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來名士愛流水,自古山僧喜斗茶。佛能使人安靜,茶亦能如此。佛家的人,總是喜歡靜靜地坐著參禪,在時空的流動中感受人生的微妙。靜靜地泡著一杯茶,即使不喝,內(nèi)心也會充滿愜意、富足。這或許就是在感受茶的真諦,或者說是人生的真諦吧!
將飲茶與佛學(xué)哲理、人生觀念融為一體,茶禪一味,由茶入禪、由禪品茶,都是在求其安靜清澈之味。茶與禪相通,重在感受,重在深味,重在深味之后有所得,非深味不可得。茶中有禪,禪借茶悟。禪提升了茶的品位,茶洗滌了人心中的幽暗,茶禪一味,悠然忘懷。
“茶”是“草木之中有一人”,人在草木中,就是在大自然之中,在大自然之中的人,其心靈也是最為自然的。正所謂一杯清茶,附著一份閑情,延伸一種心境。
品茶,品的是一種心境,一種享受。在高速推進的生活節(jié)奏下,咖啡成為了人們忙碌的調(diào)劑品,使得人們漸漸的忘記了品茶,忘記了享受“一份悠然見南山”的恬靜,匆匆的腳步也踏翻了“閑看庭前花開花落”的悠遠心境。所以,在閑暇時,不妨放慢自己匆忙而又疲乏的腳步,泡一杯清茶,品一口佳茗,品一段人生。
浮生如茶,茶之初,其葉微小纖弱,當(dāng)它放入杯中,一旦與水相融合便釋放它的一切。其色彩得以展現(xiàn),其清香得以揮發(fā),其魅力得以綻放。雖然遇水后,它的一切都毫無保留的融入了水,雖然彼時人們關(guān)注的不再是葉而是杯中水,但它都無怨無悔,因為它已綻放過自己的美麗了,哪怕是一瞬,哪怕是一杯。
人生在世,浮浮沉沉,何其短暫,在有限的生命里,有多少人能及得上那片微小纖弱的茶葉所綻放出的全部價值。滄海人世中,每個人都在完成著自己生命的旅程。在這個過程中,社會不會刻意留心每個人,所以我們又何必為自身融入這萬千社會卻不為人關(guān)注而沮喪呢。佛語有云,人生最大的幸福其實是放得下,只要擁有了屬于自己的價值,只要綻放了屬于自己的魅力,帶著那一份屬于自己的樸實,便會擁有絢爛的光環(huán)。
浮生如茶,從無色到有色,從有色到無色。出生,如那一沸的茶湯,小小地起著漣漪;中年,如那二沸的茶水,激烈地帶著茶葉翻滾;晚年,如那三沸的茶葉,濾去浮躁,沉淀在杯底,用唯一的表情——微笑,來接納一切。
所以也有人說,人生如三道茶,其一,苦若生命;其二,甜似愛情;其三,淡如清風(fēng)。人出世的那一聲啼哭便道出了人生的真諦,注定有七情六欲的苦,貪、嗔、癡的障。禪茶悟道,“無”是禪茶的真境,意為拋棄一切煩惱,滅一切妄念,存無雜之心。人只要有了“無”心,便能處處修心。
品茶助神思。品一口佳茗,品一份淡泊、樸素、節(jié)儉,清廉的人生格念;助一份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的神思。品茶的過程其實也是“苦靜凡放”的修煉過程。

網(wǎng)絡(luò)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