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床經(jīng)驗就好比“百味之王”即鹽,一頓不吃就難受。查房是每日必做之事,一些心得經(jīng)驗,整理出來分享給你。 1. 2 型糖尿病起病隱匿,血糖輕度升高的往往缺乏癥狀,測得空腹血糖結果正常就放棄診斷是錯誤的。 對癥狀不典型的病人應同時做空腹和餐后血糖,如兩個值均在可疑范圍之內(nèi),應作葡萄糖耐量試驗,可以明確診斷。 2.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早期常以某一非特異性癥狀為主,如以惡心、嘔吐、煩躁、尿毒癥性嘔吐等而延誤診斷治療,應全面熟記病史,盡快做血糖、酮體測定排查。 3. 許多患者因各種疾病就醫(yī)時病情嚴重,尤其伴有意識障礙等,病人往往不能提供主訴,容易將尿潴留誤為少尿,如能全面細微地體檢,結合病史可以區(qū)別。 恥骨聯(lián)合叩診濁音,插入導尿管有大量尿液流出即可明確。 治療原則是盡快終止急性關節(jié)炎發(fā)作。 1. 絕對臥床,抬高患肢,避免受累關節(jié)負重; 2. 及早予以藥物治療使癥狀緩解: (1)NSAID 消炎痛:開始時為 50 mg,2-3次/日,癥狀減輕后逐漸減為 25 mg,2-3次/日。 奈普生:0.25 g,2-3 次/日。 (2) 秋水仙堿 每次 0.5 mg,每小時一次;或每次 1 mg,每 2 小時一次,直至關節(jié)疼痛緩解或出現(xiàn)惡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副作用時停用。一般 48 小時內(nèi)總量不超過 7 mg。 (3)糖皮質(zhì)激素 僅對上述藥物無效或有禁忌癥者可考慮短期使用。 潑尼松:10 mg ,3 次/日,癥狀緩解后逐漸減量,以免復發(fā)。 (4)促合成激素 胰島素、苯丙酸諾龍.可抑制嘌呤分解,有助于緩解癥狀。 3. 低嘌呤飲食,大量飲水,并堿化尿液。 1.能控制血糖; 2.副作用少; 3.能保護胰島功能。 住院期間應做 OGTT 及胰島素水平測定和 C 肽測定來評價胰島 B 細胞功能,指導臨床治療方案。 需要使用胰島素的病人,開始應用 3R1N 方案。從小劑量開始,逐步調(diào)整,防止發(fā)生低血糖。 1. 一般狀況好,未合并糖尿病嚴重并發(fā)癥; 2. 每日胰島素總量<24 U,血糖控制達標; 3. B 細胞功能尚好,通過 C 肽等水平判斷(包括空腹及餐后); 4. B 細胞抗體陰性,排除 LADA 及 1 型糖尿病。 對于新診斷的 2 型糖尿病患者(未服用藥物治療)一般采用三短一長胰島素強化血糖,同時強化生活方式。 待患者調(diào)整生活方式,血糖控制平穩(wěn)后可該用兩次預混胰島素控制血糖,并且建議患者使用胰島素 3-6 個月(在沒有嚴重低血糖的情況下,要關注低血糖)。 如果條件許可,可長期使用,病人需不斷的減量胰島素,直至停用,達到糖尿病臨床治愈,即“蜜月期”,但不同患者蜜月期的長短不同。 本文系內(nèi)分泌君整理自丁香園論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