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唐浩明:團練大臣43,最后成事僅一曾國藩

 陶管938 2015-04-03

 

    引自《他們送走了一個朝代——晚清五大名人》

王魯湘:辦團練是曾國藩事業(yè)一個很大的轉折點。沒有這件事,他入閣拜相的可能性也有,只不過是太平宰相而已。

唐浩明:生命沒這么精彩。

王魯湘:頂多和曹振鏞[1]這種“磕頭宰相”一樣。

唐浩明:對,這種宰相多著呢。

王魯湘:丁憂(注:當時曾國藩母親病逝,其正在家鄉(xiāng)守孝)辦團練,曾國藩的人生格局完全變了。

唐浩明:當這個大擔子放在他肩上時,他42歲,正年富力強,各方面條件都非常好。清廷兩個月內(nèi)在東南一帶任命了43位團練大臣,曾國藩是第一人選,最后成事也就他一人。

王魯湘:唯有曾國藩的湘軍成了,您覺得主要原因是什么?

唐浩明: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曾國藩看準了機遇,體現(xiàn)了他的過人之處。朝廷叫他們辦團練,他知道這樣不能成事,綠營兵也不能成事,必須建立一支新的軍事武裝力量。他看準這是一個好機會。后來他實際上辦的不是團練,而是軍隊,完全是軍事編制——發(fā)軍餉,穿軍裝,住營房。另外一個原因是,湘軍士兵是湖湘文化熏陶下的湖南人,而湖南人是最好的兵源——吃得苦、霸得蠻、不怕死、有血性,最適合上戰(zhàn)場。

王魯湘:“無湘不成軍”這種說法是在湘軍出現(xiàn)之前還是之后?

唐浩明:之后。有一個比較好的統(tǒng)帥,有這么多好的士兵,兩廂結合造就湘軍這支近代軍隊。如果光有好的統(tǒng)帥,士兵卻來自溫柔富貴鄉(xiāng),不可能是這個樣子。

 

以往團練大多局限于縣、鄉(xiāng)一級,曾國藩則打破這種格局,在省城長沙組建一個大團。抵達長沙的第二天,他便奏報省城兵力單薄,要招募各縣鄉(xiāng)勇前來操練,既可以剿捕土匪,又利于防守省城。為了早日平定社會動蕩,清皇室不得不暫時收起戒心,讓他悉心辦理。此時羅澤南所募三營湘勇抵達長沙,曾國藩以此為基礎組建大團,以戚繼光束伍成法操練,并親自制定訓練章程。

 

這支臨時招募的隊伍迥異于清朝的正規(guī)軍——八旗兵和綠營兵。當時清軍積弊深重:“首先,部隊兵額不足,軍官們向上級報告的是人數(shù),而非名冊上的士兵姓名,這就使得上級無法查驗核實。于是政府要為并不存在的軍人支付薪酬。其次是疏于訓練,使實際服役的兵員極為缺乏戰(zhàn)斗力。第三是軍官們將現(xiàn)役士兵當仆從使喚,盜竊了士兵們部分應得的薪俸與津貼,迫使他們與盜匪勾結。第四,經(jīng)常從流氓無賴中招募兵員,形成一種環(huán)境,其效果等同于剝奪他們的薪俸,或至少加重了他們的腐敗與無能。第五,由于許多士兵缺乏訓練,缺乏射箭或使用火器的知識,沒有一般的作戰(zhàn)技能,于是臨陣怯懦,遇敵即逃。此外,還有士兵雇人替代,這些替代者更無責任感,一有機會就開小差?!?/span>[2]

 

唐浩明:綠營一個很大的弊端是世兵制,兵是父傳子子傳孫,將是臨時從別的地方選調(diào)來的。

王魯湘:彼此不熟悉。

唐浩明:兵不知將,將不知兵,兵相互不知。這里調(diào)一百人,那里調(diào)一百五十人,組合成一支部隊,然后調(diào)一個將過來統(tǒng)帥,打完仗各回原地。這樣就造成勝必爭功、敗必不救。有鑒于此,曾國藩就利用血緣、地緣、人緣來組建湘軍。

王魯湘:利用宗法制。

唐浩明:除了宗法,還利用地緣、人緣,比如同學、師生、同行。這幾根紐帶把大家扭合在一起,克服了世兵制的弊端。

王魯湘:曾國藩想要的諸將一心、萬眾一氣,就通過這幾根紐帶做到了。湘軍在戰(zhàn)場上不會出現(xiàn)敗不相救的情況,因為那些人都是他的親人、同學或同鄉(xiāng)。

唐浩明: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哥們兒。

王魯湘:哥們兒受傷了,能不相救嗎?這樣戰(zhàn)斗力就提起來了。

 

曾國藩深諳“將與將不相習,兵與兵不相知,勝則相妒,敗不相救”的制度性弊病,將湘軍編練成一支新式軍隊。湘軍采用“兵員自募、權歸主將”的做法,兵員由將領親選,將“兵為國有”變?yōu)椤氨鵀閷⒂小?。一旦某個將領戰(zhàn)死,所統(tǒng)兵勇會被解散,由新將領挑選兵勇進行重組,入選者改換門庭,余者遣送回籍。為了免遭遣散,湘軍各護其主的風氣盛行,兵勇對自己的將領萬死不辭。[3]

 

傳說朝廷的命令無法調(diào)動湘軍,而曾國藩只要一紙手令,部屬便為之千里驅(qū)馳。這與曾國藩的帶兵之法不無關系:一方面,他嚴整軍紀,對作息、操練、扎營、行軍、服裝、號令等都有明確要求,嚴禁抽鴉片、賭博、奸淫等不良習氣;另一方面,他尊重士兵,增加軍餉,據(jù)說湘軍士兵的月餉是綠營兵的三四倍。曾國藩一手柔一手硬,既誘之以利,又束之以劍。

王魯湘:曾國藩帶兵真是活學活用儒家那套東西,我特別欣賞他的“帶勇之法,用恩莫如仁”。仁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將領對待士兵要像對待自己的子弟一樣。

唐浩明:曾國藩確實把儒家這套東西運用得非常好。儒家是一種親情文化,建立在血緣關系的基礎上。他為什么在湘軍可以搞這一套呢?因為湘軍本來就是子弟兵,他可以不加任何修改就把這套理論搬過來用。

王魯湘:人人習而知之。

唐浩明:對待部屬,他有兩句話說得很好:“揚善于公庭,規(guī)過于私室?!辈肯掠惺裁磧?yōu)點就在大庭廣眾之下表揚,有什么過失則單獨叫到密室批評,這都是從仁出發(fā)。打仗本來很殘酷,整天處于刀光血火之中,但他居然把仁運用得這么好,實屬難得。過去講仁,除了“仁恤”,還有“仁弱”之義。朱元璋不喜歡太子朱標[4],說太子仁弱。心太仁是懦弱,你就是不行。

王魯湘:你架不住手下強悍的人。

唐浩明:你就治不了天下。朱元璋說太子不像他,擔心這個擔子交給太子之后,太子管不了。很多時候仁會導致弱,曾國藩居然把仁和強結合得這么好。過去是“慈不掌兵”,他是“慈又掌兵”,很值得研究。

 



[1]曹振鏞(17551835),字儷笙,謚文正,安徽歙縣人。乾隆年間進士,曾擔任軍機大臣長達14年,官至武英殿大學士。有人向他請教如何平步青云,他說:“無它,但多磕頭、少說話耳!”

[2] []黑爾著,王紀卿譯:《曾國藩傳》,湖南文藝出版社2011年版,第9頁。

[3]曾長秋:《曾國藩軍事思想論略》,刊于《婁底師專學報》1995年第3期。

[4]朱標(13551392),明太祖朱元璋嫡長子,建文帝朱允之父。起初很受朱元璋寵愛,后因性格不合導致父子關系緊張。1392年尚未繼位即病逝,謚懿文太子。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