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中央美術學院新聞網 2015下鄉(xiāng)實踐#帶隊手記#周思旻:下鄉(xiāng)流水日記 下鄉(xiāng)小分隊:雕塑系第二工作室 2015年4月7日 北京 我是一個緊張大王。 4月11日才出發(fā)的雕塑系二工西北考察,行前的準備工作三月中旬就展開了。訂路線,安排學生查各地資料,查問住處,大巴車,大家分別行動。我也拖出行李箱,今兒一件,明兒一件地往里扔東西。這還有四天才出發(fā)呢,箱子已經扣不上蓋了。4月2日,我邀請敦煌藝術研究院的侯黎明所長為我們做了一個“大美敦煌——敦煌石窟藝術的發(fā)展與演變”的講座。 4月7日下午,全體下鄉(xiāng)同學們召集在二工教室,開行前的“實體動員”會——我們大家在微信群中已經一次又一次動員了無數遍了。這回二年級、三年級、研究生團隊二十人好好見了個面。提醒、安排、布置,讓同學們行前心里有數。負責各項工作的學生匯報了前期工作:住宿的預訂、車的安排、門票等等,再次明確了各自的責任。每個學生也都在我的安排下,提交了準備要在旅途中進行的相關知識內容的“小講座”題目。什么安全問題、作業(yè)量問題、證件問題也一再一再地說了又說。唉,中年婦女的毛病吧。
病了,渾身痛,低燒。各種擔心,到敦煌看窟的事情尚沒有最后落實,擔心學生門票花錢多。 2015年4月11日 10點10分 火車上 火車在西客站開動,終于安靜下來。 昨夜幾乎無眠,好不容易忍到差15分鐘5點起身。 按照家中的習慣,起來后煮了餃子吃。 到了學校,學校大巴車已經等在門口。學生們陸陸續(xù)續(xù)來了。定好的七點出發(fā),卻有兩個學生,十五分沒來,二十分鐘還有一個沒來。有個韓國學生不住在學校,無數的電話打過去也不接,完全沒有消息,急死了。師傅將車開到了方舟苑門口,下去兩個學生去找。七點三十五分終于重新出發(fā),好在是周六,不堵,感覺一會兒就到了西客站。提票,入站,忙亂地上了車,終于,安靜下來了。 差半小時12點,大家紛紛開始泡面,進入午覺階段。 下午四點、五點,睡醒了,也不餓,大家都在畫速寫。 吃過早飯,火車已過嘉峪關。 十時火車至柳園。下車扯開條幅,在柳園站牌下拍照。高原的陽光刺眼,大家很興奮。 我一直擔心明日參觀莫高窟之事,能否進入特窟,能否減免些票錢。給侯所發(fā)了短信,給雷蕾發(fā)了微信,都一直未回,心中忐忑。 柳園至敦煌市,路十分的顛。還是睡著了。 十二點多,車才到敦煌。 安排下住處,大家分別去吃飯。二點鐘出發(fā)去鳴沙山。鳴沙山~玩得很hi。 回市里,約好八點鐘在大堂,孟斌開始講健陀羅藝術。 我一個人下午回來后出門逛,買筆、買書、買吃的、逛晚了,才回。大家全在大堂集合好了,等我出現(xiàn)了,全體的掌聲,我知道這是遲到要交罰款的意思,翻看手機,侯所回信了:“明天上午,莫高窟見?!边@一重磅消息完全抵消了罰款。 孟斌的講座還是有備而來,開了個好頭。這樣,大家也就不能不當回事地進行下面的內容。這個想法很好。 2015年4月13日 敦煌 早晨7點40分準時上大巴車出發(fā),八點鐘就到了數字中心。換票,進去看了兩場電影。坐擺渡車到了莫高窟。侯所在哪里?正四處觀瞧,看見了手拿電話的侯所,我如見救星,急忙地奔過去,侯所已拿著開了四個特窟的批條,領我走向服務中心,我的心都要歡喜的蹦出來。在導游小陸的帶領下,我們這一天看了八個窟。今天的天氣有些揚塵,中午坐在露天吃飯的同學十分的可憐。 晚上坐擺渡車到數字中心,我們大巴車司機已經在等候中,很快回到市里,稍作休整,就開始了二年級學生周生雨的小講座“敦煌藏經洞為什么封閉”。平時幾乎不太說話的周生雨,引經據典,將一段小歷史講述。這也可以激發(fā)出別的同學好好準備,每個人準備自己的主題,又共享他人準備的,一個人可以獲得二十多個知識點。在二十幾個人面前進行陳述,也是一個很好的鍛煉。這是一個好辦法。謙虛地說是三、五分鐘的講座,也講了不少的一段時間。大家分頭散去吃飯。我也被美術所的雷蕾帶著到一個叫“拉條子”的飯館吃飯,席中除了美術所的雷蕾,還有文保所的一位女士,她們談到自2000年以后,游客激增,進入洞窟參觀的人們呼出的二氧化碳,以及攜帶著的泥沙、灰塵、濕氣,在夜晚通通被鎖進洞窟,對壁畫造成了嚴重的不良影響。保護是大問題,壁畫的消失是分分鐘的事。聽得我心痛。 2015年4月14日 敦煌 原來想在莫高窟看一天,出發(fā)后才決定加看一天莫高窟,早上八點,市里的售票處一開門,有兩個學生就去買票了,其余的人,八點半從住處出發(fā),這回沒有去數字中心,直奔莫高窟。下去到調度中心,依然叫上小陸來做我們的導游。原來打算,今天少看幾個,在窟中畫一畫,前一天小陸講只要不用水性材料,可以畫。結果才去了兩個窟,就被保安隊長看到了,通過小陸告訴我們無論什么材料都不可以畫。唉,一聲嘆息。好在小陸是個非常明理,并且認真向學的小伙子,他讓我們看著點保安人員就好,大家還是盡量畫上幾筆。這一天參觀的洞窟數量很多,有有著“東方蒙娜麗莎”雕塑的259窟,有有著九色鹿壁畫的257窟,有有著張騫出使西域圖的323窟。上下午不停地在窟中行走,最早進入,最后撤出,小陸說這兩天應該把對游客開放的洞窟全看到了,真累,也是真好,心中很充實。中午的間隙,又去莫高窟陳列中心參觀了一圈??礆v史發(fā)展,看技術手段,材料運用,也有幾個非常精彩的復原洞窟,都是手繪壁畫,等比臨摹雕塑,原樣搭建洞窟,這里雖然亦不允許拍照,但可以不受時間限制地細細觀賞。復原洞窟的品味很高。 這一天下來,累得不知怎樣是好。中午時分,敦煌藝術研究院美術所的關姐打電話來約吃飯,我推辭了,原來說好下午去所里看一下,可是實在太想看窟了,所以直到結束,才往所里趕。認識的幾個朋友卻全回市里了。既來之,則看之,我和三個學生冒昧地敲開了一扇門,沒曾想,是侯所長和婁婕老師的工作室,只有婁老師在,我久聞婁老師大名,更是冒昧地擁抱了她。我們聊了好一會兒,非常有收獲。 綜合兩天在莫高窟所看,第一天共計有13個洞窟,其中220窟、194窟、158窟、45窟為特窟。第二天共計有17個洞窟,加上莫高窟陳列中心。緊緊張張的兩天。 2015年4月15日嘉峪關 今天一早退房,八點整趕往榆林窟。途中兩個學生講座。一路經過無人區(qū)和被當地人稱為“破城子”的鎖陽古城。十點半左右到了榆林窟。承蒙敦煌研究院美術所的老朋友打了電話,關照讓我們能夠看到特窟。 榆林窟共有東西兩崖窟43個,東32個,西11個,有榆林河從中間穿過。4個特窟中,今天得以看到最特的25窟(唐代),3窟(宋代),是為幸。去年八月來此時,天氣陰冷,河水黃浪翻滾。今天,原本聽說會有揚沙甚至沙塵暴,現(xiàn)在卻陽光明媚,流水潺潺。桃樹、榆樹下,看完窟后,野餐后,大家畫些風景,如大千在25窟所題之——甚快意也! 下午三時,準時開車,趕往嘉峪關。 6點半,車外面依然太陽高照,看到微信,北京正經歷沙塵,留守的學生說:有如世界末日。大西北卻一切安靜怡人,車上放著“鴻雁”,歌聲悠揚。 現(xiàn)在馬上下午七點鐘,太陽還高高的呢! 作者:周思旻
火車上的簡餐
在旅途中探討交流
火車上畫水彩
莫高窟畫速寫
榆林窟畫畫
榆林窟畫畫
敦煌駝鈴賓館內周生雨小講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