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獲得良好的入靜效果?(作者:大道本無邊)
練功的朋友,常常為自己不能很好的入靜而困擾。應該如何看待入靜一事?如何才能獲得良好的入靜效果呢? 結合我這些年練功入靜的體會和大家談一談,以供參考。 一、良好的入靜效果是長年練功積累的結果 這句話旨在強調(diào)說明的是,入靜不是一種練功手段,而是練功獲得成效的一種結果。假如入靜是手段,那么就等于說,入靜是可以模仿的,可以作為一種方法教給大家的。但入靜確實不是手段,沒有什么竅門。入靜作為練功的結果,只能在日積月累的長期練功過程中,通過逐漸提高功力,來加深入靜能力。這就只有隨著時間增加、隨著練功閱歷加深,順其自然了。 所以,良好的入靜效果是長年練功所獲得的一種理想回報。 二、入靜是一種力量 練功的朋友都知道,無論你處于練功的什么階段,每次練功時入靜的差異性還是存在的。這主要和機體當時所處的狀態(tài)、真氣的充足程度有關。因為真氣具有固攝的力量。當機體狀態(tài)好、真氣充盈時,真氣攝神有力,入靜的效果就好,而且練功時間自然就長。否則,若真氣不足,疲憊乏力時,神識也易散亂,必然雜念叢生。所以我們說,入靜是一種力量,它是來自真氣攝神的力量。 三、 入靜狀態(tài)還和平時的修性有關 練功可以提高我們的悟性,開發(fā)我們的智慧。悟性和智慧的表現(xiàn),主要體現(xiàn)在平時的生活中。所以說,練功的功夫往往在功夫之外,練功的收益遠遠不止于練功中。開悟會使我們的日常生活變得智慧。智慧讓我們變得寬容大度,寬宏大量,不計得失,心中快樂而輕松。由于平時很少不良雜念積累,這樣又促進了練功時的入靜。 可見,練功和生活完全是一體化的。生活影響著練功,練功又不能脫離生活。不脫離生活的練功,才是名副其實的練功。只有兩者合二為一,練功時才能做到恬淡虛靜,無沉渣泛起,很少雜念破壞心境。如此,入靜效果才好。 四、 自然氣候與入靜 人生活在自然天地之間,人的生理與心理狀態(tài)和自然是密切相關的。這就是“天人合一”。溫和的氣候與風和日麗的天氣,使人內(nèi)心沉穩(wěn)、踏實,容易入靜。過冷過熱的氣候都會使人體感不爽,影響入靜;大風天氣使人易心生煩躁,雷雨天易使人心生不安。這些自然因素都會影響入靜。 五、 身體狀態(tài)影響入靜 練真氣運行法的朋友們,很多人體質(zhì)都比較虛弱,或罹患某種疾病。這些都會經(jīng)常讓人感到身體不適。尤其在經(jīng)絡越來越得到疏通、真氣越來越集中的情況下所出現(xiàn)的各種祛病反應,都會因為來自身體的病痛出表,擾動心神,使心不能安寧和安定,影響入靜。 尤其是當身體有內(nèi)熱外出時,往往坐立不安,不得片刻安寧,這種情況下根本無法入靜。 這時,可以先通過動功來加強疏通經(jīng)絡,發(fā)散內(nèi)熱,去躁除煩。然后再靜坐時,熱勢得緩,就比較容易入了。 六、 入靜——順其自然是良策 為雜念多、不能很好入靜而煩惱。——這煩惱本身就是雜念,等于是在強化雜念。 雜念就像個不聽話的孩子,越是壓制他,他就越不聽話。你越是在意雜念,雜念就越多,滾滾而來。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順其自然,任其來去自由,毫不介意,雜念就會乖巧的多。我心如鏡,來即應之,去不留跡。 假如生活中突遇難解之事或憤怒之事,雜念此起彼伏不停,不可克制時,也同樣可以順其自然。此時,暫停練功,任雜念信馬由韁,縱橫馳騁,讓它一次想個夠,想個透。這樣做,其實是將被壓抑的、潛在的雜念表面化,讓沉積的雜念浮現(xiàn)出來,然后排除出去。待想得不厭其煩后,再開始練功,內(nèi)心反倒空靈了許多。 七、 正確的入靜方法——以正念代雜念 雖然我們說良好的入靜效果要靠長年的練功積累,但練功方法的正確選擇也是順利入靜的基本保證。 比如,真氣運行法五步功,就是按照順其自然的原則,在呼氣時注意丹田等部位,以正念代雜念,一念代萬念,來輕松實現(xiàn)入靜的。如果以此仍然不足以減少雜念的話,可以同時再加上呼氣時數(shù)息法。這樣,擺脫雜念就容易了很多。 練功時要做到摒除一切雜念,心靜得如一張白紙一般,是難以做到的。若自覺內(nèi)心清澈,沒有情緒起伏,不泛漣漪,一絲絲雜念也是輕飄飄隨來隨走,功中和功后不留記憶的痕跡,就應該是不錯的入靜狀態(tài)了。 |
|
|
來自: 大道本無邊 > 《養(yǎng)氣——真氣修煉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