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俗話說,男人得娶“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完美媳婦。我的老婆是否“上得廳堂”不好說,但是絕對“下不了廚房”。 在我的記憶中,從認識到結(jié)婚11年,老婆只下過三回廚房。第一次是剛結(jié)婚那陣子,老婆說一定努力做一個“夫唱婦隨”的好女人,下班后爭著搶著要做一頓豐富的晚餐。結(jié)果,因為水放少了,煲了一鍋夾生飯;醬油放多了,炒了一盤黑呼呼的辣椒炒雞蛋;出鍋時忘了關(guān)火,燒糊了一碗排骨燉蘿卜干。第二次是兒子六個月時感冒鼻塞,老婆聽老人說熟麻油可以通鼻子,于是進廚房用鍋熬麻油,沒想到因為忘開油煙機同時沒關(guān)廚房門,弄得一屋子全是嗆鼻的油煙味。最后一次是給兒子做早餐,搗鼓了半天,只下了一包方便面,由于工序簡單,這次終于沒出啥紕漏。 鑒于老婆的做飯技能實在無法恭維,我只得主動包攬了廚房里的大小事兒。每天清晨一睜眼就開一個菜單,讓老媽去菜場買回新鮮的肉類和蔬菜,晚上回到家再在廚房三寸之地展現(xiàn)廚藝。家里四口人,老媽、老婆、兒子和我。老媽血壓高得吃得清淡,老婆血壓低要魚肉大補,兒子剛兩歲,不僅要把食材剁碎了還得讓他吃得營養(yǎng)豐富。這菜譜搭配真得講究,每日三菜一湯必不可少。老媽的菜以素食為主,輔之瘦肉,比如芹菜肉絲,醋泡大蒜,青椒土豆絲……雖清淡卻開胃,同時能輔助降壓。老婆的菜以葷腥為主,紅燒牛肉,糖醋排骨,清蒸鳊魚……大魚大肉都是補身子的好菜。兒子的菜譜更加豐富也更費心思,菠菜肉丸子、肉沫蒸雞蛋、爆炒基圍蝦……光是制作肉丸子的工序就能單寫小半本書。湯菜則以鮮為主,鯽魚奶湯、薺菜圓子湯、青菜豆腐雞湯……老少皆宜,全家吃得歡喜。 做飯這么多年,雖然仍舊只會做些家常菜,但是自從與廚房結(jié)下良緣,由于我的勤奮好學(xué)再加上天資聰慧,每每菜一上桌就被全家老少掃得一干二凈,看著實在欣慰,也不枉每日下班來不及換衣脫鞋便鉆進廚房的辛苦。當然也積累了很多做飯的經(jīng)驗,比如炒土豆絲時放些陳醋,這樣出鍋的土豆絲才會保持香脆且不粘鍋;比如肉丁外面裹上薄薄一層淀粉,爆炒出的肉丁才軟嫩可口,兒子吃起來也不費勁;再比如湯菜里放一些藕粉,不僅粘稠適度,而且清香四溢……這些經(jīng)驗在廚房“技能滿血”的主婦眼里可能不值一提,但是對于我這樣一個用心做飯的男人來說,實在是大大的好用。 上班閑暇時,我總喜歡逛一些制作美食的網(wǎng)站。雖然像饞嘴牛蛙、蒜蓉粉絲蒸扇貝之類的大菜至今不敢嘗試,但是家常菜卻幾乎都能熟背于胸。對于很多名菜,也都多有改良。川菜重麻重辣,那就少放花椒、辣椒;徽菜重油重色,便少放豆油、醬油;粵菜口味偏淡,則在出鍋時再撒上椒鹽,不僅吃起來有味,鹽還沒有多放。 年后公司開會,每個人都在暢談今年的目標,各個眉飛色舞。輪到我發(fā)言,自然少不了一番憧憬未來的言詞,只是我加了一句:最后一個目標,讓老媽、老婆和兒子繼續(xù)像以前一樣吃得好,睡的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