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方外治門 國老膏 治一切癰疽諸毒,預期服之,能消腫逐毒,使毒不內(nèi)攻,攻效甚大。 大橫紋粉草二斤捶碎,河水浸一宿,揉取濃汁。再以密絹絞過,入銀石器內(nèi),慢火熬成膏,以瓷罐收入。每服一、二匙,無灰酒或白滾湯下。平日服丹藥以致毒發(fā)者,亦可解。 烏龍膏 治一切癰疽發(fā)背、無名腫毒初發(fā), 熱未破者,立效。 隔年小粉,愈久愈佳,以砂鍋炒之。初炒如餳,久炒則干成黃黑色,俟冷定研末,陳米醋調(diào)糊熬如漆,瓷罐收之。用時攤紙上,剪孔貼之患處,覺冷,疼痛亦即止。少頃覺微癢,聽其干燥弗動,久則毒自消,藥力盡自然脫落矣。 消癰酒 萬州黃藥子半斤,緊重者為上,如輕虛是他州所產(chǎn),力薄,用須加倍。取無灰酒一斗,投藥入中,固濟瓶口,以 火燒一周時,待酒冷乃開。時時飲一盞,不令絕酒氣,經(jīng)三五日后自消矣。 止腫毒 萆麻仁搗敷即止。 惡瘡疔毒 覓極大蜘蛛,其飛絲能過墻過檐者最妙。搗爛,以熱酒沖服,毒氣立消。 快馬癰 山藥磨沙糖水搽圍,即散。 壽星散 專治惡瘡。痛不可當者,摻之不痛。不痛者知痛,大南星一味為末,如背瘡大痛者,遍摻于上,即得安臥。不痛者摻之知痛,即可治也。 多骨癰 紫玉簪根搗爛敷上,其骨自出。 疔瘡 菊花葉搗爛取汁,入酒盡量飲醉,將渣敷患處,次日即愈。 起杖瘡疔皮 羊糞燒灰,香油調(diào)敷疔上,以臘油膏藥蓋之,一、二日即下。 橫痃便毒 雞子一個,頭上打一小孔,將紅娘子六個裝入內(nèi),用草紙包雞子,慢火煨熟,去紅娘子,止食雞子,酒送下。 一切癰疽 赤小豆四十九粒為末,用水調(diào)涂,無不愈者。但其性粘,干則難搗,入苧根末少許,則不粘矣,此法尤佳。 脫疽 此癥發(fā)于腳趾,漸上至膝,色黑,痛不可忍,逐節(jié)脫落而死。亦有發(fā)于手上者。 土蜂窠研細,用陳醋調(diào)搽,應手而愈。 指生天蛇 雞子開一孔,將指套入內(nèi),待蛋化水,又換一個。如此三枚而已。天蛇痛臭甚者,黑豆生研末,入繭內(nèi)籠之。 諸瘡胬肉 如蛇出數(shù)寸者。 硫黃末一兩,肉上敷之,即縮。 棉花瘡 逼蛇草葉搗汁,用好酒沖服,將藥渣敷瘡上,即消。 癰腫無頭 黃葵花子研末,酒沖服一粒則一頭破,兩粒則兩頭破,神效異常。 消瘤 極細鐵屑,醋拌,放銅杓內(nèi)煅干,再拌。如此三次,研細,再用醋調(diào)敷,覺患處不甚適意,過一宿剝?nèi)ピ俜?,以平為度?/DIV>
 腋下癭瘤 長柄葫蘆燒存性,研末,擦之,以消為度。 頭瘡生蛆 以刀刺破瘡,擠絲瓜葉汁擦之,蛆出盡,便絕根矣。 乳癰 佛手、山藥搗爛敷患處,但圍四周露出頭,次日即出膿消去,最驗。 又方,名一醉消∶石膏 紅,出火毒,研細。每服三錢,溫酒下,盡醉為度,睡覺再進一服。 庚生按∶一醉消方須量人虛實用之,不可輕投。予嘗以楊氏秘方試之,甚效,較此穩(wěn)妥也。方用泥鰍一尾,搗極爛,入生豆?jié){攪勻,涂敷患處即消。此方兼治腫毒初起。 乳頭裂破 秋月冷露茄子裂開者,陰干燒存性,研末。水調(diào)涂之即愈。 庚生按:此方極神驗。 癛癰毒瘡 肉中忽生暗子,如粟豆大者,如梅李或赤或黑或青或白。其中有核,核有深根,紫黑色,能爛筋骨,毒入臟腑即死。宜灸暗上百壯,以酸模葉敷其四面,防其長也。內(nèi)服葵根汁,其毒自愈。(酸模葉平地亦有,根葉花形同羊蹄,但葉小,味酸為異,其根赤黃色。) 甲癰延爛 瘡腫黃水浸淫相染,五指俱爛,漸上至腿腳,泡漿四起,如火燒瘡,日夜怪憎,醫(yī)不能療。 綠礬石五兩,燒研末,色如黃丹,收之。每以鹽湯洗拭,用藥末濃敷之。再以軟帛暖裹,當日即膿斷瘡干。每日一遍,用鹽湯洗濯,有膿處務使洗凈,敷藥,其結痂處不須近。但有急痛者涂酥少許令潤,五日即覺痂起,根據(jù)前洗敷十日,痂漸剝盡,軟處或更生白膿泡,即擦破敷之,自瘥神效。 鵝掌風 香樟木打碎煎湯,每日早晚溫洗三次,即愈。 腿臂灣生瘡 痛癢經(jīng)久不愈。 多年風窗上蠡殼,燒灰,以腌豬油同搗如泥,涂之經(jīng)宿即愈。 散毒 圍諸般腫毒。 柳枝尖頭拾數(shù)斤,入鍋內(nèi)熬膏,如砂糖樣。加蜜半斤熬收,以瓷器貯用。 洗癩頭方 蝸牛數(shù)十條洗之,二次即愈,此方神妙。 庚生按∶癩頭用蝸牛洗固有效,然不及用殼蝦白糖同搗爛于剃頭后敷之神驗。但敷后癢不可當,切不可搔,待其結痂自落即痊。如或未凈,再敷一、二次,無不痊也。歷試多人,皆驗。 痰核 整五倍子入砂鍋炒黃為末,以好醋調(diào)膏,攤敷患處,易六、七次即愈。不論新舊俱驗。 咽舌生瘡 吳茱萸末醋調(diào),貼兩足心,過夜即愈,蓋引熱下行也。 喉鵝 人已氣絕,心頭微熱者,藥入口聽有聲,能下咽,無不活。 冬月取母豬糞放在屋上,日曬夜露七八日,用炭火煅至煙盡為度。以水調(diào)和,徐徐灌之。此須平日收貯,急切豈能待七八日耶? 跌打損傷 蒼蠅老虎數(shù)個,搗爛,好酒沖服,即愈。 庚生嘗得一方于江湖賣藝者,試之頗效:方用玫瑰花四十九朵,黃菊花四十九朵,紅月季花七朵,土鱉蟲七枚,共研細末,用童便分三次沖服。更以野菊花根葉搗爛敷之。又方:用大魁栗研細末,干敷或嚼爛敷之,亦愈。 金瘡 兼治無名腫毒。 圓眼核不拘多少,用火炙枯存性,研末,摻之即愈。如治無名腫毒,用冷水調(diào)涂亦妙。 攧?chuàng)溆?/DIV>
 一切傷損∶從高墜下,及木石所砟,墮馬翻車,瘀血凝滯,氣絕欲死者。 凈土五升,蒸熱,以紅布重裹,作二包,替換熨之。勿過熱,恐傷皮肉,痛止則已。 金刃不出 入骨縫中者。 半夏、白蘞等分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服,至二十日自出。 被砍斷筋 旋復花根搗汁,滴患處,仍以滓敷之。日三易,半月后斷筋能續(xù)。 乳巖 硬如石者。 槐花炒黃為末,黃酒沖服三錢,即消。 此病乳中先生硬塊,初起大如豆,漸大如雞卵,七、八年后方破爛。一破之后,即不可治矣。宜服后方∶ 生蟹殼數(shù)十枚,放砂鍋內(nèi)焙焦,研細末,每服二錢,陳酒沖服,不可間斷。 庚生按∶蟹殼方頗有效,惟不宜多服。多則每至頭昏、作嘔,不可不知。且蟹殼及蟹爪最能墮胎,有娠者慎勿誤投。嘗見吾師馬培之先生治此癥,每以逍遙散為主,量為加減,應手輒愈。蓋乳頭屬肝,乳房屬胃,此癥之成,胥由二經(jīng)致疾耳。杭婦鄭姓者患此癥,后得一方,服之奇驗。方用龜板數(shù)枚,炙黃研細,以黑棗肉搗和成丸,每服三錢,以金桔葉煎湯下。 火燒瘡 管仲煅灰,香油調(diào)涂之,立刻止痛。 火燒爛 此癥切不可浸冷水中,致熱毒內(nèi)攻,必爛至骨。好酒十二斤,傾入浴缸內(nèi)t略溫,令患者坐酒中浸之,雖極重亦不死。 火燎油燒傷 痛不可忍者。 好酒一鐘,雞子青三個,攪勻入溫湯內(nèi)頓熟,攪如稀糊。候冷用軟刷子患處。半日覺癢,癢后即以楊梅樹皮炙存性為細末,香油調(diào)敷。 庚生按∶火燒傷方頗多。舊有極驗二方,附于下。 敷藥方∶用陳年小粉炒黑色收好,臨時以篩極細敷患處。如皮已破爛,即干摻之,如尚未破,用陳菜油調(diào)涂,立即止痛。此西人方也,屢試神驗。 湯藥方∶用生大黃五錢、當歸四兩、荊芥三錢(炒)、生甘草五錢、黃芩三錢、防風三錢、綿 三兩、茯苓三兩,用水三碗煎至一碗。溫服,不可改動份量。此方實有起死回生之功。 燙火傷 秋葵花瓣不拘多少,真菜油調(diào)和如濃糊,裝入瓶內(nèi)收貯。次年花瓣腐爛,即可敷用,愈陳愈妙。 按:此方用麻油浸尤妙。如無此藥,用地榆末麻油調(diào)搽亦妙?;饌麣еw者,以雞蛋煮熟,去白用黃,入豬油去膜,比雞蛋黃稍多,同搗爛敷之神效。此臨海良醫(yī)許秀山所傳秘方也。 庚生按:此方屢經(jīng)試驗,極效。 癬 身面上如錢大者,擦之如神。 巴豆五六個去皮打碎,包絹內(nèi)擦之,好肉上不可擦。 水腫腳氣 未全消者。 甘遂末涂腹,繞臍令滿。內(nèi)服甘草水,其腫便去。 庚生按∶水腫香港腳一癥,即俗稱大腳風沙木 是也。水鄉(xiāng)農(nóng)人多患之。一腫不消,與尋常香港腳發(fā)過即消者 別。此因傷絡瘀凝,氣阻風濕,熱邪夾雜留戀,日久不出,致成此恙。故病初起,必胯間結核而痛,憎寒壯熱,漸而不行,至足即腫脹木硬,終身不便,誠可憫也。嘗見趙晴初先生《存存齋醫(yī)話》載一方頗效,予屢試之有驗,因錄于下∶蔥白杵爛和蜜,罨胯核痛處。再以海蟄、荸薺同煎,至海蟄化盡,取湯吞服當歸龍薈丸三錢(此丸藥肆中有合成者),即能消散。若年久者,以黃柏八兩(另研末)、海蟄八兩(勿漂)煎湯,加蔥須自然汁和勻,丸綠豆大,每日茅根湯送服三錢。外用杉木刨花煎湯,入皮硝一兩頻洗,更以藍布浸鹽束之,無不愈者。并治鵝掌風及香港腳,一切甚效。 口吻生瘡 砂仁殼 ,研末抹之,即愈。 一抹膏 治爛弦風眼 真麻油浸原蠶沙三日,研細,以篦子涂患處。不問新舊,隔宿即愈。 肛門痔痛 木鱉仁帶潤者雌雄各五個,研細作七丸,用碗覆濕處勿令干。每一丸以唾化開,貼痔上痛即止,一夜一丸自消。 庚生按∶木鱉有番鱉(無殼)、土鱉(有殼)之分,無雌、雄之別。痔瘡癥既不一,方亦極伙。予嘗試驗一方,頗平善有功,附錄于后。 先以甘草湯將痔洗凈,后用五倍子七枚、荔枝草二兩,砂鍋煎水熏洗之,即愈。荔枝草一名癩蝦蟆草,四季皆有,面青背白,麻紋壘壘,奇臭者是。 疔瘡走黃 陳年苔菜研末敷上,即消腫收口而愈。試過無不效者。 按:疔瘡走黃,急取芭蕉根搗汁灌之,亦效。 發(fā)背陰毒 不焮腫者是。 雄雞冠尖剪開少許,懸腳向下,滴血瘡上,血盡再換。不過五六雞,止痛消毒,不數(shù)日自愈。 項下氣癭 自然銅貯水甕中,逐日飲食皆用此水,其癭自消。 | 
|  | 
來自: 學中醫(yī)書館 > 《中藥經(jīng)典方劑15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