選幾個嘗試一下,說不定會發(fā)現(xiàn)一個優(yōu)秀到你不相信的自己哦。
☆嘗試一次練攤兒:比如在圣誕節(jié)晚上去商業(yè)街兜售小飾品,并與城管斗智斗勇;
☆嘗試一個人旅行:從做攻略到完成旅行全程靠自己完成,如要增加難度可考慮出境游;
☆嘗試在100人面前演講:主動申請一個機會,在一群人面前演講一個你感興趣的題目;
☆堅持一種運動的習慣:例如堅持晨跑、或者堅持游泳三個月。
上述的嘗試可能給你帶去額外的利益,那就是應對挑戰(zhàn)的技巧和方法。這是值得寶貴的財富:在你面臨難度越來越高的挑戰(zhàn)時,能心態(tài)平和,從容以對。
★投資自己獨特的眼光和方法論
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擁有獨特的觀點是很重要的。這將使你從蕓蕓眾生中脫穎而出,塑造屬于自己的品牌形象。這會對你未來的發(fā)展大大加分。
然而形成獨到的觀點并非易事。
有個“一萬小時”的概念一度很火,指的是在某一領域投入超過10000個小時(大約7年的工作日)的時間,才有資格稱為該領域的專業(yè)人士。我的經(jīng)驗是除了閱讀、學習、體驗之外,還要會總結和提煉。找到自己真正有興趣的方向,多學習,多閱讀經(jīng)典,有條件的話多嘗試,在實踐中修正自己的判斷,經(jīng)過時間的歷練,方能擺脫禁錮,形成屬于自己的觀點。
我從小學開始學習書法,到了高中結束了書法訓練。雖然我并未成為書法高手,但在長達幾年的臨帖中,我見識到了真正杰出的書法作品,這在無形中提高了我自身對書法的審美層次。我沒有成為書法家,但我看得出書法作品的優(yōu)劣,還能分辨出何處為好,何處不足,可以分辨出書者的功力水準等等。這與我??础敖?jīng)典(名家名帖)”有關,也與我長期實踐掛鉤,我想這就是所謂的“眼光”。
很多女生對打扮自己很有心得,清楚地知道自己適合哪種風格,不僅能夠趕上潮流,而且精通如何揚長避短,這不僅需要審美眼光,也需要反復的搭配實踐來驗證。放到工作中,這其實是一種“認知+方法論”的組合。
在工作中我曾與許多出色的伙伴合作過,有人擅長布局,有人擅長細節(jié)策劃,有人擅長執(zhí)行。這些差異有些與性格相關,也與長期工作所形成的方法論有關,但他們有一點是共通的,就是都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做到極致,效率和效果都是其他人所無法替代的。這樣的人,往往是團隊中所不可或缺的骨干,也是老板們愿意培養(yǎng)和提拔的。
★投資自己的心態(tài)和情緒管理
有人會問:心態(tài)和情緒管理也值得投資嗎?如果值得,怎樣投資?
血氣方剛的職場新人,往往熱情十足,活力無限,但也容易受到挫折,乃至一蹶不振。所以對心態(tài)和情緒的管理,是最容易被忽視,卻也是最為重要的一環(huán)。有的公司有“導師(Mentor)”制度,可以緩解新員工職業(yè)和生活上的迷惘;如果沒有導師,那就主動和老板,或者老板的老板聊聊,向比你資深的人討教如何在職場發(fā)展。
此外,培養(yǎng)起自己的興趣愛好,積極認識不同圈子的人和朋友,建立健康的交際網(wǎng),別把工作當成生活中唯一重要的東西。這些都有助于年輕人心態(tài)盡快成熟起來,但我認為一切的前提,是對自己有準確的定位。
玩過游戲都知道,大部分游戲中都有一套完善的升級系統(tǒng)。大多數(shù)玩家一般都會選擇按部就班地練級、升級,因為越級挑戰(zhàn)難度高失敗概率大,而一直只挑戰(zhàn)低階任務,升級的速度也越來越慢;所以明確地知道自己在什么級別,該去做怎樣的挑戰(zhàn),是頭等大事。
職場里亦然。你的升級系統(tǒng)就是你的工作年限、經(jīng)驗、項目經(jīng)歷等。頭等重要的,就是清晰地明確自己的定位,然后認真地做有價值的工作,并做出成績,取得經(jīng)驗。常聽到年輕員工感嘆“老板不公,懷才不遇”,我的回應是:無論項目大小,先做出實際的成績來,再談懷不懷才的事兒;連游泳池都游不了一個來回的人,怎么去相信他可以進大海弄潮?
誠然,謙遜和隱忍,并非年輕人天生的基因,也并非每個行業(yè)的追求。但很多時候,企業(yè)和老板,都會用自己的選擇做出注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