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閻婆 閻婆惜之母,閻婆惜只18歲,閻婆的年齡頂多不過四、五十,過去人結(jié)婚生育年齡都早。這位中年婦女,現(xiàn)在該叫“大媽”,是個精 明厲害角色??此泶蛱婆阂还?jié):劈脖子將唐牛兒一叉,伴隨著一頓臭罵,把這個閑漢一路叉出門外,隨后收簾子,關(guān)門戶,一連串動作干脆利索。這一節(jié)描述很 生動有趣,兩版電視劇卻都沒有表現(xiàn),很遺憾。 人到中年,世事見得多,想得也遠些。知道面包比愛情來得重要,所以婆惜戀小張閑,閻婆卻 重視宋江,也說得明白:“我娘兒兩個,下半世過活全靠著押司”。眼看著女兒怠慢宋江,由不得她心里不急。偶然在街上遇著宋江,便死活將他纏了去,不想這一 纏卻枉送了女兒性命。 閻婆惜母女個性畢肖,姜是老的辣,閻婆的機心更勝一籌。看她賺宋江到縣衙一段:女兒被殺,閻婆雖萬剪穿心卻不 動聲色,與宋江一遞不錯一句的周旋,顯然方寸未亂。她深知單憑一己之力捉不住宋江,于是哄宋江說要去棺材鋪裝斂女兒,待兩人來到縣衙前,閻婆才一把扭結(jié)住 宋江,大喊“有殺人賊在這里!“ 閻婆的主意不錯,不想?yún)s被唐牛兒攪了。平時為人好壞在關(guān)鍵時刻派上了用場,宋江到底被唐牛兒無意間救了。 潘金蓮 《水滸》里女性,屬她著墨最多,故事最曲折。是無可爭議的“水滸女一號”。關(guān)于她的話題爭議太多了,有作家特別出了書。兩版電視劇也都用很大的篇幅詳細講述了她的故事,對她的心理變化也作了細細解讀。 老 版電視劇中的潘金蓮過于清純無辜,使武松殺嫂的行為不被觀眾同情,多少影響了英雄的形象。新版在老版的基礎(chǔ)上做了合理調(diào)整,將金蓮從一個qin勞本份的家 庭主婦墮落為殺夫毒婦的心理過程作了細致表現(xiàn)。使得觀眾一方面不是不同情潘金蓮,一方面也不能不理解武松殺嫂。 金圣嘆稱武松為天人。 我同意。看武松的形貌舉止,確是天神下凡。武松少欲,所以有神力。中外古代都有大力士的傳說,如參孫,海格利斯?,F(xiàn)代人腦力發(fā)達,又不知節(jié)欲,故體力日益 退化,再出不了能與猛獸相搏的勇士了。也或者因為現(xiàn)在動物少,輕易遇不到,哪里遇到的都是人。我看過幾眼電視上播的大力士角力賽,大概是美國的一個電視節(jié) 目,那比賽的壯漢看著煞是怕人,或者可以與猛獸幾個回合。 聽三毛解說《水滸》,說武松對潘金蓮不是不愛,是不能愛,也有幾分道理。武松并非完全不解風(fēng)情,看他假意調(diào)戲?qū)O二娘及蔣門神之小妾時的作派,輕言薄語的倒象慣弄此事的閑漢。 王婆 類似閻婆的角色,年齡或者也差不多,閻婆打了唐牛兒,王婆打了鄆哥。鄆哥是大約十二、三歲的男孩子,還打她不過,可見王婆年紀不很大。個性也與閻婆相類,或者比閻婆更狠辣,潘金蓮謀殺親夫,都是由她出謀劃策。 王 婆似是一個寡婦,不見她丈夫出場,只說有一個兒子在外謀生,渺無音信,死活不知。那么她一個婦道人家也謀生不易。王婆開茶坊,也利用消息靈通的便利條件, 作媒婆,牙婆(人販子)等兼職工作,說明她嘴皮工夫了得。過去,“三姑六婆”在人們心目中是些厲害難纏的角色:腦筋活,消息靈,口齒利,走東家竄西家,說 三道四,搬是弄非。社會生活中少不了她們,但同時她們的所作所為也常招人非議,惹人厭。 其實王婆倒是個有趣的人物。個性開朗,愛開玩 笑??此蛉の鏖T慶,很有些幽默感。這大概也跟她的職業(yè)有關(guān),作為一個茶坊老板娘,免不了與各色人等打交道,自然磨練得八面玲瓏,口伶齒俐。至于電視劇里 的王婆,新老版各有千秋,老版表現(xiàn)王婆包打聽,長舌婦的一面更充分。 王婆為西門慶給潘金蓮設(shè)局,一方面想從中謀利,一方面可能也看不慣潘美人配矮窮丑的武大郎。說心里話,我也看不慣,只是不該為此下毒害人。 孫二娘 男人婆,謀財害命的連續(xù)殺人犯,食人者,社會危害極大。武松殺人是為了報復(fù),孫二娘夫婦殺人害命則是為了謀財,主觀惡性極大。張青還有個“三不殺”,孫二娘則百無禁忌,這樣人其實非??膳?。說其“反社會人格”都是抬舉它,母夜叉實無人格,是人形惡魔,怪獸。 原 著里的母夜叉形象可怖,電視劇的孫二娘則頗有看點,央視98版里的孫二娘改造比較成功:形象豐滿美麗,性格鳳騷po辣,去掉了原著人物的粗蠢兇悍之氣,觀 眾比較容易接受。新版的孫二娘我也看了幾個鏡頭,身形苗條,身輕如燕,完全沒了原著孫二娘的影子,而且盡在表現(xiàn)她與張青的愛情故事,粘粘糊糊,纏纏綿綿, 看得人不耐煩,看了好幾分鐘也沒見她蒸人肉包子。就沒有再看下去。 尚不知三毛怎樣評論武松與孫二娘,或者她認為武松對孫二娘有感覺?看原著也不是不可能,也許有些男人就是不愛美女愛悍婦,特別是具反社會人格的罪犯,有個孫二娘這樣配偶,作案時是個好幫手。 玉蘭 張都監(jiān)家的養(yǎng)娘,大約半奴仆半家伎的身份,類似《紅樓夢》里的芳官,被張都監(jiān)假意指給武松做妻室,其實是想利用她施美人計。 被張都監(jiān)這么一指婚,武松當然對她的感覺有所不同。聽見喊“捉賊”,又見是玉蘭指點說“賊往后花園走了”,武松不疑有它,中了奸計。 兩 版電視劇都著力表現(xiàn)了玉蘭與武松若有若無的感情糾葛,但都不令人滿意。老版里的玉蘭完全無所作為,她有大段時間與武松相處,卻只說過一句“哥哥是個直性 人”,似是感嘆,似是暗示。新版的玉蘭則太理想化。以玉蘭的身份,豈能不忌主子的威勢,豈敢公開對抗命令?相比之下,老版中玉蘭的表現(xiàn),其實是比較貼近現(xiàn) 實的情況,可能由于演員的演技不足,沒能充分表現(xiàn)出人物內(nèi)心的掙扎。也或者她對武松只以兄妹相待,不愿娶她心懷不滿? 如果我來編劇,劇情當如是: 玉 蘭不愿參與陷害武松,又不能不懼怕主人的威勢,于是于靜夜無人時,悄悄私下里來找武松,想以實情相告。見了他卻欲言又止:一是顧念主人的恩惠,二是一時不 知從何說起。武松卻誤以為她是思春來私會。那個時代,有婚約的未婚男女,是不可以私下會面的。玉蘭非時非處而來,讓武松想起了潘金蓮曾經(jīng)的舉動,十分生 氣,認為玉蘭不知羞恥,或冷眼相對或斥責(zé)一番,玉蘭羞忿而回,武松錯失遇救良機,最后到底中了張都監(jiān)圈套。 張?zhí)畠?br> 被飛天道人強擄,又被武松從蜈蚣嶺上救下來的婦人,武松不只沒殺她,也沒要她奉上的一包金銀,反而讓她將去養(yǎng)身。她的出場,是為了表現(xiàn)武松“冤有頭債有主,不濫殺無辜”。 武松滅了張都監(jiān)一門,包括仆從,過去人眼里,家仆也算這家人,誰叫他們也姓主人的姓呢。得人恩惠,陪人受罪,重人情的中國人發(fā)明了侏連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