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記者張弢實習生宋迎迎文圖 本報訊昨日早上7時50分,在鄭州西四環(huán)與鄭上路交叉口西北側,一輛逆行的轎車打開車門下人時,將一輛逆行經過的電動車撞倒,騎電動車的女子隨即被疾駛過來的一輛大貨車碾軋住頭部,當場身亡。 現(xiàn)場逆行騎電動車的女子頭部被碾碎 昨日上午8時15分,記者趕到現(xiàn)場,看到騎電動車女子的頭部被碾碎,地上流有很多血。一輛車牌號豫A的黑色小轎車,車頭向東停在路北;南側有輛電動車倒在路上。電動車車身蒙著白布,現(xiàn)場慘不忍睹。再向西30米處,停著一輛魯H牌照的大貨車。已經趕到的交警二大隊民警,正在做詢問筆錄、勘查現(xiàn)場。 “太慘了,要不是他們逆行,咋會出這樣的事?!笔忻駛冏h論紛紛。 記者在西四環(huán)路口看到,還有很多電動車逆行經過?!澳銈兌疾灰?,這里剛撞死人!”圍觀的市民叫喊著,但騎電動車的人依然無動于衷。目擊逆行轎車開車門,將女子撞倒在地 據(jù)記者了解,西四環(huán)的立交橋下,平時有不少民工在等活。黑色小轎車是拉民工的,有民工要在這里下車。這輛逆行的轎車停下開車門時,正好碰住逆行騎電動車的女子,該女子被碰倒在地,短短幾秒后,又被一輛疾駛而來的大貨車撞上,頭部被大貨車碾軋,當場身亡。 圍觀的一名群眾告訴記者:“被撞的女子,在事發(fā)時騎著電動車自西向東逆行到這里,停在此處的轎車突然打開車門,女子被撞倒在地,又被大貨車碾軋頭部。” “小轎車是逆行,事發(fā)前停下來從車上下人?!绷硪幻繐舻哪凶诱f,看到大貨車軋住人后,他和附近干活的工友和轎車司機追過去,將大貨車攔下來。 目前,小轎車司機已被刑事拘留,事故正在調查處理中。提醒停車開車門,極易發(fā)生事故 交警部門提醒司機:停車開車門的事雖小,但極易發(fā)生事故。交警二大隊辦公室副主任李兵提示駕駛員“停車時,首先要注意選擇在不影響其他車輛行駛和影響行人走路的地方停車,對車上乘坐的人開車門,司機有提醒的義務。其次,開車門時要分三個步驟:一是停車后先打開車門一寸寬的縫;二是向外觀察后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把車門打開一尺寬,察看車的前后是否有人或非機動車;三是確定沒有行人或非機動車后,再全部打開車門,讓乘客迅速下車,關好車門”。 此外,行人和非機動車如遇到路邊停的有車,要與車輛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新聞+】4個好習慣避免“開門事故” 1.停車的地方不能影響其他車輛和行人通行,停車時要距離路牙石2030厘米,除了駕駛人外,乘車人盡量從右側下車。這是司機該做到的! 2.乘車人看清車輛前后左右來往行人、車輛情況,確認安全后才可開門。 3.駕駛人開門下車前要注意觀察,防止被經過車邊的其他車輛碰傷或因開門撞上別人而釀禍??梢韵却蜷_一條縫,查看后方情況,也是提醒過往的騎車人,門要開了。確保安全后再下車。 4.行人及騎車人也要提高安全意識,在路過停在路旁的車輛,特別是剛停下來的車輛時,注意保持與車輛的橫向距離,防范車門突然開啟傷到自己。 事故如何處理 要看具體情況 國家《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中規(guī)定:“乘坐機動車應當遵守下列規(guī)定,開關車門不得妨礙其他車輛和行人通行?!?/p> 在處理此類事故時,首先是要看司機或乘客是否有過錯,如果是違法停車,司機肯定要承擔主要責任;如果是乘客不觀察后方來車,草率開車門,主要責任應該在乘客。 如果司機和乘客在開門事故中都有過錯,那就共同承擔責任。當然,如果被撞的非機動車有載人、逆行、制動不靈等其他過錯,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相關案例 鎮(zhèn)江 4月11日下午,出租車駕駛員李某載客行駛至中山西路維也納時,停車讓乘客下車,位于副駕駛位置的乘客打開車門時,未注意后方情況,只聽“砰”的一聲,打開的車門撞上后方駛來的騎電動自行車的史女士,致其受傷,電動車損壞。 該起事故經交警部門認定,李某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史女士不承擔責任。事故發(fā)生后,史女士將李某、李某車輛所屬出租車服務公司、車輛投保的保險公司訴至法院,要求三被告賠償各項損失共計89290.7元。 蕪湖 10月中旬,一輛出租車違規(guī)停車在路邊下人,車輛離右邊道沿還有一定距離,這時,一輛電動車從出租車后面開過來,車速并不是很快,可就在經過出租車右側的一瞬間,出租車右后門突然打開,電動車直接撞向車門,事故導致騎電動車的男子當場死亡。 臺灣路考增兩段式開車門項目 據(jù)臺灣媒體報道,汽車駕駛常沒注意就開車門,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劇!臺中曾有清潔人員因開車門不注意,創(chuàng)下1200萬(新臺幣,下同)天價賠償,去年近600人因為開車門意外受傷或死亡,因此兩段式開車門成為路考測驗項目。 開門下車這個看起來再簡單不過的動作,其實暗藏著未知的危險。機車騎士最怕遇到的就是這種,想開門就開門,完全不在意其他用路人,然而像這樣的車主數(shù)都數(shù)不清。有騎士被車門嚇到滑倒,更有直接被車門打到,最衰的是因為這突如其來的開門,跌倒后遭后方來車輾過。 許多駕駛員下車不看后照鏡,也沒換手開車門,隱藏相當大的危機。側身、換手這個動作很重要,從2013年7月開始,兩段式開門法更列入路考項目。專家建議,駕駛員下車要先把車門打開10至15厘米,接著轉頭確認、換手開門,下車角度也不能太大。 臺當局“交通部”會將開車門列入路考范圍,就是因為僅去年就有近600人因為開車門,造成意外受傷甚至死亡。在臺中就曾創(chuàng)下賠償千萬的最高紀錄,只因有位清潔人員買便當,一個不注意開車門,害騎士跌倒后遭撞導致癱瘓,最后賠償1204萬。所以千萬別再把開車門當成小事。 本版稿件綜合央視、《銀川日報》、《泉州晚報》等(單獨署名除外)。如此乘車行車危險系數(shù)過高 陋習一:不打轉向燈變道 在開車時,熟練使用燈光能夠將自己的行車意圖告訴后方來車。然而,部分駕駛員在開車時,并線時不喜歡打轉向燈。這也就意味著,在同一區(qū)域內,交通參與者無法獲得你的行車意圖,增加行車危險,極易發(fā)生追尾及刮碰事故。 此外,許多女生在開車時沒有將頭發(fā)盤起而導致妨礙視線、穿高跟鞋導致剎車不靈等,在駕駛過程中都存有安全隱患。 陋習二:濫用遠光燈 在郊區(qū)路況條件不好的情況下,開啟遠光燈可以幫助駕駛員看清道路,然而有些駕駛員濫用遠光燈,不僅在有路燈或者其他照明較好的道路上行車使用遠光燈,在交會車前150米之前也未變燈。濫用遠光燈將使對向來車的駕駛員眼睛產生炫目感,出現(xiàn)短暫“失明”現(xiàn)象,一時無法看清路面情況,導致事故發(fā)生。 陋習三:開車打手機吃東西 開車時打手機、發(fā)短信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司機的注意力。特別是一些大屏幕手機,發(fā)短信需要雙手操作,更是增加了危險程度。而開車吃東西,不僅分散司機注意力,有時還會因急剎車導致被噎或咬到舌頭等危及生命的情況出現(xiàn)。 陋習四:跟車過近 在擁堵的道路上,不少朋友開車時都愛跟前車靠得很近,以免其他車“加塞”進入。但跟車過近也有不少問題。比如前車突然急剎,后車剎車不急,造成追尾;車輛行駛在上坡、出地庫時,前車出現(xiàn)溜車,也可能出現(xiàn)事故。 作者:岳震 張寶 |
|
|
來自: 大漠荊棘 > 《天災、人禍、安全事故、隱患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