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拍到了白色的荷包牡丹
↑(1)荷包牡丹,因葉似牡丹葉,花型像荷包,而得名。
自打有了數(shù)碼機,到景山公園拍牡丹,就發(fā)現(xiàn)牡丹園里的荷包牡丹。由于花兒?。ㄖ挥形宸皱X硬幣大小),又離得遠,只能用長焦鏡頭拍攝。再加上花兒大多長在牡丹枝下,還得湊光照合適。偶然趕上有一棵離圍欄稍近,拍上幾張?zhí)貙?,那就非常高興。 去年,景山公園擴大了荷包牡丹的種植面積,在牡丹園西北側(cè)的柏樹林下的走道邊,種了一大片。攝友們可以近距離拍攝,還能發(fā)揮微距的優(yōu)勢。對我這個喜歡搞專題攝影的人來說,提供了很大方便,并順利地完成了拍攝任務(wù)。 然后在編輯博文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除了有桃紅色的荷包牡丹,還有變種的白色的荷包牡丹,網(wǎng)上還有圖片??蛇@幾年在北京沒見過白色的,就是桃紅色也不是種牡丹的公園就有荷包牡丹。但沒想到的是,有博友在中科院植物園(南植)拍到了。征得同意,我借用了他的一張圖片,豐富了專題的內(nèi)容(請看本人2014-04-24發(fā)的博文《艷麗的荷包牡丹》)。發(fā)稿后,我就想著,明年春天一定親自去拍一組。 上周四,俱樂部組織去景山公園拍牡丹,我特意提醒大家有微距鏡頭的別忘了帶,荷包牡丹很有意思。果然,大家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拍荷花牡丹上。我有告訴大家,中科院植物園(南植),有白色的荷包牡丹,很稀有。 原本氣象預(yù)報本周天氣基本上沒有晴日,沒想到昨日一早天公作美——放晴,我臨時決定南植走一趟。 中科院植物園主要是搞科研的,其種植的花花草草品種很多,但面積很小。進入西門,牡丹花的種植面積還真不小,拍攝、賞花、留念的有人也不少??砂咨暮砂档ぶ性谀睦??我一連問了兩位拿相機的,都說不知道。有一位告知;往東去,可也沒有具體的位置。直到遇上幾位攝影老人,這才在“宿根花卉園”南側(cè)不起眼的圍欄下,有那么幾十株。與其相鄰的桃紅色荷包牡丹,更是少得只剩十幾株。 上午九、十點鐘,陽光繞過樹蔭,正投在靠圍欄的一溜花、葉上。開拍!就這樣我也拍到了白色的荷包牡丹。自然少不了和大家一起分享。
↑(2)荷包牡丹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90cm。其別稱:魚兒牡丹、瓔珞牡丹、活血草、土當(dāng)歸,荷包花、耳環(huán)花等,
↑(3)荷包牡丹的花語是答應(yīng)追求、答應(yīng)求婚。圖為變種的白色荷包牡丹。
↑(4)傳說中的一位姑娘,其情郎充軍在外,杳無音信。思念之中,她月月繡一個荷包,掛在窗前的牡丹枝上。天長日久,成串的荷包變成了“荷包牡丹”。
↑(5)荷花牡丹花兒的總狀花序長約15cm,有5-15朵花不等,于花序軸的一側(cè)下垂。
↑(6)從此圖左側(cè)三個花骨朵上可以看出,荷包牡丹的花骨朵上原本是長有花萼片的。特別是最右側(cè)的花骨朵上可以看出,花骨朵小的時候,花萼片是包著骨朵的。
↑(7)隨著骨朵的長大,花萼片顯得越來越小了。
↑(8)花兒長大了,花萼片也漸漸變黃了。
↑(9)花兒成型時,花萼片完全枯了。
↑(10)隨著花朵的長大,花型呈心狀。此時的花萼便自動掉落了。
↑(11)從此圖可以看出,每個骨朵有兩瓣花萼片,花萼里是翠綠的花瓣。
↑(12)每朵花的花梗長約1至1.5cm;花朵,長2.5至3cm,寬約 2cm非常優(yōu)美。
↑(13)隨著花兒的綻放,原本包著下部囊狀花蕊的花瓣,向上翹起,花兒呈全白色。
↑(14)此時花瓣向兩側(cè)展開,漸漸露出內(nèi)花瓣。
↑(15)荷包牡丹,顯然沒有牡丹花那么雍容華貴,國色天香!但荷包牡丹花形玲瓏可愛。
↑(16)荷包牡丹從有著花萼片的小骨朵;隨著花兒長大,花萼片于花開前脫落;外花瓣在花兒盛開時向上翹起。
↑(17)荷包牡丹還可用來布置和花壇,也是很好的切花材料。
↑(18)中科院植物園局部平面圖。圖中“宿根花卉園”的宿字下方的白色小圓點,真是白色荷包牡丹種植處。
這一階段,白色荷包牡丹正是花期,有興趣的博友可以前往拍攝。圖中的西門就是360公交車“植物園站”所在地。進門后沿著右手一側(cè)小道一直往東,過了“月季園”,左拐,進“宿根花卉園”南側(cè)圍欄下便是。 65歲以上老人憑老年人優(yōu)待卡免費入園。60歲老人半票。上午的光照適合拍攝,下午,陽光會被西側(cè)的大樹遮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