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宮珍寶輯賞 (五) 《鈿花嵌珠寶龍鳳冠》 高26.5厘米,重2.1千克。 明萬歷 皇后鳳冠的式樣,洪武三年規(guī)定,為圓框冒從翡翠,上飾四鳳、大小珠花各十二樹,皇后兩博鬢,十二鈿。永樂三年改規(guī)定為冠上點翠龍九條、金鳳四只,中間一龍銜一大珠,上有翠蓋,下垂珠結(jié)、其余龍鳳皆口銜珠滴、珠翠四十片,大小珠花各十二樹,翠口圖一副,上飾珠寶鈿花十二個,冠后三博鬢、飾以金龍、翠云,皆垂珠滴。晚期對冠服的規(guī)定則不嚴(yán)格。 此龍鳳冠冠框用鈿竹絲編制,然后髹漆,通體嵌各色寶石,點翠如意云片。前部近頂處三條金龍,龍首向下,口銜珠滴。其余點翠雙鳳,冠后下部兩博鬢,每面三扇。其上點翠地嵌龍鳳云花。形象飛舞,色澤瑰麗。 出土于明定陵,為神宗孝端皇后所用。 剔紅松鶴紋圓盤》 戧金彩漆籠凰銀錠式盒》 《青花五彩團(tuán)龍花觚》 高41、口徑19、底徑16.6厘米。 明萬歷 仿青銅器式樣,撇口,細(xì)長頸,圓腹,足外撇,足內(nèi)書青花雙圈六字楷書款“大明萬歷年制”。通體五彩裝飾,里口繪纏枝蓮一周,外口繪勾蓮三角紋一周。頸部為纏枝蓮和蕉葉紋。腹部主題圖案為菱形開光內(nèi)繪龍戲珠紋飾,開光外繪以勾蓮,上下繪變形蕉葉。足上部為花鳥紋,足邊繪變形蓮辦。紋飾繁密,層次分明,色彩濃重艷麗。 青玉壽字執(zhí)壺》 通蓋高34、通寬29、口徑11/8厘米。 明萬歷 《尤遇款犀角仙人槎杯》 高11.7、長27、寬8.7厘米。 清初 尤通,又名尤侃,字雨源。他善刻象牙、玉石玩器,尤以犀角為最,世人多稱他為“尤犀杯”,是明末清初著名的雕刻家??滴跄觊g(1662-1722),他因技被征召進(jìn)宮,在內(nèi)苑服役,后以年老辭歸。此槎杯角質(zhì)瑩潤,刻制細(xì)膩精雅,是尤通眾多犀角作品中之珍品。 《黑漆嵌螺細(xì)嬰戲圖小柜》 高23.8、蓋面邊長27.5厘米。 清早期 《碧玉“太平有象”(一對)》 《竹雕東方朔像》 東方朔(前154-前93年)是西漢文學(xué)家,平原厭次(今山東惠民)人。曾任常侍郎、大中大夫等職。善詞賦,性格詼諧滑稽,才思敏捷,常在漢武帝面前用笑話或靂史故事以詼諧調(diào)笑的方式進(jìn)行政諫。傳說他曾三度去王母娘娘的蟠桃圓中偷取仙桃,并以滑稽的語言取悅王母,他的偷桃、背桃、持桃等姿態(tài),被寓予長壽之意,是明清之季工藝美術(shù)作品中常用的題材。 此件作品,作者將東方朔刻畫成眉目高古,長髯披拂,身著廣袖寬袍。左手握桃,身微前傾,盤腿曲肱打坐狀的老者??坦ぞ?xì),是嘉定派竹根藝術(shù)中的精品。 《黃榻木雕臥仕女》 高6.1、長11.1厘米。 清中期 仕女雖以唐代人物為題材,卻是以清代中期特有的審美觀念刻制,雕縷洗練,線條流暢,比例勻稱,容貌清秀,神情恬靜端莊,衣紋渾圓有致。以黑漆描金勾蓮紋的臥榻及織錦墊褥襯之,頗見匠心。放在書齋寶格之中,愈顯清雅,為黃楊木制品中的佳作 《竹雕提梁卣》 《犀角鏤雕螭柄獸面紋杯》 高13.2、口徑15/5.6、足徑10.4/3.3厘米。 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