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尋源卷四十一
(清)張澍
五 物
物氏:澍按:日本有物姓,物觀是也。見山鼎,《七經(jīng)考文補(bǔ)遺》。
勿氏:澍按:勿,鮮卑姓也。見《南匈奴傳》。
勿鄧氏:澍按:云南六姓蠻有勿鄧氏。見《唐書》。
勿吉氏:澍按:《金史》金之先在元魏時為勿吉氏,古肅地。在漢曰挹婁,魏曰勿吉,唐曰靺鞨,是以國為氏。
勿忸子氏:澍按:《魏書·官氏志》載有勿忸于氏,改為于氏。勿又作萬,吊比干文碑作萬忸于,又作萬忸乎。賜此處者,洛陽則于謹(jǐn),猗氏則樊深,匪特唐瑾也。
弗氏:澍按:《史記》禹后有弗氏?!端麟[》云:《世本》費(fèi)作弗,是弗、茀、#、費(fèi)本一姓也。陳湘《姓林》云:弗音蜚,與夏禹后不同音,如無極長房出此。孫盛《蜀譜》云:益州諸費(fèi)有名位者多,字本作粊。后魏黜弗氏、鐵弗氏、燕弗氏皆改為弗氏。見《宮氏志》。
弗羽氏:《辯證》引《官氏志》云:弗羽氏后改為羽氏。澍按:宜作羽弗氏,鄧元亞引誤,宜則。
費(fèi)忌氏:《姓纂》云:晉大夫欒弗忌后,弗忌者,靖侯之元孫。
弗邢氏:澍按:占畢國之姓。見《唐書》。
費(fèi)斯引氏:澍按:乞伏部率有弗斯引氏。見《西秦錄》。
茀氏:《姓纂》云:茀音粥?!掇q證》云:齊宣王時有作履者茀氏。姓書云:茀翰胡之后。澍按:茀與佛古字通?!墩撜Z》佛肸,《古今人表》作茀肸。
佛氏:澍按:魯之茀肸,《論語》作佛肸,佛姓亦出此,又或出佛圖氏。
佛圖氏:澍按:習(xí)佛圖之教,因以為氏。亦作佛圖氏,又作浮屠。
蔚氏:《姓譜》云:一作尉,鄭大夫尉翩之后,古有尉繚子著書。澍按:蔚州,代地,周宜帝置,蔚姓是以邑為氏者。尉繚字不從草,非一姓。
尉氏:澍按:《漢·地理志》陳留尉氏縣。應(yīng)劭云:古獄官曰尉氏,鄭之別獄?!蛾惲麸L(fēng)俗傳》云:尉氏,鄭國之東鄙獄弊官名。鄭大夫尉氏之邑。故欒盈曰:臣將歸死于尉氏。瓚曰:鄭大夫尉氏之邑。師古云;鄭大夫尉氏亦以掌獄之官故為族耳。應(yīng)說是也。又按:漢趙佗亦稱尉佗,其后必有為氏者。夫徐有尉氏,夫徐王尉仇臺是也。見《魏志》。《北齊書·尉景傳》云:秦漢置尉侯官,其先有居此職者,因以氏焉。《隋書》尉義臣父祟不從尉遲回,后與突厥戰(zhàn)死。高祖將賜姓金史,以李#言賜姓楊氏。又虜性尉遲氏改尉氏,音熨。516
尉遲氏:《魏·官氏志》云:西方尉遲氏改為尉氏,尉讀如郁。邵思《姓解》其先魏氏之別種,尉遲部因以為氏。一云孝文改為尉遲氏,西魏賜陳忻為尉遲氏。澍按:《北史》隨之楊義臣本尉遲氏,其父祟戰(zhàn)死。帝將賜姓為金氏。因鮑宏言賜楊氏。《唐書》于闐國王姓尉遲氏,名密屋。
郁氏:《姓苑》云:郁氏出太原,與蔚姓通。澍按:伏羲華子即宛華。《鶴床經(jīng)》云:禹師郁華。是郁姓遠(yuǎn)矣。上古仙人有郁林。見《高唐賦》。
屈氏:澍按:《楚辭注》云:楚武王子瑕采于屈,因氏焉。屈原其后也。澍按:《淮南子》云:屈商拘文王羑里。注:屈商,紂臣?!秴问洗呵铩废膯⒎デ?。則屈姓不始于楚。又按:北魏屈突氏改為屈氏,屈遵是也。(徒何人)又屈氏百王姓者,唐屈行從為王宗儔是也。今陜西蒲絨多屈姓。
屈侯氏:《風(fēng)俗通》云:魏賢人屈侯鮒胎之后。澍按:《路史》云:屈武子瑕邑號屈侯,后以為氏,其說誤。宜云焚武王子瑕食邑于屈,號屈侯,后氏焉。
屈南氏:姓纂,云:楚原之后,原裔孫仕后魏,魏重復(fù)姓,以自南來,乃加南字。澍按:或作屈男,作屋南者訛。
屈男氏:澍按:屈男即屈南,屈原之后。
屈盧氏:《官氏志》代北人姓有屈盧氏。澍按:《淮南子》屈盧之劍。當(dāng)是以地名為氏。
屈突氏:澍按:《后魏書》屈突氏改為屈氏。胡三省《通鑒注》及謝啟昆《西魏書》作尸突氏,誤,蓋脫字下體耳。《姓纂》作屈六友氏,尤訛,殆以穴為六、犬為友耳。517
啒羅勿氏:《唐書》回紇九姓,三曰:啒羅勿氏。
乞氏:《海內(nèi)經(jīng)》云:伯夷生西岳,西岳生先龍,先龍生氏羌,氐羌乞姓?!堵肥贰吩疲禾┰郎三?,先龍生玄氐,玄氐乞姓也。湯革夏,伐氐,氐人來朝,其別為青、白、#之三氐,后有羌氏、羌戎氏、楊氏、苻氏。氐、羌數(shù)十,白馬最大。又唐明宗賜奚王副使竭失訖宜姓乞名懷有。見《冊府元龜》。
乞乞氏:澍按:勃海有乞乞氏。見《唐書》。
乞伏氏:澍接:一作乞佛。謝啟昆《西魏書》引《官氏志》作乞扶氏,改為扶氏,誤。西秦乞伏國仁號大單于,本隴西鮮卑乞伏部酋帥,因氏焉。其祖乞伏述延居于苑川。又乞伏氏先自沒北,南出屯高平川,又自高平西南遷麥田山,司繁又自麥田遷度堅山。
乞持氏:澍按;幕容氏之別部有乞特氏。見《后燕錄》。
乞藏氏:澍按:吐黃青海大酋有乞藏姓。見《韋皋傳》。
乞悉氏:澍按:吐蕃大將有乞悉氏。見《新唐書》。
乞四氏:澍按:靺鞨酋有乞四氏。見《唐書》。
乞衰氏:《魏書》云:高車十二姓,十一曰乞袁氏。澍按:一作乞表氏,或作紀(jì)袁氏,皆誤,宜作袁紀(jì)氏,此宜刪。
乞連氏:澍按:乞連氏即出連氏。見《西秦錄》。
乞活氏:澍按:乞活以部落為姓。《水經(jīng)注》陳留縣有吹臺,方一百許步。晉世喪亂,乞話憑居、削墮故基,遂成二層。世謂之乞話臺。
乞力氏:澍按:吐蕃酋有乞力氏。見《郭知運(yùn)轉(zhuǎn)》。518
乞利咥氏:《唐書》中天蘭國,其王姓乞利咥氏,名尸羅逸多,或云姓利咥氏,一云姓剎利氏。
六 月
月氏:澍按:《博古圖》周有月季之尊,又有月魚基之鼎,是月姓遠(yuǎn)矣。當(dāng)是夕月之官以為氏。月又為金元時之姓,元有月乃和祖為金羅步指揮使,因改姓馬,名祖常。
骨氏:《姓譜》云:望出郃陽。澍按:《穆天子傳》有骨飦氏,骨姓宜始此,后改為單姓。又或匈奴骨都侯之后。后魏紇骨氏亦改為骨氏,天竺胡人有骨氏?!侗笔贰钒贊?jì)國大姓有八族,其六口骨氏。
骨利幹氏:澍按:勒勒別部有骨利幹,其地晝長夜短,以部為氏。
骨咄祿氏:《官氏志》云:后魏骨咄祿氏改為祿氏。澍按:《唐書》骨咄祿,頡利族人也,云中都督舍利元英之部酋。世襲吐屯伏念,敗乃嘯亡散,??偛纳健S种魏谏吵?,有眾五千,
盜九姓,蓄馬。稍強(qiáng)大,乃自立為可汗,,武后改曰不卒祿。
骨侖厪骨思氏:《路史》云:回紇九姓,九曰骨侖厪骨思氏。厪一作屋。
闕氏:《廣韻》云:闕姓出下邳?!讹L(fēng)俗通》云:闕黨童子之后。澍按:闕,鞏國也。傳有闕鞏之甲,或以地為氏。張師繹《月鹿堂文集》云:廬陵之闕徙為楚望,自高皇帝開天時分土授民始也。維闕之先以龍紀(jì)姓,閱九世有文遠(yuǎn)者溢先,其子智海從母適闕文昌,龍之為闕自智海始。519
闕門氏:澍按,系居闕門者以為氏。漢有膠東內(nèi)史闕門慶忌。見《儒林傳》。
闕啜氏:澍按:烏質(zhì)勒之將有闕啜氏,西域姓也。見《唐書》。
越氏:澍按:《宴子傳》有越石父,諸姓書以越為句踐后。石父豈在句踐后乎!又按:熊渠少子執(zhí)疵封之越章,或云即句章。當(dāng)有以地為氏者。賈逵《國語注》云:夔越皆羋姓,實(shí)夏后之苗裔。少康之庶子封越,后以國為氏。《世族略》云:越,姒姓,自號于越?!豆偈现尽吩疲涸嚼帐?、越強(qiáng)氏均改為越氏。
越椒氏:《姓纂》云:楚大夫斗越椒之后為氏?!稘摲蛘摗吩疲何⒆雍笥性浇肥稀?nbsp;
越勒氏:《西魏書》云:其先庫狄越勒部酋長,因氏焉?!豆偈现尽吩疲涸嚼帐细臑樵绞?。澍按:越勒部在跋那山,魏奚斤討破之?!锻ㄨb》作越勤,訛。
越強(qiáng)氏:官氏志,云:后魏改越強(qiáng)氏為越氏。
越質(zhì)氏:澍按:《西秦錄》越質(zhì)氏,鮮卑姓。
謁氏:《風(fēng)俗通》云:古謁者以官為姓。澍按:蜀江州多械氏。見《華陽同志》。
窟氏:澍按;突厥酋長、契丹酋長有窟氏。見《隨書》》、《高書》。
窟賀氏:《魏書》高車十二姓,五曰窟賀氏。澍按:《路史》賀下有伏字,誤以為三字姓姓。
沒氏:澍按:高平鮮卑有沒氏。吐蕃亦有沒姓。520
沒盧氏:《唐書》吐蕃尚婢婢姓投盧。
沒路真氏:《魏·官氏志》云:沒路真氏改為路氏。澍按:一作沒鹿真氏,又作末路真。
沒鹿回氏:《官氏志》云:紇豆陵氏本沒鹿回部大人,因氏。或?yàn)闆]鹿氏后,孝文改為竇氏。
忽氏:《姓苑》云:仲忽之后。澍按:陜西蒲城多忽氏,當(dāng)為元忽都、忽辛之后。
勃氏:《辯證》勃作悖,音孛。澍按:鄧氏音誤,讀悖者宜入泰韻?!妒辣尽吩疲翰?,來右?guī)煵?。《風(fēng)俗通》云:宋左師勃之后,晉有寺人勃鞮。又按:罽賓國王姓勃名匐準(zhǔn)。見《唐書》。
勃窣野氏:《唐書》云:勃窣野氏,其先發(fā)羌之祖曰勃窣野,健武多智,稍并諸羌,據(jù)共地。蕃發(fā)聲近,故其子孫曰吐蕃而姓勃窣野?;蛟疲耗蠜鲂惆l(fā)利鹿孤之后,二子曰樊尼、曰#檀。#擅嗣為乞伏熾盤所滅,樊尼攜殘部臣沮渠蒙遜以為臨松太守。蒙遜滅樊尼,率兵西濟(jì)逾積石,或居跋步川,或居邏婆川,遂撫有群羌。
弡氏:澍按:《東觀馀論》云:劉原父弡仲《醫(yī)銘》以隸寫之,云弡仲作寶簠,擇之金鏖理、銳鏖,鑢鋪其纁、其玄、其黃,用盛諸##米,用#3大正音王寘#4具召飼。弡仲受無疆福,必共#5伺其#6(與#7同音,飽也)。弡仲眉壽。弡,其物反,原父誤譯為張字,遂以為張仲之器,歐公從而文之以數(shù)百言,蓋失之矣。古器中又有弡伯敦,豈仲之兄乎。521
厥氏:《姓苑》云:厥氏,京兆人。澍按:厥氏以地為氏者。斑固《地理志》云:無鹽東平陸古厥國。應(yīng)昭云:東平陸古厥國,今有厥亭?!队衿坟?,國名,后月切?!堵肥贰房鬃铀字卸加胸释?。見《左傳》昭五年。又按:厥,《古文尚書》作身,字書作句。鮮卑大人有厥姓,厥機(jī)是也。見《魏志》。而《魏書》作闕機(jī)檀石槐之東部大人。
兀氏:《官氏志》云:后魏改樂安王元覽為兀氏。澍按:《北史》安樂王鑒既庸才,見天下多事,遂謀反,附降葛榮。都督源子邕與裴衍合圍鑒,斬首傳洛,詔改姓兀氏。作覽者誤。《范文正公集》環(huán)州屬羌,有如、兀二族。
鶻屈氏:《唐書·突厥傳》郁射施大酋有鶻屈姓。
鶻奚氏:《魏書》代北人姓有鶻奚氏。
鶻也氏:見《復(fù)姓錄》。澍按:即鶻野氏,令人分為二姓者誤。猶費(fèi)也頭作費(fèi)野頭耳。
鶻提悉補(bǔ)野氏:《太平寰宇記》云:勃野至今號其主曰贊普,貴臣曰主簿?;蛟疲菏甲尜澠兆栽铺焐袼桗X提悉補(bǔ)野,因以為姓。窣#野與悉補(bǔ)野音訛,其實(shí)一也。或云本姓棄蘇農(nóng)。澍按:《唐書》作鶻提勃悉野。又云亦名棄蘇農(nóng),亦號弗夜氏。
紇氏:音鶻。《后魏.官氏志》云:紇單氏改為紇氏。
紇干氏:《官氏志》云:紇干氏改為干氏?!段髑劁洝吩疲撼踝阅蹦先腙幧?,迂大蟲于路,狀如龜,大如陵阜,乃殺馬祭之。俄而不見,有小兒焉。乞伏部老父自以有所依憑,字曰紇干。紇干,華言依倚也,后因?yàn)槭?。澍按:后周?,原州高平人,字廣略,為大司空、雁門郡公,賜姓紇干氏。見《周書》?!垛仔偶酚兄艽髮④姟⒅鶉v干神道碑。
紇單氏:《宮氏志》云:紇單氏后改為單氏。
紇奚氏:《宮氏志》云:紇奚氏改為稽氏。澍按:《北史》賀驎討紇奚部落,大破之。又云:紇突鄰與紀(jì)奚世同部落,而各有大人長帥,是以部落為氏。
紇骨氏:《官氏志》云:后魏獻(xiàn)帝以兄為紇骨氏,后改為胡氏。一云:紇骨氏改為骨氏,《北史》高車種有紇骨氏?!短茣逢锼构艌岳?,郅支留都之后,世得其地者訛為紇骨稍,號紇骨,亦曰紇扢斯。一作護(hù)骨。
紇豆陵氏:《官氏志》云:紇豆陵氏,孝文改為竇氏?!堵肥贰吩疲荷倏底育埩艟尤詾楦]氏,六十有九世犨出北方仕晉,二十世統(tǒng)以武誅入鮮卑拓拔部,居南境代郡,號沒路回,為沒鹿氏,魏武命為紇豆陵氏。其歸華也,魏孝武復(fù)之為竇氏。西魏賜竇熾之先為紇豆陵氏?!吨軙妨河捕ㄈ耍笠蚬俦边?,家于《武川》改姓為紇豆陵氏。
紇突鄰氏:《官氏志》云:紇突鄰氏后改為鄰氏。澍按:一引作紇突陵。紇突零乃以部落為氏?!侗笔贰纺饺葙R驎討紇突鄰部落,大破之。
突地氏:澍按:北狄靺鞨酋長有突地稽降唐,賜李氏。見《唐書》。
突黎人氏:《氏族略》云:西域人姓。
突騎施氏:澍按:突騎施以部落為氏。見《唐書》。
竭氏:《辯證》云:今撫州臨川細(xì)民有此氏,不知其所出。澍按:當(dāng)即揭氏所改,或傳寫之訛。子孫不知,遂以竭為姓耳。
竭水氏:澍按《帝系》云:老童娶于竭水氏?!妒辣尽纷鞲?。523
闕氏:《路史》云:高辛氏子闕伯之后有闕氏、遏氏。
杌民:《姓纂》云:《左傳》楚梼杌機(jī)之后。椅機(jī),惡獸,后以為氏。澍按:當(dāng)為高陽不才子禱杌之后。林氏說誤。
噎氏:見《姓苑》。澍按:共工化生噎鳴,是為伯夷,后有噎氏。
血氏:澍按;血,茂州夷姓。見《邊防考》。
七曷
曷氏:澍按:吐蕃大首領(lǐng)有曷氏。見《唐書》。
曷薩氏:澍按:《隋書》。突厥有曷薩那部落?!短茣吠回视嘘滤_部,蓋以部為姓。
達(dá)氏:《姓苑》云:八凱叔達(dá)之后?!堵肥贰吩疲侯叺酆笥羞_(dá)氏、叔達(dá)氏。澍按:齊大夫有達(dá)子。見《呂氏春秋》。
達(dá)奚氏:《官氏志》云,后魏獻(xiàn)帝第五弟之后為十姓,有達(dá)奚氏,后改為奚氏。一云:后魏孝文以獻(xiàn)帝第三兄之后為達(dá)奚氏,尋又改為奚氏?!掇山飩鳌愤h(yuǎn)祖長寧公革生司空。奚斤單姓,奚氏,斤元孫武。澍按:達(dá)奚氏為東胡宇文之部族。
達(dá)野氏:澍按;唐有達(dá)野氏,系夷姓,即蒲野氏。
達(dá)勃氏:《官氏志》云:達(dá)勃氏后改為裒氏。澍按:一作改襃氏。
達(dá)步干氏:澍按:周文帝妃達(dá)步于氏生齊煬王憲,茹茹人。 524
達(dá)薄干氏:《魏書》云:高車十二姓,六曰達(dá)薄干氏。澍按:一作達(dá)簿氏,即達(dá)步干氏。
達(dá)呼哩氏:澍按:契丹姓達(dá)呼哩氏,即綽羅也。見《唐書》。
末氏:《姓苑》云:本姓秣,避難去禾為末氏,今秣陵是其后。澍按:《樂史》云:末祿國在亞梅國西南七百馀里。胡姓末者,茲土人也,其俗以五日為歲。又按:吐蕃尚恐熱姓末。末一作未。
末那樓氏:《廣韻》云:虜姓也,后燕有裹城公末那樓雷。
秣氏:《路史》引姓書云:古秣陽團(tuán)后有秣氏、末氏,或云秣陵以國為氏。
褐氏:《路史》云:畢萬后有褐氏。澍按:羅泌以褐出畢萬者,殆以畢萬后有韓褐氏也。
褐馀氏:《潛夫論》云:曲沃桓叔之后有褐馀氏。鄭譙云:疑褐冠子之后。澍按:夾溱說非,據(jù)王符言是韓褐氏之后。
褐冠氏:見《氏族略》。澍按:說誤,宜刪。
跋略氏:《官氏志》云:拔略氏后改為蘇氏。
跋也氏:澍按:一作拔野,古居磧北,在仆固東。又曰拔野固,或作拔曳固,與斛律同祖,號拔也部。后改斛律為拔也氏。
拔拔氏:《官氏志》云:后魏獻(xiàn)帝次兄為拔撥氏,后改為長孫氏。
拔列蘭氏:《官氏志》云:拔列蘭氏后改為梁氏。按:謝啟昆《西魏書》引脫蘭字。
拔曳固氏:《唐書》回紇九姓,四日拔曳固氏。澍按:即拔野古,一曰拔野固,或?yàn)榘我饭?,散漫磧北地千里直仆固,鄰于靺鞨。
葛氏:《風(fēng)俗通》云:葛氏,古葛天氏之后。《路史》云:少昊后有葛。又云:葛天者,權(quán)天也,后有葛氏?!都本推ⅰ吩疲阂髸r諸侯有葛伯,為湯所征,失其國,因稱葛氏。春秋有葛,嬴姓之國,其后亦為葛氏。澍按:《抱樸子自敘》云:其先葛天氏,蓋古之有天下者也,后降為列國,因以為姓焉。洪囊祖為荊州刺史,王莽之篡,君恥事國戒,棄官而歸。與東郡太守翟義共起兵,將以誅莽,為莽所敗。遇赦免禍,遂稱病自絕于世。莽以君強(qiáng)宗,慮終有變,乃徙君于瑯邪。君之子浦廬(《太平徹覽》引作葛盧)起兵以佐光武,有大功。光武踐祚,以廬為車騎,又遷驃騎大將軍,封下邳僮縣侯,食邑五千戶。開國初,侯之弟文隨侯征討,屢有大捷。侯比上書為文訟功,而官以文私從兄行無軍名,遂不為論。侯曰:弟與我同冒矢石,瘡痍周身,傷失右眼,不得尺寸之報。吾乃重金紫,何心以安。乃自表轉(zhuǎn)封子弟。書至,上請漢朝欲成君高義,故特聽焉,文辭不獲,已受爵,即第為驃騎,營立宅舍于博望里,于今基兆石礎(chǔ)存焉。又分割租秩以供奉吏士給如二君焉。驃騎殷勤止之而不從。驃騎曰,此更煩役國人,何以為讓。乃托他行,遂南渡江,而家于句容。此今吳中葛姓之所始也?!豆偈现尽吩疲嘿R葛氏改為葛氏。又按:《武夷山志》白玉蟾本姓葛,名長庚。大父有興董教瓊州,而生真人于瓊,冒白姓玉蟾,著有《武夷集》。
葛沙氏:《南史》云:褐盤陀國王姓葛沙氏。
葛伯氏:《姓纂》云:夏諸侯為商滅,子孫因以為氏。澍按:河內(nèi)修武有葛伯城、葛伯墓。 526
葛薩氏:《唐書》回紇九姓,六曰葛薩。
葛邏祿氏:《唐書》葛邏祿本突躍諸族,在北庭西北、金山之西,跨仆固振水。包多怛嶺,與車鼻部接。
渴侯氏:《官氏志》云:渴侯氏后改為緱氏。澍按:緱一作紙。
渴單氏:《官氏志》云:渴單氏改為單氏。
渴燭氏:澍按:渴燭即渴燭渾氏,省一字為姓也。見《后魏書》。
渴燭渾氏:《官氏志》云:北方渴燭渾氏,后改為朱氏。澍按:渴燭渾一作渴獨(dú)渾。即可足渾,亦即可朱渾氏改為朱氏。一作改為味氏,疑味字誤。又按:《西秦錄》乞伏熾盤擊吐谷渾別統(tǒng)握逵于渴渾川,大破之,是湯、渾本地名。
遏氏:《辯證》云:出自媯姓。虞遏父為用陶正,文孫以字為氏?!堵肥贰吩疲簣蛎舨L火,居商丘,祀大辰而火紀(jì)時焉。是時于心,故團(tuán)其出入而望之,以修其官而戒民事,是為火祖。又云:八元之后有遏氏,舜后有遏氏。澍按;《路史》以闕伯為遏伯,是以闕、遏為一子。然《文選》注引《莊子》逸篇閼奕之隸與殷翼之孫遏氏之子,三士謀致人于造化,共之玄天之上。是閼、遏為二姓。
薩氏:澍按:薩氏出自代北薩孤氏也,西域亦有薩氏,后徙閩。見《明文》。
薩孤氏:《魏書》代北姓。澍按;薩孤一作薛孤,故薛字作#。
撥略氏:《官氏志》撥略氏后改為略氏。
啜氏:澍按:啜姓當(dāng)出折惟昌所部啜訛之后。
啜刺氏:《氏族略》云:啜刺氏,突厥首領(lǐng)之姓。
刺門氏:見《姓苑》。澍按:居于刺門者以為氏。
鶡冠氏:《風(fēng)俗通》云:鶡冠氏,賨人,以鶡冠為姓,著書?!缎兆搿吩疲葫煿谧?,楚人,居深山,以鶡為冠,著書。見《姓苑》。
伐氏:澍按:必以有戰(zhàn)伐之功因?yàn)槭弦?,周時有伐子。
適氏:《姓纂》云:南宮適之后以名為氏。
笪氏:《姓苑》云:音妲,今建州多此姓。澍按:笪音如闥,遽篠之糲者,京兆人呼為竹笪,今句容多此姓?!恫┭拧吩疲后螕粢玻嘈?。
脫氏:《姓苑》云:人姓有脫?!蹲胍吩疲汉萦忻撔?。
羯氏:澍按:西域龜茲人姓也。見《唐書》。
八黠
滑氏:賈逵《國語注》云:滑,姬姓之后。《英賢傳》云:周公族后有滑氏?!堵肥贰吩疲合逡匚鞅庇谢ぃ検嫌谢?、滑臺、滑伯廟。《氏族略》云:滑為晉滅,子孫以國為氏。澍按:《莊子》云:滑稽后車,黃帝臣。是滑姓尚矣?!对涂たh志》云:滑臺城有三重。相傳云:衛(wèi)靈公所筑小城,昔滑氏為#,后人增為城?!缎兆V》望出京兆、安陸。
滑伯氏:《英賢傳》云:周同姓國,為晉滅,子孫以國為氏。528
八氏:澍按:《西域傳》順帝永建元年,班勇率后王農(nóng)奇子加特奴及八滑等,發(fā)精兵擊北呼衍王,破之。勇上八滑為后部親漢侯,是八為西域姓也。又按,《明史》四川打沖河右所土干戶姓八。亦見《邊防考》。
察氏:澍按;察氏不知得姓之由,或?yàn)閷彶熘氄咭詾槭稀菍O皓時有察戰(zhàn)。裴松之云官名。
察失利氏:《太平寰宇記》云:褥陀洹國在火羅西北,其王姓察失利,名婆耶。其國海行五月至廣州,土無蠶桑,以白疊朝霞布為衣,谷有稻麥,皆樓居,謂之干欄。父母死,停喪在室,轍數(shù)日不食。燔尸之后,男女并鬄頭臨洗浴,然后進(jìn)食。自古不道中國,唐貞觀十八年,遣使鸚鵡,毛羽皓潔,頭上有紅毛數(shù)十莖,與翅齊。澍按:《舊唐書》作姓察失利,字婆末、婆那?!缎聲访拍牵制拍?。
#氏:《姓苑》云:#音八。澍按:字韻諸書均無此字《廣韻》亦不載,而鄧氏《辯證》引之,疑即#字之訛,音與八同,今附入《黠韻》。
殺氏:見《姓苑》。澍按:《東夷傳》馬韓官有求奚,后人或以官為氏。
殺死氏: 見《太平寰宇記》。按:此說誤,宜刪。
剎氏:《潛夫論》云:嵬姓,饒攘利是也 ,《路史》云:鬼騩氏之后有剎氏。注;作利者訛。
剎利氏:《夢溪筆談》云:天竺貴姓有剎利氏?!端鍟吩疲涸颇显t單單國王姓剎利,名陵伽。澍按:即《樂史》所記之丹丹國。然《寰宇記》言姓殺死,則訛?!端鍟吩疲赫媾D國在林邑西,扶南之屬國,王姓剎利氏,名質(zhì)多斯羅。有戰(zhàn)象五千頭,遂兼扶南而有之。王死,子伊奢#先代立。大業(yè)中,遣使朝賀?!缎绿茣纷鲃x利伊金那。又師子國王亦姓剎利。見《通典》。
剎帝利氏:澍按酤蘭石國人有剎帝利氏。見《宣和畫譜》。
剎利邪伽氏:《唐書》云:南蠻波利國姓剎利邪伽,名護(hù)路那婆。澍按:作剎剝者誤。
頡氏:《路史》云:頡氏,倉頡之后。又云:鄭公族后有頡氏。澍按:晉文公從者顛頡,鄭大夫皇頡、馬師頡,后或有為氏既者。
頡利氏:澍按:回紇酋長有頡利姓。見《舊唐書》。蓋以官為氏。
撤氏:澍按:金國姓也,有大將撤離噶。五代唐明宗賜契丹將撒羅曰羅賓德。又撒為夏國姓,折平族首領(lǐng)撒逋渴為顧州刺史。又西南夷亦有撤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