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團的通知說,在科爾多瓦看清真寺和科爾多瓦大教堂。原來做功課的時候也沒整明白,以為是兩個臨近的古跡。到了這才知道,教堂就是清真寺,是清真寺改成的教堂! 大清真寺建于8世紀,對于西班牙的穆斯林來說,科爾多瓦是僅次于麥加和耶路撒冷的朝圣之地。原來,和塞維利亞大教堂有異曲同工之妙,大清真寺是穆斯林占領了科爾多瓦,改建了當時西哥特人天主教會的一半,而后基督徒收復失地,又重新改建了清真寺。具有摩爾建筑和西班牙建筑的混合風格,是西班牙伊斯蘭教最大的神圣建筑之一。 公元786年前后,白衣大食王國國王阿卜杜勒·拉赫曼一世欲使科爾多瓦成為與東方匹敵的偉大宗教中心,在羅馬神廟和西哥特式教堂的遺址上修建了這個清真寺。到1236年時, 該寺院的面積已比初建時擴大了2倍, 一次就可容納2萬多信徒從事宗教活動。在哈利發(fā)希什姆二世時代, 大臣曼蘇爾又擴建了齋戒室,到哈里曼三世, 建筑工程達到最高峰。整個建筑為長方形, 長180米, 寬130米, 巍峨雄偉,可與耶路撒冷和麥加的大清真寺媲美。該寺主要分宣禮樓、桔樹院、禮拜正殿、圣墓等幾部分。桔樹院內(nèi)有一水池,是穆斯林在禮拜前履行凈禮的地方。禮拜正殿建筑宏偉, 裝飾極為豪華,由斑巖、碧玉和各種顏色的大理石石柱構(gòu)筑而成。這些石柱或掠奪自法國的尼姆和西班牙的塞維利亞等歐洲城市,或從迦太基的古建廢墟上精選而得。現(xiàn)在殿內(nèi)尚存的850根石柱, 將正殿分成南北19行,每行各有29個拱門的翼廊,每個拱門又各有上下兩層馬蹄形的拱券。整座正殿玉柱林立、拱廊縱橫。 西班牙占領科爾多瓦后, 于1236年改為天主教大教堂,象征著伊斯蘭教的殿堂被封閉16世紀初,阿隆索·曼里克主教代表卡洛斯五世國王全權(quán)主持清真寺的改建工程。正殿中的石柱和拱門近三分之一被毀, 從中建起了一座文藝復興式的大教堂,包括主座堂、王家小禮拜堂、唱詩班等幾部分。唱詩班的椅子全是帶有華貴的巴洛克雕飾的精湛工藝品,兩個講道臺是用桃花心木、大理石、碧玉等鑲嵌制成。不過卡洛斯國王的原有的建筑獨有情鐘,他對改建者們驚呼道:“你們?yōu)榻ㄆ鹨恍┰谖覈教幎寄芤姷降臇|西而破壞了再也無法找回的東西”。正因為卡洛斯國王及時制止,這座伊斯蘭教的大清真寺才得以保持至今, 并因此而成為一座使伊斯蘭教文化與基督教文化并存的特殊建筑物, 成為西班牙最著名的宗教旅游勝地。 這里的好東西太多,大清真寺上就發(fā)外觀的照片,等到下再掛里面精美的柱廳吧。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
|
|
來自: 昵稱18415692 > 《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