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毛疔 ——挑痔瘡 民間療法,無奇不有。而羊毛疔,與挑痔瘡,卻頗相似。 一、羊毛白絲相似 邢臺縣民間老中醫(yī),用“挑羊毛疔”方法,治療頸椎骨質(zhì)增生、腰間盤突出,四肢麻木、乳腺增生,頭暈頭疼、背疼背沉等,諸多疾病,很有成效。他用三棱鋼針,從患者身上挑出,羊毛狀的絲絲,故稱羊毛疔。老中醫(yī)年已古稀,邢臺縣將軍墓鎮(zhèn)西莊村人。自述,挑羊毛疔已有三代,被稱“羊毛疔克星”。 而武清區(qū)里老村萬玉明,則是“挑痔瘡”,方法也很相似。他是用帶鉤小刀,在患者背部,脊柱兩側,有白點之處,切開皮膚,將里面白絲,用力割斷,然后貼上創(chuàng)口貼。一般白點有三四處。如此治療,隔一周再行挑治,三次可治好痔瘡。 邢臺縣老中醫(yī),治療腰間盤突出,也在脊柱兩側,也是目標白絲。非常相似。 二、割斷挑出不誤 兩人治療方法,既有相同點,也有不同處。邢臺老中醫(yī),是將白絲拔出,放血,拔罐。留下的是,皮膚千瘡百孔。而武清萬王明,卻是將白絲割斷,并不拔出。因此留下的是,平平的皮膚。效果當然好于千瘡百孔。 兩者方法,相似又相異,都能治療疾病。優(yōu)點都是,方法簡單,少受痛苦,無后遺癥。武清萬玉明,挑治痔瘡,痛苦程度,只如蚊蟲盯咬,并不痛苦。而邢臺老中醫(yī),挑羊毛疔,雖然較之有些痛苦,但比醫(yī)院手術之苦,還是輕微的。 三、機理是否準確 邢臺老中醫(yī)機理是,“羊毛疔”靠吸收人體血液生長,堵塞血脈流通。病情以沉、困、痛為特點,如果“羊毛疔”長在人體穴位,就會出現(xiàn)各種病癥。 “羊毛疔”長在前額、印堂、眉中等穴,出現(xiàn)頭疼、眼困、眼疲勞等癥。羊毛疔”長在廉泉、人迎、天容、印堂等穴,會出現(xiàn)咽炎、干咳、鼻竇炎等癥。“羊毛疔”長在肩中俞、肩井、巨骨等穴,會出現(xiàn)胳膊抬不起,手指麻木,手顫抖等癥?!把蛎邸遍L在前胸膻中、玉堂、乳根天池等穴,會出現(xiàn)乳腺增生。 如此等等,順理成章,也為實踐證明。 而武清萬玉明,則沒有機理,只管操作,效果更為神奇。 四、醫(yī)學何時介入 這些疾病之因,邢臺老中醫(yī)指出,是日常生活不注意,滿身大汗時用涼水沖澡,被大雨淋濕身體,在潮濕地方休息,感冒后遺癥,受到陰冷風濕,才形成羊毛疔。 無論是邢臺老中醫(yī),還是武清萬玉明,對醫(yī)學機理,都缺乏更深入研究。這也是民間條件所致。而國家有大批醫(yī)學人才,何不將這些民間瑰寶,也進行發(fā)掘呢? 以痔瘡為例,醫(yī)院手術,需要住院,切割,諸多環(huán)節(jié)。病人受到極大痛苦,還要花費數(shù)千元資金,還有諸多后遺癥。而武清萬玉明治療,則是每次50元,三次共用150元,即是全部費用。更重要的是,患者免除很大痛苦,并且沒有后遺癥。 望醫(yī)學界,盡快對此進行研究,為人類造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