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烘焙之前,先瀏覽了一些基本常識來掃盲,簡單知道植物黃油不能大量食用,但沒有更深的理解。
昨天去烘焙的小店,動物黃油沒了,只有混合的和植物的,于是就犯嘀咕:植物黃油到底有哪些劣處呢?
今天抽時間上網仔細查了一些資料,才得以大概的認識。
“植物黃油”英文名為MARGARINE,對應的“動物黃油”英文名為BUTTER;
"植物奶油"英文名為WHIPPING TOPPING,
對應的“動物奶油”英文名為CREAM。動物黃油的熔點大概34度左右,28度的時候非常軟,但植物黃油有的在即使冷藏也保持軟化狀態(tài),有的即使在28度的時候仍非常硬。
植物黃油其實就是氫化植物油的代名稱,俗稱奶精或人造奶油,是普通植物油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加氫催化的產物。植物黃油是用氫化植物油加香料制造的,以創(chuàng)造出動物黃油的香味,氫化植物油產生大量反式脂肪酸,不含有膽固醇類物質,且相對于動物奶油價格低廉,因此,很多人養(yǎng)成以人造奶油替代動物奶油的習慣,目前,在面包、奶酪、人造奶油、蛋糕和餅干等食品焙烤領域廣泛使用。歐洲已經禁止西點店出售用植物黃油制作的點心了,原因就是不健康,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風險。
建議在家不要用植物黃油做點心和菜肴,在外用餐盡量不吃或少吃用植物黃油制作的點心或菜肴。植物黃油不能放在烘焙里面,因為高溫加熱就不太好了。但是,如果是冷藏抹面包或者土司還是可以使用的。
雖說植物奶油和植物黃油因或多或少含反式脂肪酸的原因,對身體有或高或低的危害,但并不是說動物奶油就無危害。實際上動物奶油含有較高的膽固醇,過量食用對身體的危害不亞于反式脂肪酸。所以盡量減少或杜絕動植物黃油、動植物奶油的攝入,適量(也不能過量)攝入橄欖油等未經改性的植物油應該是理性的選擇。如果是做面包,普通的食物油也可以替代的,甚至有些蛋糕,就是加食物油,比如戚風蛋糕,就是加色拉油或者玉米油的。
如此看來,還是去買動物黃油更妥當,晚上從山姆店搬回的:




又搬回了一些雞蛋,自打開始烘焙以來,雞蛋的消耗量驟增,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