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閃擊他球的有“依托”瞄準法 作者 新鄉(xiāng)市公路局 張景祥 閃擊他球包括閃撞擊他球與閃帶他球,是門球的高級技術(shù),所謂高級是指與門球的其它技術(shù)相比,閃擊控制難度較大,準確率較低的意思。只所以準確率較低,因為大多是瞄不準的原因?!懊椴粶省彼职瑑蓪右馑?,一是擺放三球一條線的瞄準和發(fā)力線與三球一線的線的重合瞄準問題。往往因為放球時放不成三球一線,或擊球時擊偏使發(fā)力 閃擊他球的有“依托”瞄準法 新鄉(xiāng)市公路局 張景祥 閃擊他球包括閃撞擊他球與閃帶他球,是門球的高級技術(shù),所謂高級是指與門球的其它技術(shù)相比,閃擊控制難度較大,準確率較低的意思。只所以準確率較低,因為大多是瞄不準的原因。“瞄不準”它又包含兩層意思,一是擺放三球一條線的瞄準和發(fā)力線與三球一線的線的重合瞄準問題。往往因為放球時放不成三球一線,或擊球時擊偏使發(fā)力線不易與三球一線重合而造成失誤較多,往往為沒有達到閃擊目的而惋惜。閃擊技巧常用的是低姿閃擊和高姿閃擊兩種姿勢(現(xiàn)在又出現(xiàn)一種正面閃擊待論)。現(xiàn)在主要討論低姿閃擊技術(shù),因為運用的人較多。 低姿閃擊他球時槌頭的運動路線:低姿閃擊他球槌頭的運動路線是一條弧線,它基本上是繞著以肘部為中心的以肘部到槌頭中心的距離為半徑運動。要閃擊準目標,必須使槌頭運動的終點,即槌頭端面接觸自球時的位置,槌頭的縱向軸線與三球一線重合,也就是發(fā)力線與三球一線重合。怎樣才能達到重合的目的,歸根結(jié)底還是一個瞄準問題。閃擊中往往會產(chǎn)生這樣一種懷疑:我瞄準了沒有?會不會擊中?回答是沒有絕對把握。為什么連瞄準也沒有把握呢?因為沒有找到合理的瞄準方法。你想,槌頭直徑3.5—5厘米,槌頭平放后又沒有中心線,又橫向不易看準,看槌頭橫向前端,又不易看到。這就很難將槌頭的縱向中心軸線放成與三球一線重合,那就只有用槌頭前端中心大致瞄準了。我將此說成是無瞄準“依托”的瞄準,缺乏把握性。如果用槌頭的內(nèi)側(cè)邊線作為瞄準基準線,并向三球一線延伸,這不是有了個“依托”基準了嗎?經(jīng)過反復試驗,果然成功率提高了。尤其是3米之內(nèi)斜閃撞擊靠近邊線的他球時,使他球出而我球不出,見效明顯,成功率大大提高。 現(xiàn)在我們分析一下閃擊的過程。 閃擊(閃撞擊與閃帶)他球過程中,包含了門球技術(shù)中的兩種技術(shù),三個階段。 兩種技術(shù):將自球與兩個他球擺放成一條直線;發(fā)力擊球使槌頭的縱向軸線形成和自球中心,與第一他球中心,再與第二他球目標點成一條直線的兩種技術(shù)。 三個階段:是指擺放自球,與兩個他球成一條直線的第一階段;發(fā)力前的掃瞄瞄準的第二階段;發(fā)力擊球與瞄準線重合的第三階段。 這兩種技術(shù)三個階段的核心是瞄準方法問題。第二階段比第一階段難掌握,但它是第三階段成功的基礎(chǔ)。第三階段的發(fā)力極難控制,是因為低姿閃擊的槌頭運動軌跡是弧線。所以在練閃撞擊他球與閃帶他球時,付出的代價要比單純的撞擊準他球要多得多。許多球友都有這種體會:打了幾年球,閃帶準他球老是沒有把握。我也在閃撞擊與閃帶他球上下過不少功夫,成效不大,但也有點體會,現(xiàn)提供給球友們以供交流與參考。 閃擊(閃帶球,閃撞擊)瞄準的三個階段與步驟。 閃擊他球瞄準的第一階段:放三球成一條線。腳大拇指根處踏自球預留三分之一作為被擊面,腳的第四指指向第二他球A,并使腳的內(nèi)側(cè)基本與自、他球的連線成直角狀態(tài),左手拿第一他球B,先指向第二他球,逐漸移動到自球,用左手第四手指控制他球前端中心與踏球的左腳第四指對齊,再將槌頭平放距自球約5—20厘米,用槌頭的橫前端中心對齊自球和他球A的中心點,調(diào)整第一他球B,使第一他球的前端中心B點放在A、C、D的連線上,此時瞄準第一階段已經(jīng)完成。見圖1
分析:如果在發(fā)力的瞬間(槌頭接觸自球瞬間),GC線垂直于AC線,CD = GF,(FG垂直于CG),CD等于半個槌頭的長,FG也等于半個槌頭的長,這就決定了F點的位置,即手握桿點發(fā)力瞬間停留的位置。 誤差:由于在發(fā)力瞄準時用的基線是槌頭內(nèi)側(cè)邊線,實際擊球時用的是槌頭端面中心,等于平均下移了半個槌頭端面直徑,會造成一些誤差,這個誤差很小,在練習中比較容易克服,但用這個方法練習閃撞擊他球距離在3米之內(nèi)效果明顯,是一個近距離閃擊他球的較好方法,尤其是用自球閃擊壓邊線的他球,他球出界自球不出界特別有效。 |
|
|
來自: NSTAR > 《門球技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