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的光量子說認為光是一份一份的,稱為光子。不管光是波還是粒子,總得有個微小東西去構成吧,借用愛因斯坦的看法,認為光是光子構成,那這個光子到底是什么東西?
我認為這個光子就是由電子構成的。光子的模型有兩種。
一種是由單個電子相對于我們觀察者以螺旋式遠離我們運動,并且旋轉的中心是條直線,在這個直線方向速度是光速。
第二種是兩個電子繞一條直線旋轉,同時又沿著這條直線以光速運動,結果是以螺旋式遠離我們觀察者運動,并且這兩個電子在中心這條直線的垂直方向是對稱的。
以上兩種情況都是光源相對于我們觀察者靜止的情況下。
麥克斯韋方程組中一個重要的結論是:相對于觀察者做加速度運動的點電荷向周圍空間輻射電磁波。我們現(xiàn)在設想有甲乙兩個觀察者,甲相對于某個帶電體是靜止
的,而乙相對于這個帶電體做加速度運動,這樣乙認為帶電體向外輻射電磁波,而甲認為帶電體沒有向外輻射電磁波,這個帶電體有沒有向外輻射電磁波是個確定的
物理事實,不應該與觀察者有關。
以上是我們假設的情況,現(xiàn)實中也有這種情況,比如氫原子,中心一個質子,一個電子圍繞質子旋轉運動。根據麥克斯韋的理論,加速電荷向外輻射電磁波,那這個
旋轉的電子由于在做加速度運動,因而一定向外輻射電磁波,隨著電磁波的輻射,電子的能量會逐漸減少,最后電子由于能量的減少,肯定會落入質子中。按照麥克
斯韋的理論,經過精密的計算,氫原子億分之一秒的壽命都不到。但是現(xiàn)實中氫原子的電子圍繞質子快樂地旋轉著,沒有落入質子之中。原因一定很簡單,氫原子中
的電子沒有向外輻射電磁波。
麥克斯韋的理論為現(xiàn)代大規(guī)模無線電通訊提供了理論根據,我們不能簡單地認為是錯誤的,那么現(xiàn)代物理學家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現(xiàn)在比較流行的看法是,麥克斯韋的理論只適用宏觀的,大范圍的,一旦到了微觀世界就失效了。這個解釋顯然是太勉強了。
我認為一個帶電的物質點,相對于我們觀察者靜止,他周圍的磁力線就好像一個向四周勻速噴水的噴頭,當這個噴頭突然抖動一下,這個抖動肯定會使周圍的水柱扭
曲起來,并且這個扭曲狀態(tài)以水流的速度向外蔓延。同樣的道理,帶電體的磁力線好象是從帶電體向外以光速發(fā)射的一些微小的粒子流,當帶電體突然從靜止狀態(tài)加
速度運動起來,比如突然抖動一下,這個抖動肯定使帶電體周圍的磁力線扭曲起來,并且這個扭曲狀態(tài)肯定以光速向外輻射運動,這種情況下,帶電體還沒有向外輻
射能量,只有當這個扭曲狀態(tài)掃到某個實物粒子,并且這個實物粒子被迫隨著這個扭曲狀態(tài)一同運動起來,這種情況下帶電體才向外輻射能量,否則不會有能量向外
輻射。
總結以上的看法,加速電荷以光速向外輻射的只是一個加速變化的電磁場,這個變化的電磁場迫使帶電體周圍某個實物粒子{比如電子}一同運動,這種情況下,加速電荷才向外輻射電磁波,才會有能量向外輻射。
以上我們設想帶電體周圍的電力線、磁力線是從帶電體發(fā)出的一些粒子流,至于電力線和磁力線的本質是什么?我在百度網上的〈〈場的本質〉〉文中提出,電磁場的本質只是變化的空間而已。
那電力線、磁力線是怎么形成的?這個新觀點對于解釋這個問題有沒有幫助呢?
《場的本質》文中認為,任何一個物質點,相對于我們觀察者靜止,他周圍會有無數(shù)個幾何點
{一個線段我們可以看作是由無數(shù)個點構成,一個平面我們也可以看作是由無數(shù)個點構成,同樣的道理,物體周圍的三維空間也可以看作是由無數(shù)個點構成,對于這些點畢竟和普通的物質點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因而可以取個恰當?shù)拿郑簬缀吸c}
圍繞該物質點作旋轉運動,當旋轉的中心是個點產生的是重力場,旋轉的中心是條直線產生的是電場,旋轉的中心是條曲線產生的是磁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