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生物谷原創(chuàng) 2023-04-14 14:17 肺癌是世界上最致命、最常見的癌癥之一。根據組織病理學,肺癌在臨床上通常分為非小細胞肺癌(NSCLC)和小細胞肺癌癌癥(SCLC)。許多患者在治療中出現(xiàn)繼發(fā)性耐藥性。 肺癌是世界上最致命、最常見的癌癥之一。根據組織病理學,肺癌在臨床上通常分為非小細胞肺癌(NSCLC)和小細胞肺癌癌癥(SCLC)。許多患者在治療中出現(xiàn)繼發(fā)性耐藥性。除了靶向治療之外,以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s)為代表的免疫療法的發(fā)展正在迅速變化。免疫治療時代的到來給癌癥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 靶向程序性細胞死亡蛋白1(PD1)或程序性細胞死配體1(PD-L1)的ICIs已被確定為NSCLC的標準護理。ICI是一種突破性的免疫療法,在獲得完全緩解的患者中具有優(yōu)異的長期生存率。但是,只有一小部分患者受益于免疫療法。因此,需要新的生物標志物。
圖片來源:https:///10.1038/s41419-023-05757-5 近日,來自鄭州大學的研究者們在Cell Death Dis.雜志上發(fā)表了題為“Liquid biopsy on the horizon in immunotherapy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urrent status, challenges, and perspectives”的文章,該研究回顧了液體活檢在預測NSCLC患者免疫治療結果中的應用,并討論了該領域的挑戰(zhàn)和未來方向。 非小細胞肺癌是對人類健康和生命威脅最大的惡性腫瘤之一。近年來,癌癥的精確治療取得了很大進展,但免疫治療的療效不穩(wěn)定,其應答率因患者而異。已經提出了幾種生物標志物來預測免疫治療的結果,如程序性細胞死亡配體1(PD-L1)的表達和腫瘤突變負荷(TMB)。然而,檢測方法是侵入性的,并且對腫瘤組織要求很高。 為了有效預測免疫療法的結果,需要新的生物標志物來提高傳統(tǒng)生物標志物的性能。液體活檢是采集和檢測患者血液、唾液、尿液、胸腔液和腦脊液等體液中的循環(huán)腫瘤細胞(CTC)、循環(huán)腫瘤DNA(ctDNA)和外泌體樣本,以便對癌癥和其他疾病進行分析和診斷。 液體活檢的應用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解決方案,因為它具有無創(chuàng)、實時動態(tài)監(jiān)測和克服腫瘤異質性等優(yōu)點。液體活檢在免疫治療中顯示出預測價值,顯著提高了癌癥患者的精確治療。 目前,仍有許多工作要做。這些液體活檢方法大多處于正在進行的研究階段,必須進行大型前瞻性臨床試驗,以提供其臨床實用性的證據。此外,血漿以外的體液有時可能對非小細胞肺癌更有用,因此應充分挖掘其潛力。 此外,由于免疫微環(huán)境的復雜性、多種因素的相互作用以及當前知識的局限性,許多生物標志物的預測作用并不是絕對的。在臨床實踐中,不應使用單一的指標作為評估標準。液體活檢數據應與組織活檢、影像學檢查結果、腫瘤標志物等臨床指標相結合,實時全面監(jiān)測和指導NSCLC患者的臨床治療,提供更準確的患者實際情況信息。
液體活檢的標本類型和有前景的生物標志物 圖片來源:https:///10.1038/s41419-023-05757-5 綜上所述,液體活檢為探索免疫療法反應的生物標志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盡管在臨床實踐之前需要更大的研究隊列和獨立驗證,但其在預測NSCLC患者免疫反應方面的潛在價值是毋庸置疑的。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新的生物標志物不斷被發(fā)現(xiàn),并開發(fā)出更多經驗證的多組學、多參數預測模型,以幫助臨床醫(yī)生在免疫療法預測和方案開發(fā)方面實現(xiàn)更大的優(yōu)化和精確性。(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文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