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善寺山門原為孝文帝離宮,正光元年復建閑居寺。

嵩陽書院是中國最早傳播儒家理學,祭祀儒家圣賢和舉行考試的書院。

塔林是歷代和尚的墓地,是國內最大的塔林。

▲少林寺內古樹參天,每逢秋季金燦燦一片。

少林武術名揚天下

▲觀星臺是中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天文臺

▲中岳廟是中國古代禮制建筑格局最全面的代表

▲嵩岳寺塔位于嵩山南麓嵩岳寺內,始建于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

▲太室闕,少室闕,啟母闕被稱為漢三闕,是中國僅存的古代最早的廟闕。
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古跡,包括周公測景臺和觀星臺、嵩岳寺塔、太室闕和中岳廟、少室闕、啟母闕、嵩陽書院、會善寺、少林寺建筑群(包括常住院、塔林和初祖庵)等8處11項優(yōu)秀歷史建筑。該建筑群中的各建筑歷經(jīng)漢、魏、唐、宋、元、明、清,構成了一部中國中原地區(qū)上下2000年建筑史,找傳奇 超變合擊是中國跨度最長、建筑種類最多、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代建筑群,是中國先民獨特宇宙觀和審美觀的真實體現(xiàn)。
早在2002年,鄭州市就啟動了嵩山歷史建筑群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并于2004年成功進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2006年初,“嵩山歷史建筑群”全面啟動申遺工作。2006年12月15日,擴充后的嵩山歷史建筑群被正式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并成為2009年中國唯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2010年8月1日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宣布:“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世界遺產委員會這樣評價“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位于中國河南省的嵩山,被認為是具有神圣意義的中岳。在海拔1500米的嵩山腳下,距河南省登封市不遠,有8座占地共40平方公里的建筑群,其中包括三座漢代古闕、中岳廟、周公測景臺與登封觀星臺等。這些建筑物歷經(jīng)九個朝代修建而成,它們不僅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天地之中”的概念,還體現(xiàn)了嵩山作為虔誠的宗教中心的力量。登封歷史建筑群是古代建筑中用于祭祀、科學、技術及教育活動的最佳典范之一。
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為已消失的傳統(tǒng)文化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見證,是一座東方古代建筑藝術殿堂。它以古老與博大、凝練與舒展、滄桑與輝煌,向世人展示著中國古代文化、哲學和建筑藝術的瑰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