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經》揭示人生命運的18種因素 《易經》揭示人生命運的18種因素 《成功》《易經》為什么如此重要? : 俞:傳說《易經》問世6000年了,但有案可查的時間大約是3000年。 《易經》甫一問世,就引發(fā)了爭論。一種觀點認為它博大精深,神奇 無比;一種則認為它荒誕不經,純屬無稽之談。這種爭論延續(xù)至今, 但是褒揚者日眾,貶低者日稀。 在它存世的3000年當中,帝王將相、文武百官、高僧隱士、學者名 流,都在研究它;一介草民、江湖術士
也在讀它。但是時至今日沒有 一個人能夠完全讀懂這部書。帝王將相、文武百官在處理有關國計民 生、軍戎大計時都要問一問《易經》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它是大雅 之書;江湖術士也把它擱在廟門、橋頭、地攤上,當作謀生糊口的工 具,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 它又是大俗之書;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 技術研究的精微,人們忽然頓悟了,原來宇宙、自然界、人類社會和 人類本身,都是沿著這部讀不懂的書所指出的發(fā)展趨勢變化著,所以 從這個方面來說,它又是一部奇書。 《易經》被稱為“群經之首”,還被稱為“三玄之冠” (“三玄”是指《易 經》《老子》《莊子》,現在也被稱為世界“三大經”之一(基督教的 、 、 ) 《圣經》 、古印度的《吠陀經》以及中國的《易經》。 )《易經》觀察和 解釋萬事萬物的方法有三種, 一個是二元分析法, 即陰陽變化與轉換; 另一個是五行分析法,即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相生相克;還有 一個是天人合一。 《愛因斯坦全集》 (中文版第一卷)中說,西方現代 科學的兩大支柱, 一個是從古希臘亞里士多德時代發(fā)展起來的形式邏
輯,另一個是歐洲14世紀文藝復興以后發(fā)展起來的實證物理。中國 的先圣先哲沒有走上這一步,固然值得驚奇,但更值得驚奇的是他們 依靠陰陽、五行、天人合一的觀點把我們能做出來的都做出來了,而 且要早上1000年。所以我說,對待《易經》 ,我們當然不能采取大國 沙文主義的態(tài)度,妄自尊大,也不能采取民族虛無主義的態(tài)度,妄自 菲薄,應給它一個合理的評價。 《成功》 :我們應該如何從《易經》中學習觀察事物變化,把握事業(yè)、 人生和命運的方法? 俞:人們認識外界要依靠6種感官:耳、眼、鼻、舌、身、意,而人 們對外界的認識大體分為3個層次,又叫上、中、下三界。下界為有 質有形,就是說有質量、有形狀。我端起這個東西看得見、摸得著, 敲一敲,聽得到,誰都承認這是客觀存在。中界,一為有質無形,一 為有形無質。什么叫有質無形呢?就是有質量沒有形狀。比如說,我 有一塊制造重型坦克的30厘米厚的合金鋼板,給您一把手鉆,請您 在上面打一個孔, 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超強電流瞬時就能穿透它。 這超強電流可以說威力無比,質量驚人,但是人們看不到。以前的科 研成果認為人類可見物質占20%, 不可見物質占80%; 而最新科研成 果則認為,人類肉眼能夠看到的物質不會超過5%,95%以上都是看 不到的。 為什么這么說呢?人類肉眼能夠看到的最大物質是什么?是 太陽。但是,3.5億光年之外,一個黑洞的質量就相當于太陽質量的 180億倍。所以不可見物質是不可想象的,這叫有質量沒有形狀。在 這一界里,還有些物質有形無質。什么叫有形無質?比如做夢,有山 有水、有故事、有人物,故事跌宕起伏,本人還參與其中。驚險處嚇 出一身冷汗,形象非常清晰,但是沒有質量,有形無質。還有更特別 的。某年某月或者出差旅游,初到一地,此場景怎么似曾相識,似乎 前些年做夢經歷過。這都屬于人對外界認識的中界。我相信咱們對外 界的認識肯定達到中界水平了。 因為有點科學頭腦的人都會承認這也 是客觀存在,只不過咱沒看到。如果一個人的認識到了中界了,而不 排斥還有無質無形的東西存在, 這個人在我們看來就可以學習 《易經》 了,就叫有悟性了。上界就是無質無形。比如說緣分,看不見、摸不 著,既無形,也無質;比如說命運,也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它就像 一只無形的手在推動著你。那么,是不是我們就得信命了,就等著命 運的安排?或者說一切都因命運決定?不是的。 《易經》認為,特別 是我的老師黃老說過:“人的命運不是靜態(tài)的,而是動態(tài)的。”有18 種因素影響人的命運。哪18種因素呢? 1.先天之基。生在宰相之家,與生在山野村夫之家的孩子,社會起 點肯定不一樣。2.后天之德。3.開智之學。4.社會之機。5.人 生之遇。人生中碰到了什么人(包括父母、夫妻、導師、貴人、小人 等等) ,對人的命運都有影響。6.個人之貌。情于中而形于外,你內 心對人特別誠懇, 就會顯現在臉上, 人家就愿意跟你交往, 朋友就多。 7.終生之為。指一生是勤奮還是懶惰。8.居住之境。指居住環(huán)境 對人的影響。比如北京中醫(yī)四大名醫(yī):蕭龍友、汪逢春、孔伯華、施 今墨,醫(yī)術非常精良。蕭龍友還是御醫(yī),周總理、毛主席都請他看過 病。但是與他們醫(yī)術水平相當的不止這4個人,可能有14個人,甚至 40個人。別人為什么沒有成為大名醫(yī),而是這4個人呢?因為他們每 一個人都有一個四合院或者說大宅門做依托。解放前的西交民巷,現 在人大會堂前面,那是非常有名的街道,有一個歐式花園住宅,那是 施今墨的宅子。醫(yī)術再精良,但你住在北京原來的順城街、壇根、門 頭溝的棚戶區(qū),也永遠成不了大名醫(yī)。9.品性之格。性格決定命運。 10.健康之體。11.才。才能的大小。12.智。智商的高低。13.善。 慈善的情懷。14.識。知識的多寡。15.瞻。是否高瞻遠矚,有沒 有走一步看三步的眼光。16.膽。在關鍵時刻敢于拍板。17.向。 就是方向選擇。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選擇比努力更重 要。18.嗜。嗜好琴棋書畫、吹拉彈唱、跑跳投擲,都很好;偏偏 嗜好冰毒鴉片、“搖頭”嗎啡,命運就不難揣測了。 所以說,人的命運不是靜態(tài)的,而是動態(tài)的。這18種左右命運的因 素, 一則是通過黃老的教導, 一則是我自己領悟出來的。 學習 《易經》 的目的不是給人做預測,而是主要學習《易經》里邊做人的道理。 《易經》指示人生坎坷,應以“六然”應對 《成功》《易經》作為一本如此奇特的書,普通人在對待和研究它的 : 時候,應該把它作為一種思辨的哲學看待,還是應該從形式邏輯上或 者說其他理學的角度去考察呢? 俞:在我們看來, 《易經》是思維科學,它是以7種思維方式對同一件 事情做出判斷,力求接近這個事情的本來面目。包括直觀思維、類比 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辯證思維、靈感思維、靈力思維。 比較難理解的是靈力思維。靈力思維就是一種綜合判斷的能力。黃老 說過,學習《易經》要悟出六然。 1.諸事發(fā)生,有其自然。任何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都有來龍去脈,都有根 苗微漸,就看你有沒有分析和發(fā)現它。 2.遇到諸事,處之泰然。遇事不要心慌意亂,不要手忙腳亂,否則不 但于事無補,甚至還會導致禍不單行,冷靜分析就會找出應對之策。 3.諸事順利,心理淡然。我上課舉過一個例子:深圳有個老板,60 多歲,有十幾億身家,就覺著自己了不起了。我就對他說:“你不要 這樣。2006年的首富陳天橋,身價46億,當時才26歲,你怎么和他 比?” 4.偶有不順,心理坦然。誰都會有不順心的事情,只要沒有對不起天 地、對不起父母的虧心事,經過努力,這一頁很快就會翻過去。 5.艱難曲折,人生必然。人生不會一馬平川,都是波浪式前進、螺旋 式上升。艱難曲折,很可能成為人生財富。 6.礪煉讀書,始能悟然。寶劍鋒從磨礪出,只有經過礪煉和讀書,才 能悟出人生這杯茶的滋味。 如果你悟出了這六然,人心就靜下來了,面對事情就會有比較合理的 處置。 《易經》為千年奇書,應認識其博大精深 《成功》 :面對《易經》 ,普通人通常有兩種態(tài)度,一種是覺得高深 莫測,無法觸及;另一種則認為是巫術迷信,不可相信?,F代人該如 何認識《易經》? 俞:我們做過一項科研調查,全國現在吃所謂《易經》飯的,最保守 地估計有250萬人,還不包括城市里的。他們之中,87%沒有接受過 中學以及以上教育。這些人第一沒有讀過《易經》 ,或者說讀《易經》 也讀不懂,往往僅以直觀思維對事情做出判斷,看見什么就是什么, 胡亂臆測,使得人們對《易經》印象很差。事實上, 《易經》告訴人 們:自己的敵人是自己,只有自己能打敗自己的敵人;自己的上帝也 是自己,只有自己能夠造就自己。 學習《易經》 ,首先要了解它的深刻性。 《易經》的作者都是什么人? 一是古代的天文官,一是古代的史官。假定20年為一代,據有案可 查的時間, 《易經》流傳約3000年的過程中,共有150代人。150代 的天文官,整夜觀察天象,并且做記錄。古代人對星象的每一種變化 都觀察得特別仔細,出了差錯是要掉腦袋的。還有150代的史官,他 們歷經王朝更迭,社會的大變動,都要秉筆直書,記錄下來。3000 年來, 他們把天體變化的規(guī)律與社會變化的規(guī)律結合起來, 就成了 《易 經》 。再經過古代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教育家之集大成,兢兢 業(yè)業(yè)積累下來的資料,難道還不夠精深和博大嗎?文王拘而演周易。 周文王被殷紂王囚禁在河南羑里, 遭受了什么樣的苦難呢?殷紂王把 他的長子殺死, 剁成肉泥, 熬成肉粥端給他, 說, 這是你長子的肉粥, 喝下去。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文王演繹出周易之后天八卦來,怎么 能不深刻?,F在《易經》居然能夠指導幾千年之后人們的活動,指導 人的思想,它的深刻性應該被充分認識。 其次,不要一讀《易經》 ,就覺得能立竿見影、從中找出了解決問題 的方法??鬃诱f, 《易經》“無思也(沒有思想) ,無為也(沒有作為) , 感而通天下”。它就是一個紙上的東西,沒有思想和作為。你必須反 復讀它, 仔細琢磨, 讓它與你的思想發(fā)生共鳴, 這樣你才能夠了解它, 才能起作用。 許多人學習《易經》常常想走捷徑,認為《易經》就是算命,有六爻、 搖戧、抽簽之類。事實上,學習《易經》一定要讀本經,每讀一段就 停下來琢磨琢磨它說了什么,了解它的宣示義與啟示義,與你的思想 發(fā)生共鳴, 它才會起作用。 此時你再看那些風水等等, 就非常簡單了, 就可以高屋建瓴了。 《易經》風水學集自然與人文科學為一體 《成功》 :風水學是《易經》體系中的一部分嗎?《易經》對風水的 觀察和研究作出了哪些貢獻? 俞:風水學是從《易經》中派生出來的。 《易經》的基本觀點,一個 是陰陽平衡, 一個是天人合一。 在太陽系中, 地球圍繞著太陽做公轉, 本身自轉,月球作為地球的衛(wèi)星,每天繞著地球轉,天體運作非常復 雜。若在某一個時間點上,一個人落生了,這個人便好像是天體當中 的一個細胞,那么它必定帶著這個時辰的天體變化的一些信息,這是 肯定的。就好像咱們人從皮膚上拿出一個細胞,就有著人的整個基因 信息。如果不是道德的約束,這個細胞就可以克隆出一個人來。所以 人的細胞就帶著人的信息,你這個時間落生,就一定帶著這個時段天 體的復雜信息。如四時的變化,風云的變化,各種各樣自然環(huán)境的變 化,必定要影響人的生存環(huán)境。 對于風水的討論一直眾說紛紜。 西歐等國接受咱們正確的風水理論都 形成了獨門學問,如環(huán)境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理人文學、政治地 理學等等。真正的風水理論是中國古代先人的智慧結晶,是我們的祖 先對于建筑選址、建筑布局、建筑設計的經驗總結。在這個意義上, 這部分應該占75%,完全是科學的。在這2000年當中,風水學又和 封建禮制相結合,如長幼尊卑等等,這部分不符合自然科學,但應該 說也符合社會科學,符合人的倫理觀念,也是可取的。還有一部分就 是當風水學與神學結合,用神學語言來說風水,這一部分也許本質上 是科學的,但有人說它是迷信的,這一部分占25%。 風水在《尚氏易經》中叫察形觀勢。30丈為形, 300丈為勢,在察 形觀勢的范圍內,如果有垃圾填埋場、傳染病醫(yī)院、高壓走廊、電視 發(fā)射塔、大型的化工企業(yè)、加油站、屠宰作坊、火葬場、陵園墳墓等 等,房子里邊再好,宏觀上它已經不具備好風水了。 今天在這個房間, 大家感覺還待得下去, 不感覺憋悶, 原因是什么呢。 中醫(yī)說一吸三寸, 一呼三寸。 人吸一口氣, 血液流動三寸。 呼一口氣, 血液又流動三寸。一呼一吸,淺呼吸大約平均一秒,血液每秒流動6 寸,當你拿一個風速測速儀來測室內空氣流動速度,當速度小于每秒 10厘米時,你進這屋就感覺憋得慌。如果室內空氣流動速度在每秒 25厘米之上的時候,這室內的紙張和花的葉子不停抖動,你在這里 邊待著就感覺魂不守舍。當室內空氣流動速度在每秒15-20厘米之 間,你就會感覺待著舒服,因為空氣流動速度與人體血液流動速度大 體相一致。上海有一種磁力線測定儀,用它來測就會發(fā)現,大一點的 房子每一個角落磁力線數值都不一樣。室內的金屬家具過多,磁力線 就不夠穩(wěn)定。你給一個小孩子設一書桌,讓他念書,這孩子站起來看 看這,看看那,坐不住,站不住。你以為這孩子有多動癥,其實可能 是磁力線不夠穩(wěn)定,影響他心理的平衡。18種因素構成風水的理論, 每一種都有科學的解釋,不是隨隨便便瞎說的。 《成功》 :您有沒有遇到大型的建筑項目或者工程請您幫助設計? 俞:2003年,武當山要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需要復建凈樂宮。武當 山有72峰,24澗,是很大的范圍,需要找一個地方復建凈樂宮,我 就擔負這個工作。我找到了一個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龍、右白虎的 風水寶地,為凈樂宮做了選址布局。廟宇的風水比一般宮殿的風水要 求更嚴格!2006年凈樂宮建成后舉行“開光大典”,引來20萬人參觀。 我為凈樂宮復建撰寫了2000多字的復建碑文。當然還有一些大型的 房地產開發(fā)項目。 編撰手書《易經》 ,旨在弘揚中國文化 《成功》 :我聽說您正計劃出版一本手書《易經》 ,您是出于什么想 法來做這個事兒的? 俞:最近我的確做了這樣的工作,就是把書法和《易經》結合起來, 用書法手寫一本《易經》 。我覺得現代人如果對書法感興趣,他可以 一邊學習書法,一邊順帶學習《易經》 ;如果對《易經》感興趣的, 在讀《易經》的同時,也可以模仿一下書法。目前中國國家圖書館、 首都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南京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中國社科 院圖書館這6大圖書館及寧波天一閣館藏的 《易經》 截止到辛亥革命 , (1911年) ,一共是2700多部。后來改革開放之后出版的著作,有 些可能由于條件的限制,出版時各有缺陷,有的不是非常完整,有的 版本不太真切。所以我想手書一部自己勘校、完整的《易經》 ,目的 是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包括書法在內?,F在正在抓緊籌劃。在這個版 本里,也有我對《易經》的注解。另外,我把《易經》的精華部分, 提煉出來,形成了《易學箴言一百條》《易經》是講求數的,無象無 。 數, 無數無象, 數有象征, 象籍數陳。 我在世界易經大會上有一發(fā)言, 談到從一到九數的象征意義,每一數選到幾種,也一并放在這本手書 《易經》里面。我舉了許多實例來進行闡釋,讓普通讀者,或者說暫 時讀不懂《易經》的讀者也能夠看懂。 《成功》 :您提到過, 《易經》不僅僅是對人的思想有影響,甚至可能 影響到人的身體。學習《易經》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有哪些好的指示作 用? 俞: 《易經》講究陰陽平衡。按照中醫(yī)理論,人的器官也有金、木、 水、火、土五行之分,也要做到五行和諧。 《易經》告訴我們:看有 字之書,悟無字之道;觀有物之形,悟無形之氣。中醫(yī)非常講究氣, 氣實際上是一種能量。氣順則健,氣逆則病,氣弱則喘,氣絕則亡。 氣,無形,但是有力。吉氣則得,病氣則失。那么氣是從哪里來的能 量?人、人居住的環(huán)境若陰陽平衡、五行平衡,就能夠產生吉氣。所 以唐朝的醫(yī)學大師孫思邈說:“不懂易,不習易,不能為太醫(yī)?!弊匀?之氣充實宇宙,造化萬物。當我們面朝大海,看波濤萬頃,就會心胸 開闊,寵辱皆忘;看張家界的陡峭奇峰,如鬼斧神工一般,又會產生 一種敬畏之感。反問自己,何必去爭一些蠅頭小利?人的一生短暫, 應該有所作為,應該活得更好。這些都是《易經》帶來的啟示。 俞長江 俞長江為中國社科院北京分院國家一級研究員、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易經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尚氏易經掌門人、中國硬筆書法協(xié)會副 會長。其研究領域涉及先秦諸子、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古 代漢語、古籍校注和現代漢語等。著述和編著了32本著作約1800萬 字。 俞長江先生編撰的主要作品 《四書五經百題》《白話諸子精華》《遐思苦耕錄》6部(包括奇門 、 、 遁甲、風水、預測等)《外國文學大辭典》《審美修辭原理》《新編 、 、 、 詩詞曲賦辭典》《古漢語四十講》《三國志精粹》《儒林外史精粹》 、 、 、 、 《二十四史精粹》《古今譚概精粹》《三言二拍》精粹、 、 、 《史記》精 粹、 《諸子精粹》 《青年博覽叢書》6部,以及國家“七五重點課題” 、 著作4部( 《中華典故全書》《中國小說大辭典》《中國歷代詩詞名篇 、 、 鑒賞大辭典》《中國詩歌大辭典》 、 )等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