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親節(jié)都過去了兩天,看到眾多朋友都在微薄或空間又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話語表達(dá)著對媽媽的愛。今年母親節(jié),我送給媽媽的禮物,就是這個故事《媽媽心 媽媽樹》,對于這個故事,我有太多自己切身的感受,所以當(dāng)我給孩子講時,我盡量帶著客觀,中立的情緒去傳達(dá)這樣一份特殊而偉大的愛。           《媽媽心 媽媽樹》傳達(dá)的信息其實是豐富和多元的,最直接的信息就是傳達(dá)母愛,母女之間的情感交流的方式;最重要的信息就是幫助孩子學(xué)會幫助他人;最深也是最難的信息就是幫助幼兒學(xué)會獨立漸漸脫離爸爸,媽媽的依賴感,并如何給予關(guān)懷。從網(wǎng)上看到一個幼兒園教師將這個活動在大班從教,孩子憑借抽象的情感談著空洞的話題,教師帶著幼兒一同欣賞故事,偶爾停下來與孩子討論,一些孩子開始不耐煩的眼神游離,教師始終在自娛自樂。              《媽媽心 媽媽樹》找準(zhǔn)一個節(jié)奏和方向設(shè)計活動,交代的信息不要過多。對于幼兒園中大班的孩子,我選擇了最重要的信息即幫助幼兒學(xué)會關(guān)心身邊人,由談話活動開始,伴隨師幼共讀,推進(jìn)到故事創(chuàng)編,以延伸游戲結(jié)束。評價的教學(xué)活動效果,就是看幼兒有沒有在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基礎(chǔ)上得到提升。 故事闡述: 小蘋果纏著媽媽,不想上學(xué)。媽媽在她的臉上親了又親,還在她的手心上“點”了三下,代表 “我愛你” 三個字。
 小蘋果緊緊地握住那三個字,含著眼淚向媽媽說再見……
 第二天,小蘋果又不想上學(xué)了,她哭著說:
 “那三個字,我又看不到,我還是會想媽媽,我要媽媽陪我上學(xué)……?!?/font>
 媽媽想了一個辦法,她把手帕做成了一顆心。她對小蘋果說:
 “你把這顆心帶去學(xué)校,掛在教室旁邊的大樹上,就好像媽媽陪你上課一樣?!?/font>
 媽媽還告訴小蘋果:
 “放學(xué)后,要記得把‘媽媽心’帶回來,就好像媽媽陪你回家一樣。”
 小蘋果踮著腳尖,用一根長長的棍子,
 把“媽媽心”掛在教室旁邊的大樹上。
 她看了又看,嗯……
 真的很像媽媽坐在樹上陪她呢!
 小朋友都擠在窗口,看著小蘋果的“媽媽心”,老師說:
 “你們也可以請媽媽做一顆媽媽心,帶來掛在樹上呀!”
 阿志小聲地對豆豆說:“好肉麻!我才不要?!?/font>
 第二天早上,小蘋果一到學(xué)校,看見大樹上掛著好多顆心,
 也就是說,好多“媽媽”來陪小朋友上課,樹上好熱鬧??!
 小蘋果把她的“媽媽心”也掛上去,她對豆豆說:
 “我的‘媽媽心’和你的‘媽媽心’都掛在樹上,
 她們也變成同班同學(xué)了。”
 這一天放學(xué)后,小蘋果到大樹下,把她的“媽媽心”拿下來,
 旁邊的阿志,忽然伸手就搶:“喂!你的‘媽媽心’借我?!?br>阿志說完就跑了,小蘋果急得哇哇大哭……
 媽媽在家里一直等不到小蘋果,只好跑到學(xué)校來找她。
 小蘋果一面走,一面哭著說:“討厭的阿志,他搶我的‘媽媽心’……”
 媽媽摟著她說:“阿志沒有媽媽,你不要怪他。
 明天你告訴老師,請阿志把‘媽媽心’還你就好了。
 我們回去吧!你沒有回家,媽媽真的‘沒有心’做飯呢!”
 雖然,阿志乖乖地把小蘋果的“媽媽心”交出來了,
 但是,每天都有小朋友哭著說:“老師,阿志搶我的‘媽媽心’……”
 每一次,老師都要更溫柔地說:“阿志,乖,把‘媽媽心’交出來。”
 可是,有一次,阿志大聲地對老師說:“我討厭你!我討厭‘媽媽心’!”
 阿志哭著跑出教室,老師呆住了!她的眼睛紅紅的……
 小蘋果走過去,小聲地問:“老師,你為什么哭?
 你是不是也不想上學(xué)?你也可以請你媽媽做一顆心,帶來掛在樹上呀!”
 老師沒說話……。
 豆豆拉一下小蘋果,說:
 “你好煩呀!老師說過,她只有奶奶,
 沒有爸爸,也沒有媽媽,誰為她做‘媽媽心’呢?”
 小蘋果不知道該說什么,她跑出去找阿志,阿志也不理她……
 這天晚上,老師回家后,一直在煩惱阿志的事,奶奶幫老師想了一個辦法。
 老師打了一通電話給阿志的爸爸。爸爸很緊張,對著電話筒說:
 “是、是、是……對不起、對不起……好、好、好……
 我馬上做一顆……謝謝老師、謝謝、謝謝。”
 放下電話,爸爸立刻翻出色紙、漿糊、剪刀、彩色筆和釘書機(jī),
 七手八腳地開始剪剪貼貼……。
 一大早,阿志就到學(xué)校,他很得意地對小蘋果說:
 “你看!這是我爸爸做的‘媽媽心’!”
 她們正要把心掛上去的時候,發(fā)現(xiàn)樹上已經(jīng)有一顆淺藍(lán)色的心,
 咦?那是誰的“媽媽心”呢?
 老師走過來了,她說:“那是我奶奶做的‘媽媽心’。”
 小蘋果說:“哇!我們的‘媽媽心’都掛在樹上,這是一棵‘媽媽樹’呢!”
 媽媽心代表一種關(guān)心、愛心,
 一直在身邊關(guān)愛我們的那個人,
 不論他是誰,他的關(guān)心與愛心,
 就是一種“媽媽心”。
 
               母愛是天下之最重要、最偉大、最無私的愛,源自于媽媽的天性,源自于孩子成長和發(fā)育的需求?!皨寢屝摹笔菋寢尩膼坌呐c孩子的心愛的結(jié)合體,它告訴我們這兩種愛是緊緊結(jié)合在一起的,是互動的,是不可或缺的。而處理好孩子對母愛需求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母親和教師極為重要的責(zé)任。 小蘋果要上學(xué),要與母親分離,產(chǎn)生了焦慮感,出現(xiàn)了離開媽媽在陌生環(huán)境中的不安全感。她哭泣流淚,渴求媽媽的陪伴,渴望著心靈上的安慰。媽媽聽懂了孩子的心聲,她用那顆看得見摸得著的“媽媽心”作為寄托母愛的載體。而小蘋果得到的是眼看有物、觸摸有形的媽媽的心,是心靈安全的依托,是在陌生環(huán)境中仍能感受到的“母愛”?!皨寢屝摹笔剐√O果的心靈得到了安撫。這顆“媽媽心”給所有母親的啟示是,在孩子處于“困境”時,母親要學(xué)會善于給孩子排憂解難,撫平孩子小小心靈上的不安,使他們時刻感覺到有母親的愛自己是安全的,是幸福的?!皨寢屝摹币彩悄赣H對孩子施愛的技巧,善于對孩子施愛,特別是善于對不同年齡的孩子施愛,是母愛質(zhì)量的體現(xiàn)。
 “好多‘媽媽’來陪小朋友上課”,這是全班孩子們對許多“媽媽心”的歡呼聲。孩子們看到這么多“媽媽心”,高興得歡呼雀躍,手舞足蹈。這種興奮不僅僅是因為樹上有自己的“媽媽心”,也是為了好多的媽媽獻(xiàn)出的好多“媽媽心”。入學(xué)的孩子自然而然地有了集體歸宿感的需求,有了在集體中獲得愛和得到尊重的需求。滿樹的“媽媽心”是為了他們而掛的,是他們自己親手掛上去的,這使他們在集體中感到無比的光榮和自豪,使他們體驗著共同被愛的幸福感。隨著孩子們接觸的社會環(huán)境的擴(kuò)大,他們對愛的需求范圍也在擴(kuò)大。自幼對母親的特殊依戀,到對父母和家庭成員的依戀,再發(fā)展到對小朋友的同伴關(guān)系的需求,并逐漸產(chǎn)生兒童的集體歸宿感。孩子們對“媽媽樹”的喜愛,正是這種集體歸宿感的表現(xiàn)。在這種令人鼓舞、令孩子們感到幸福的集體活動中,每個成員貢獻(xiàn)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每位小朋友為自己給“媽媽樹”掛上了一顆“媽媽心”而感到驕傲和自豪。反之,在這樣的場合里,如果某個孩子因為某種原因缺失了他應(yīng)有的那份參與和奉獻(xiàn),這孩子便會感到尷尬和不安,甚至為此而傷心。所以作為人父人母,一定要善于體認(rèn)童心,在孩子的集體活動需要家長參與和奉獻(xiàn)的時候,盡可能做出積極的努力以滿足孩子社會情感的需要。
 阿志的行為是缺失母愛的表現(xiàn)。母愛的缺失是對孩子心靈最大的傷害,會給兒童的心靈印上深深的傷痕,這傷痕是看不見的暗傷,是時時都會發(fā)作的隱痛。在平靜的生活中,孩子會自己體味內(nèi)心的孤苦,他們還要學(xué)會自己舔療那無以言說的心中的傷痛?!皨寢寴洹鄙蠏鞚M了全班同學(xué)的“媽媽心”,“媽媽樹”使全班同學(xué)的媽媽們“也變成同班同學(xué)”,可是這其中唯獨缺失阿志的媽媽,缺少阿志的“媽媽心”。在同學(xué)們異常熱烈的氛圍中,阿志的失落感、阿志缺失母愛的傷痛受到強烈的刺激,這樣的刺激使他小小的心靈再也無法承受,于是他要排斥那一顆又一顆的“媽媽心”,他要抵制掛滿“媽媽心”的“媽媽樹”。他憤怒,他呼喊出“討厭”,他無助地、孤苦伶仃地獨坐在大樹下……幸好老師理解了小阿志那缺失母愛的心靈,動員他爸爸給小阿志獻(xiàn)出一顆“媽媽心”,使小阿志得到些許安慰,使他缺失的母愛得到一定的補償。阿志現(xiàn)象提醒我們?nèi)笔笎鄣暮⒆?,需要愛的寄托,更渴望得到如同真正母愛的愛?/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