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白水洋、鴛鴦溪。屏南位于福建省的東北部,白水洋就位于屏南縣境內(nèi),東南與寧德市的蕉城區(qū)相連,東北與周寧縣交界,西南至南與古田縣相接??h城距福州170公里、距寧德市100公里。
鴛鴦溪,在白水洋的下游。因每年有數(shù)千對的鴛鴦從北方到此過冬,故稱鴛鴦溪。景區(qū)森林茂密,峽谷縱向深度500多米,橫向跨度最窄處僅一米,融秀溪、峽峰、怪巖、奇洞、雄瀑、詭云、朦霧、古道、險棧、珍禽異獸于一體,構成一幅立體式的百里畫廊。 白水洋中洋是最壯觀的景點,河床平坦,河水分布均勻,石面平滑如砥,無縫無苔,石上布水均勻,僅沒腳踝,清水在陽光照耀下,波光瀲滟,色似白銀,令人稱奇。 雨中的鴛鴦湖景區(qū),四周翠綠欲滴的青山,云霧繚繞。白鷺戲水、古塔映影;別墅山莊、風光綺麗,吸一口清新滋潤的空氣,倍感心曠神怡。 近500米的懸空棧道,在縮短登山路程的同時,又讓你舒心縱覽景區(qū)全景。站在棧道上,你可以凌空俯瞰鴛鴦溪峽谷風光。遠眺小西天、仙女瀑、碧玉翡翠潭等主要景觀,若遇上雨霧天氣,棧道上更是煙云繚繞,讓你仿佛置身云端,充分體驗到“凌云“的美妙。 喇叭漈是鴛鴦溪最奇巧的一個瀑布水流而下的水在巖石,水潭邊有一塊圓禿禿、光溜溜的巨巖,就象一尊袒胸露腹的大羅漢。水潭中有個又高又大的石喇叭,直立在那兒,上游的水就從那喇叭嘴上流下來,飄飄灑灑,叮叮咚咚,煞是好看,成為鴛鴦溪畔一個獨特的美景,人們就叫這個地方為“喇叭漈”。 倉潭雄瀑,位于甕潭下游與倉潭相接處,鴛鴦溪水至此被甕潭后的雙鱉石逼入僅十米許寬的溪口,傾瀉而下,聲勢浩大。潭邊巖灘平坦寬闊,有石帳篷、瘌蛤蟆斜眼看鴛鴦等景。此谷亦被譽為全立體景觀,是鴛鴦溪上像率最高的景點。
上游峽谷中的木拱廊橋,是一座重建的雙龍橋,雙龍橋兩墩三孔,長達66米,長度僅次于屏南境內(nèi)的全國現(xiàn)存最長的木拱廊橋萬安橋,為屏南境內(nèi)第二長橋;橋面距水面有三層樓高,煞是壯觀。
雨中清新的白水洋景區(qū),萬綠叢中兩點紅,兩把小紅傘的主人分別是遠方網(wǎng)的小莫和覃源,幾天的一路同行,很開心的一次旅行。
白水洋下洋中央最突起的一塊巖石,它與河床是連體的。從左上方看,因其極像一頂明代的烏紗帽,故稱“紗帽巖”。從左側往上看去,其形如一只巨龜,背上馱著一堆寶物,人稱“金龜馱寶”,總體看,又似一鼓滿的風帆,又稱“一帆風順”,因此,該景點又有一個十分吉利的名字——“金龜馱寶,一帆風順”。
白水洋的地質形成,白水洋是一個寬闊的平底基巖河床,它的形成受巖石特性,地質構造和水動力等制約。白水洋河床的巖石是距今900萬年前火山活動形成的,巖石具有完整性好﹑結構均一致密的特點。大約距今530萬年前,隨著地殼的抬升,河谷下切,覆在上面的地層被侵蝕,巖體露出地表,由于風化作用和流水侵蝕,逐漸形成以正長斑巖為基巖的平底河床。距今約260萬年前以來因為地殼活動相對平穩(wěn),白水洋一帶處于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地表極緩慢上升,地殼抬升的速度和流水下切速度幾乎相當。經(jīng)流水長期沖蝕,白水洋逐漸形成光滑如鏡,寬闊平展的平底基巖河床。
這里是白水洋24渡·生活驛站。位于屏南的一個清新淡雅,溫馨舒適的精致客棧。店老板是一個熱心、喜歡到處游蕩的老板,愛好泡茶瞎侃,斗地主打麻將,會自制各種“美食”,還能指點很多當?shù)赜瓮婀ヂ浴?/p>
交通說明:客棧位于屏南縣城入口,新汽車站處(寶洋大酒店對面),很適合自駕游的朋友!到縣中心走路只要10多分鐘;從縣城到白水洋景區(qū)也只要20多分鐘(坐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