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第三篇 男科一.雜?。?0案)

 學中醫(yī)書館 2015-02-21

 第三篇   男科

一.雜病(10案)

(一)羅某男   56歲  2014年4月3日一診 

主訴:胃切除后身體變差20年。

病史:數(shù)十年騎摩托車上班,長住潮濕環(huán)境。20年前胃潰瘍切除后身體變差,近年精力難濟。妻子李某心臟病于我處服膏治愈,特來求診??桃姡?/P>

1.畏冷疲倦,背心發(fā)涼。左肩胛酸脹而冷,腰酸脹。

2.下身盜汗瘙癢,肛門瘙癢,痛苦難耐。手足夜熱有汗。

3.口臭,口渴思熱飲夜甚。易發(fā)口腔潰瘍,牙易出血。

4.眼睛霧,白發(fā)過半(20余歲即有),記憶力,思維力等下降,偶發(fā)心悸怔忡,血壓偏低(100/60毫米汞柱).

檢查:脈弦緊,尺弱,舌淡苔膩。

辨證:腎精不足,陰損及陽,氣血失和;寒濕阻絡,濕熱下注。

治法:固腎強精,滋陰益陽,調(diào)和氣血;除濕通絡,清利濕熱。

處方:右歸丸,參麥地黃丸,二仙湯,桃紅四物湯,四妙散等化裁。

上等黃芪450克  西洋參100克  黨參300克  丹參200克二冬各120克    北五味90克     附片肉桂桂枝各60克生地300克    山藥200克     山萸120克  澤瀉120克茯苓120克    丹皮120克   知柏各90克    枸杞200克制首烏200克  龜鹿鱉膠各60克懷牛膝90克 龜板500克鱉甲300克    龍牡各300克   仙茅90克  仙靈脾150克巴戟天90克   當歸90克    川芎90克   二芍各150克桃紅各90克   蒲黃150克   赤小豆300克   苡仁300克二術各90克蛇床子露蜂房各90克豨薟草150克百合200克玉竹200克   黃精200克   酸棗仁60克   柏子仁200克糯稻根200克  二至丸400克   海馬40克    狗腎300克阿膠200克    螞蟻120克    田七60克      青鹽30克葛根浮小麥各300克 雞內(nèi)金麥芽各500克   雪蛤油60克 

上味共煎濃汁,文火熬糊,加諸膠及冰糖250克收膏。早晚以沸水沖飲一匙。

2014年5月17日回訪:

1.身有力,背心不冷了。

2.盜汗及肛門瘙癢大減。腰酸脹好些。

3.唯足軟乏力,肩痛未盡愈。

囑晚上熱水泡腳半小時,艾灸足三里及肩部阿是穴。

2014年6月27日回訪:

1.查脈弦漸緩,舌淡漸榮。

2.背心冷,腰痛肩酸,下身盜汗瘙癢俱已消失。

3.口渴微,口腔潰瘍未出現(xiàn),牙不出血了。

4.面有華,足有力,眼睛明亮,血壓110/70毫米汞柱。

按語:此案病因有三---

1.歲月催人老,年過半百,精血衰半。

2.年青時胃潰瘍切除,后天之脾胃根本受伐,氣血告乏。

3.騎車吹風淋雨,復加居住潮濕環(huán)境,寒濕侵淫。

   陰虛生內(nèi)熱,陽虛生外寒,患者初陰虛,繼陽衰。陰損及陽;腰肩酸冷,脈弦緊,舌淡苔膩,陽虛寒濕之兆。治以滋陰益陽,調(diào)和氣血,重在滋陰。

處方中右歸丸協(xié)二仙湯固腎陽,參麥地黃丸滋腎陰,桃紅四物湯調(diào)氣血,四妙散利濕熱。重用西洋參,丹參,二冬,龜板,鱉甲,玉竹等滋陰增液,以陰中求陽也;遣附片,肉桂,桂枝,仙茅,仙靈脾,巴戟天等溫陽益火,以陽中求陰;更用海馬,狗腎,阿膠,螞蟻等血肉有情之品峻補精血,添精益髓;輔以青鹽涼血止口苦口臭;葛根清熱生津,升陽疏經(jīng)止腰背痛;赤小豆,苡仁,豨薟草清利濕熱。陰平陽秘,氣血調(diào)和,健康復至!


 

(二)代某  男 28歲 2013年12月22日一診

主訴:誤治致痿5年,生活不能自理。

病史:18歲早婚,縱欲過度,腎精枯竭。5年前打工在外,初眼睛充血,視力模糊赴數(shù)家醫(yī)院檢查,結(jié)果不一:或視神經(jīng)炎,或視網(wǎng)膜水腫。西藥治療加重。半年后繼發(fā)小便自遺,足軟乏力,進一步檢查亦未定論:或脊髓腫瘤,或脊髓炎。治療多用激素,漸入險境。改中藥湯劑及針灸治療數(shù)月,均告罔效,延至現(xiàn)在幾近殘廢,生活難以自理。聞鄰居歐某癱瘓病在我處治愈,慕名求診??桃姡?/P>

1.足冷過膝,撫之如冰,雙足肌肉萎縮,軟弱如癱,不能站立。足之皮膚掐之尚有知覺(上肢無礙,思維正常)。

2.小便自遺,尿時澀痛,夜尿6次。大便5天一行,細軟乏力。

3.平素畏冷易感。

4.痰多喜唾,皮膚油膩。

5.腰部酸弱,難負身重。

6.氣短眠差,極易口腔潰瘍。

檢查:脈弦芤,尺不應指,舌淡苔膩厚,舌脈粗暗。

辨證:腎陽大虧,精血虛衰;寒凝血瘀,經(jīng)脈失養(yǎng)。

治法:溫腎壯陽,峻補精血,強筋壯骨;溫經(jīng)散寒,調(diào)和氣血。

處方:四逆湯,右歸丸,當歸四逆湯等化裁。

熟附片120克   干姜120克  白人參100克 西洋參100克二術各120克  上等黃芪450克  云防風90克  麥冬90克北五味90克   黨參丹參各200克  肉桂桂枝各120克

大熟地200克  山藥200克    山萸120克    澤瀉120克茯苓120克    丹皮90克    枸杞120克    鹿角120克鹿茸20克    鹿膠60克    菟絲子120克  懷牛膝120克龜板200克   龜膠60克     杜仲200克    當歸120克川芎120克   二芍各120克  桃紅各90克    仙茅200克仙靈脾200克  巴戟天200克  海馬60克    螞蟻200克紫河車100克    阿膠200克    全蟲20克   蜈蚣20克炮甲20克    北細辛20克    地鱉蟲90克   水蛭90克王不留90克    玄胡90克    香附90克      烏藥90克益智仁90克    龍牡各300克   遠志90克  石菖蒲90克桑螵蛸200克   復盆子200克  生制首烏各200克

桑椹子200克   大云200克  萊菔子120克 姜半夏120克天竺黃90克   青皮90克   棱術各120克    蒲黃200克烏蛇120克   馬錢子120克  雞血藤膏100克 田七100克皂莢90克    白芥子90克    大貝60克    地龍90克滑石120克   血余炭200克   苡仁300克  琥珀300克

上味共煎濃汁,文火熬糊,入諸膠及蜜蜂,烊化收膏。早晚以沸水沖飲一匙。

2014年1月9日回訪:足冷見減。藥后咽不適略燥。胃無礙。

2014年3月21日回訪:身體轉(zhuǎn)暖,足冷減半,現(xiàn)在可站立片刻,痰極少了??谇粷兿?,睡眠安穩(wěn)較前好(以前身冷如冰,輾轉(zhuǎn)難眠),夜尿減至3次。大便3天一行。服藥初口燥上火,半月后適應無此反應。

按語:肝開竅于目,五臟六腑精華上注于目?;颊咴缁榭v欲而目霧,繼小便自遺,足軟乏力。病由肝及腎,由血及精,虛象始顯,醫(yī)者不識。久虛不復,積虛成損,治療一誤再誤。延至半年足厥而萎,幾成殘人,生活不能自理,方意識到問題嚴重!

經(jīng)人介紹,慕名求治,吾深感責任重大,不能再誤人性命!細究諸證,四診合參---

1.足厥如冰,陽虛重證;

2.尿澀而痛,陰虛使然;

3.氣不化津,津聚為痰;

4.陰陽兩虛,氣血失和,經(jīng)絡失養(yǎng),肌肉萎縮也;

5.表衛(wèi)不固,溫煦失司,畏冷易感也;

6.腰為腎之府,腎虛腰絡失養(yǎng),故腰軟難立;

7.腎司二便,腎不用則二便不利-----大便或溏或秘,小便或頻或澀。

病因探明,治法處方呼之即出。中醫(yī)治病,特別是疑難病,不能越級而為,理法方藥缺一不可。辨為陽虛則溫陽,辨為陰虛即滋陰,辨為血虛當補血,辨為寒凝則散寒,辨為血瘀則活血······合理組方用藥,全在醫(yī)者之膽識,經(jīng)驗,甚至靈感!

    處方中四逆湯合右歸丸溫腎陽,壯元陽;當歸四逆湯溫經(jīng)散寒,桃紅四物湯調(diào)和氣血,大虛久虛非鹿茸,海馬,螞蟻,紫河車,阿膠等血肉有情之品不能復也!其他諸藥皆為兼證而設,有是證用是藥。大方復方,用藥仍應遵循君臣佐使原則,溫陽勿傷陰,滋陰不礙陽,補虛不忘攻邪,逐邪不宜傷正,合理用藥,方能獲得滿意效果!


(三)吳某  男  44歲  2013年8月25日一診

主訴:體弱多病10年,近來更加不適。

病史:近10年人感不適。刻見:

1.長期眠差夢多。

2.頭暈疲倦,不耐勞累。

3.便結(jié)尿頻。

5.易上火。

6.目霧發(fā)白。

7.性差,足冷痛。

檢查:脈弦細,尺弱,舌淡苔膩。

辨證:氣血雙虧,腎精不足,清竅失養(yǎng)。

治法:調(diào)補氣血,固腎秘精,清利頭目。

處方:歸脾湯,六味地黃丸,補中益氣湯等化裁。

上等黃芪120克  西洋參100克  黨參120克  丹參120克龍眼肉90克     當歸60克     酸棗仁600克(500克入煎,100克入膏) 白術90克青木香60克   炙甘草60克     遠志60克     大棗90克     茯神150克   生地300克     山藥200克    山萸90克     澤瀉60克    茯苓120克  丹皮60克     川芎75克     白芍90克   升柴各90克   枳實殼各150克 浮小麥300克  百合200克 合歡皮120克   柏子仁200克 枸杞150克  生制首烏各200克 龜板300克   蓮米360克(300克入煎,60克入膏)        阿膠300克 螞蟻100克   雪蛤油60克  靈芝孢子粉30克靈芝200克 紫河車60克女貞子200克  旱蓮草200克夜交藤300克 穞豆皮200克雞內(nèi)金500克 二芽各500克萊菔子300克 五谷蟲120克棱莪術各90克 黑芝麻300克魚膘膠200克

上味共煎濃汁,文火熬糊,入諸膠及蜜蜂,烊化收膏。早晚以沸水沖飲一匙。

2014年1月22日二診:睡眠安穩(wěn),頭腦清晰,大便暢通,隔日一行。夫妻生活欠滿意。唯服膏后不能大魚大肉,否則消化不良,引發(fā)睡眠不穩(wěn)。另足冷痛改善不大,擬膏鞏固。

沙參300克  西洋參100克    黨參300克   丹參200克玄參200克    北五味90克   遠志90克    二冬各90克生地300克     桔梗90克    茯苓120克     當歸90克棗仁600克(500克入煎,100克入膏)     柏子仁300克朱砂30克    竹葉90克    二術各150克  枳樸各150克

青陳皮各120克  山藥200克   黃精200克    澤瀉90克丹皮90克      仙茅120克   仙靈脾150克  苡仁300克知柏各90克黃明膠300克 枸杞200克    生首烏200克龜板500克龜膠60克  狗腎鹿筋各300克  二至丸600克  雪蛤油90克  紅景天150克  螞蟻200克    蜈蚣45克   露蜂房120克桃仁120克 合歡皮200克    湘蓮肉360克(300克入煎,60克入膏)  刺猬皮60克     郁金150克雞內(nèi)金500克     羊胎盤150克寄生200克 六汗200克

上味共煎濃汁,文火熬糊,入諸膠及蜜蜂,烊化收膏。早晚以沸水沖飲一匙。囑清淡飲食,勿膏梁厚味。

2014年6月8日回訪:二診療效更好,精神慧爽,睡眠香甜,精力旺盛,身體暖和,足痛消失(服一月足痛若失)。

按語:頭暈眠差,此為清陽不升,清竅失養(yǎng)也。補虛升陽為正治。考二便不利,性差,發(fā)白,尺脈弱,年過四旬,腎精虧虛也。然精血同源,精虧者血亦不足。故用酸棗仁味甘滋潤,入心,肝二經(jīng),養(yǎng)血安神,重用功效卓著,且無任何弊端,寐安有助眩止。便燥為陰虧,故以生首烏,龜板,阿膠,雪蛤油,百合,黑芝麻等滋陰潤燥,瀉熱通便。陰精充盈,陽不妄動。陰平陽秘,五臟調(diào)和,睡眠自安。并且腑氣得通,有助于清陽上升也。至于大魚大肉后服膏藥而睡眠不安,是因“胃不和則夜不寧”,非膏之弊,實食之害也!

 

(四)付某  男  35歲  2013年10月8日一診

主訴:肝炎誤治變證16年。

病史:16年前患急性黃疸性肝炎,服寒涼藥半年,黃疸解后遺留諸多癥狀,近5年加重。四處治療至今不愈,親戚介紹,慕名求治。

多家醫(yī)院檢查確診:

1.肝血管瘤(11X11mm,門靜脈內(nèi)徑10mm)。 

2.左肝囊腫。  

3.膽囊息肉。   

4.肝功(一),已產(chǎn)生抗體。

臨床癥狀:

1.面蒼青黃不澤,氣短畏冷疲倦,全身酸懶,腰腿冷甚。

2.臍周發(fā)涼,小腹不適;黎明作瀉,腹瀉腸鳴,一天3~5次。肛門瘙癢墜脹(偶脫肛)。

3.睡眠不穩(wěn),失眠多夢。

4.頭暈目霧。

5.性差。

6.晚上口苦口臭,平素易上火。偶肝區(qū)不適。

7.病前體質(zhì)尚可,嗜煙酒。小便尚可,食可。

檢查:脈弦略芤,舌淡少華,苔膩。   

辨證:脾腎陽虛,氣血雙虧,肝郁濕滯。 

治法:健脾強腎,調(diào)補氣血,疏肝利濕。

湯劑以參苓白術散化裁。

上等黃芪15克   黨參15克    茯苓25克    白術15克    炙甘草25克   炒苡仁25克   湘蓮肉25克   山藥25克     扁豆25克        砂仁12克    陳皮15克   大棗3枚    柴胡15克     升麻8克     棗仁20克    夜交藤20克   酒芩連各8克  木香12克    肉桂粉2克分次沖服

半夏曲12克   5劑水煎內(nèi)服

效果:精神稍振,其他如初,改膏方調(diào)理。

處方:十全大補湯,四神丸,四逆散,補中益氣湯等化裁。

上等黃芪300克    玉竹黃精各120克      二術各90克      海馬30克  熟附片30克  桂枝肉桂各30克  白人參30克黨參300克    茯神90克   炙甘草90克      當歸60克   川芎60克   白芍60克   炒二地各200克  補骨脂120克      吳萸45克  炮姜45克    刺猬皮30克     九香蟲60克

芩連各30克 去油肉叩60克  北五味90克  菟絲子120克      芡實60克    金櫻子120克       枳實殼升柴各60克   紫河車60克   螞蟻120克  仙茅120克    仙靈脾120克      巴戟天120克  阿膠60克    鹿膠60克    湘蓮肉60克靈芝孢子粉30克  棗仁60克 五谷蟲90克   朱砂15克         海狗腎1條    夜交藤200克

上味共煎濃汁,文火熬糊,入諸膠及蜜蜂,烊化收膏。早晚以沸水沖飲一匙

2013年12月7日回訪:除腹瀉稍作外(一天2~3次),其他方面均有好轉(zhuǎn)。

1.睡眠好些。

2.頭暈及目霧輕了。

3.晚上口苦口臭已微。

4.腰腿及臍周冷感減半。

5.藥后稍有口渴,囑以淡鹽開水送服膏藥。

按語:急性黃疸性肝炎誤治半年,寒傷中陽,久久不復,真陽受累,腎根動搖矣。幸年輕且食欲未敗,雖痼疾纏身,尚可堅持工作生活,完成結(jié)婚生子。然遷延良久,病漸惡化。因虛生寒,因虛致瘀,因虛留邪,積聚癥瘕等漸次產(chǎn)生,即西醫(yī)謂之囊腫息肉一說。細審病狀,脾陽傷及腎陽是重點,所以溫脾暖腎,強壯根本是關鍵。查脈弦?guī)к?,弦芤皆為陰脈,難治也。處方以十全大補湯大補氣血,加海馬,阿膠,鹿膠,紫河車,九香蟲,螞蟻峻補精血,溫陽益氣;因脾陽虛而寒凝中宮,故加四神丸,附子理中湯等溫脾暖腎,散寒除濕;長期腹瀉而脫肛,加柴胡,升麻升提下陷之脾氣;伍水陸二仙丹(芡實,金櫻子)加強秘精澀腸,固腎止瀉之力;配仙茅,仙靈脾,巴戟天溫腎壯陽,散寒燥濕是為腰膝冷痛而設。

特別指出:患者嗜酒而口苦,顯為中焦?jié)駸?,加少量黃芩黃連,一可健脾開胃(少用健脾胃,多用損脾胃),二可制約桂附,參姜等諸藥之溫燥。真可謂一箭雙雕!況且“痞堅之處有伏陽”。此案不用芩連,恐服后口傷赤爛,前功盡棄也!20年前作者初出茅廬,曾有此誤,切記切記!

 

(五)付某 男 23歲 2012年12月13日一診 

主訴:體弱病雜,久治不效。

病史:3年前經(jīng)常鼻衄(查鼻腔充血),1年前患腰肌勞損,嗜食辛辣厚味(羊肉,雞肉等),平時少運動。未婚而體弱病雜,要求膏方調(diào)理。刻見:

1.形瘦膚萎,納呆運遲。

2.大便困難,干燥難出,7天一行。小便黃赤。

3.畏冷肢厥。平素汗少。

檢查:脈沉細,舌淡(尖邊略紅),苔膩。

辨證:脾腎氣虛,精血兩虧,腸燥腑滯。

治法:健脾固腎,益精養(yǎng)血,潤燥化滯。

處方:參苓白術散,左歸丸,枳術丸等化裁。

上等黃芪300克 白人參100克 西洋參100克  黨參300克阿膠200克   紫河車100克    海馬30克    海狗腎2條雪蛤油30克 螞蟻120克  棱術各120克  枳實殼各120克厚樸120克  檀香砂仁各20克  香附90克    青皮90克山查200克   萊菔子200克   二芽各200克  神曲200克雞內(nèi)金120克  大云90克    白術300克   柏子仁300克火麻仁300克  桑椹子300克 桑螵蛸120克 桑寄生120克黑芝麻300克  二地各200克  山藥200克    黃精200克澤瀉90克    茯苓90克    丹皮90克     懷牛膝120克龜板300克   龜膠60克     鹿膠60克    枸杞300克生制首烏各300克   當歸90克 百合200克   玉竹200克    湘蓮肉60克  苡仁300克    赤小豆300克 仙茅120克   仙靈脾120克  五谷蟲120克 青木香90克  魚膘膠120克   佛手90克   合歡皮90克 上味共煎濃汁,文火熬糊,入諸膠及蜜蜂,烊化收膏。早晚以沸水沖飲一匙。

2013年5月9日回訪:一天服2次大便稍軟,服一次則正常。小便淡黃如常,食欲增加,精神振作,形體漸豐。畏冷消失,身體轉(zhuǎn)暖,睡眠安穩(wěn)。藥后口不干,胃不脹。

按語:此為婚前調(diào)理案。年輕即體弱多病,恐婚后不育?;颊咂鋬?nèi)大便燥結(jié),其外畏冷肢厥,陰陽交損。不通其便,燥熱傷陰,陰虛日甚;不散其寒,寒傷元陽,陽氣更虛?;颊呱嗟吋t,舌淡為陽虛有寒,邊紅為陰虛內(nèi)熱。此為辨證關鍵!病機辨明,方藥用對,焉不取效!

 

(六)杜某 男  21歲  2013年5月11一診 

主訴:長期體弱多病,不能堅持學習。

病史:長期手淫,近來學習繁重,體力不支。服藥半年無果,慕名求診??桃姡?/P>

1.面白少華,疲倦易累。大腦不耐思考,眼睛不能久視,稍勞則胸悶氣短。額頭昏脹,項強不適。

2.口渴思熱飲,易發(fā)口腔潰瘍(數(shù)天一次,此起彼伏,反復發(fā)作)。

3.大便干燥,5天左右一行。小便可。

4.耳鳴目霧,脫發(fā)足軟。

5.全身有游走性刺痛。

檢查:脈弦?guī)Ьo(右較弱),尺弱,舌淡略胖,苔膩干。血壓90/60毫米汞柱。

辨證:氣陰兩虧,腎虛肝旺,肝郁不舒。

治法:益氣養(yǎng)陰,固腎強精,養(yǎng)血平肝,疏肝安神。

處方:參麥地黃丸,左歸丸,枕中丹等化裁。

上等黃芪300克  西洋參100克 黨參300克太子參200克丹參200克    玄參200克   二冬各120克  北五味90克生地300克    山藥300克    山萸120克     澤瀉90克茯苓120克   丹皮90克  枸杞200克 生制首烏各200克龜鹿鱉膠各60克懷牛膝90克  龜板500克龍牡各300克磁石300克    遠志60克   石菖蒲60克     阿膠300克魚膘膠100克  螞蟻100克  葛根300克   浮小麥300克穞豆皮200克  當歸90克   紅景天120克  二芍各150克草決明200克   棗仁360克(300克入煎,60克入膏)克柏子仁200克 靈芝孢子粉30克桑螵蛸90克桑椹子200克  桑寄生200克  二至丸400克   海馬40克   雪蛤油60克    百合300克  黃精200克 潼白蒺藜各150克升柴各60克

枳實殼各150克合歡皮200克 雞內(nèi)金500克麥芽500克

桃紅各75克  陳皮90克  楮實子200克  上味共煎濃汁,文火熬糊,入諸膠及蜜蜂,烊化收膏。早晚以沸水沖飲。

2013年8月1日回訪:精神振作,可堅持學習??谇粷冇笪闯霈F(xiàn),足軟消失。藥后胃不脹。

2014年5月12日回訪:平時堅持鍛煉,身體恢復正常?,F(xiàn)攻讀研究生半年矣。

按語:手淫傷腎精,憂愁傷肝血,故此案出現(xiàn)腎虛肝旺之象。參麥地黃丸加左歸丸固腎秘精,平肝有龍牡,磁石,白蒺藜,草決明,酸棗仁,柏子仁等。全身游走性刺痛乃肝郁氣滯血瘀使然。明此理,治不誤也!

 

(七)李某 男  34歲  2014年2月7日一診 

主訴:未老先衰,體弱多病。  

病史:長年勞心,未老先衰,近來體質(zhì)更差,出現(xiàn)諸多病癥。刻見:

1.面蒼少華。

2.長期胸悶聲嘶咽痛,頸部淋巴腫大如桃核數(shù)枚。

5.腰酸盜汗,夜尿3次。脫發(fā)白發(fā)多。

6.口苦口臭,牙易出血,晨起干嘔。

7.冬天手足有汗。

檢查:脈弦緊帶澀,尺弱,舌淡胖,苔膩白干。咽輕度充血。

辨證:陰虛燥熱,氣滯痰凝。

治法:滋陰潤燥,化痰軟堅。

處方:參麥地黃丸,消瘰丸,海藻玉壺湯等化裁。

上等黃芪200克 西洋參100克 黨參200克太子參200克沙參200克   丹參200克   二冬各120克   北五味90克炒生地300克  山藥300克   黃精200克   澤瀉120克茯苓120克  丹皮120克  桔梗120克  生炙甘草各60克射干90克   玄參200克   玉蝴蝶120克    阿膠200克雪蛤油90克   海馬30克   牡蠣300克  川浙貝各45克連翹120克   夏枯草200克   皂角刺90克    炮甲30克全蟲30克    蜈蚣30克     螞蟻120克    青鹽30克海藻200克  昆布200克     柴胡60克     黃芩90克桑螵蛸150克  桑椹子200克 酸棗仁60克  柏子仁120克浮小麥300克  百合200克   青陳皮各90克  三棱120克文術120克   二術各120克  枳實殼各120克田七60克露蜂房90克  川斷仲各150克  二至丸300克枸杞120克制首烏120克  上味共煎濃汁,文火熬糊,入諸膠及蜜蜂,烊化收膏。早晚以沸水沖飲一匙。

2014年5月28日回訪:

1.脈弦緩,尺應指。

2.咽炎好了,腰酸盜汗消失,晚上不起夜。

3.精神慧爽,面色已華,腫大淋巴結(jié)消失,胸不悶聲不嘶。

4.藥后不上炎。牙已不出血。

按語:患者陰虛體質(zhì),陰虛火旺,灼津為痰;訴“工作為管理人員,多操心而勞神,煙酒無度”,肝郁不舒則氣滯血瘀,脾不運濕則痰凝濕阻;復加飲食不節(jié),濕熱內(nèi)蘊。諸因為病之誘因也。滋陰,化痰,散瘀為治療大法,據(jù)此處方用藥,方保無虞。

                   

(八)鄒某 男  60歲  2013年12月17日一診

主訴:年老體衰。

病史:有肺結(jié)核史,曾在井下工作30余年。過六旬,體衰多病,要求膏方調(diào)理??桃姡?/P>

1.上半身畏冷,太陽穴及枕部發(fā)緊。

2.腹脹喜溫,胸緊如窒,臍周發(fā)涼。

3.大便細軟,小便頻數(shù),二便乏力。

4.腰部酸痛,喜溫喜按。性事極差。

5.耳鳴心悸,疲倦易累,目霧肢麻,手足轉(zhuǎn)筋。

6.眠差夢多。

7.口苦痰多。

檢查:脈弦細滑欠暢,尺弱,舌淡苔膩厚,舌尖略紅。

辨證:脾腎陽虛,氣血雙虧;寒濕中阻,郁而化熱。

治法:健脾溫腎,調(diào)補氣血;散寒除濕,清熱安神。

處方:香砂六君子湯,縮泉丸,右歸丸等化裁。

上等黃芪450克  白人參100克  黨參300克  茯神90克     二術各120克 青陳皮各90克 丹參150克檀香砂仁各20克  苡仁150克  白叩60克  桃杏仁各90克  枳實殼各150克 厚樸150克  棱術各150克    半夏曲90克   黃連45克     烏藥90克   山藥200克  益智仁90克     二地各200克

山萸120克   枸杞300克   鹿膠60克    菟絲子120克  懷牛膝90克   龜板200克   龍牡各200克    遠志90克石菖蒲90克   杜仲90克   當歸90克      肉桂30克     熟附片30克  制首烏300克  海馬30克      蛤蚧15克     地龍90克    紫河車100克    阿膠100克  螞蟻120克   雪蛤油30克   麥冬90克    北五味90克   田七60克       紅景天150克 棗仁60克  柏子仁120克 靈芝孢子粉30克  八月瓜120克  佛手200克  合歡皮200克  刺猬皮60克     九香蟲60克  湘蓮肉60克  山查200克   夜交藤300克浮小麥30克   穞豆皮200克上味共煎濃汁,文火熬糊,入諸膠及蜜蜂,烊化收膏。早晚以沸水沖飲一匙。

2014年1月19日回訪:

1.身冷好許多。

2.太陽穴及枕部發(fā)緊已微。

3.臍周轉(zhuǎn)暖。

4.腰部酸痛緩解。

2014年3月28日回訪:

1.身冷已微,身體轉(zhuǎn)暖。

2.頭部癥狀消失。

3.大便成形,夜尿由4次減至2次。

4.耳鳴心悸減輕。

2014年5月4日回訪:查脈弦滑有神,舌淡紅,苔薄膩。除目霧及心悸偶作外,其他方面顯著改善:

1.食欲增加,精神大振。

2.上半身畏冷消失.

3.太陽穴緊悶感不復存在。

4.胸部緊窒感極少了,臍周暖和。

5.大便成形,夜尿一次。

6.腰痛微。

7.耳鳴消失。

8.睡眠香甜。

9.口苦偶作。

按語:年老腎虧,根本動搖,疾病峰起。鄒某患病多年,治療花費幾十萬元,癥狀有增無減,甚為痛苦。其孫子厭食證經(jīng)我治愈,因求膏方調(diào)理。

   根據(jù)“陽虛生寒,脾主大腹,主運化;腎司二便,腰為腎之腑”之理論,結(jié)合臨床癥狀,確信無疑:患者不但脾腎陽虛,氣血亦虧(如肢麻,頭暈,疲倦等);更有寒濕內(nèi)盛,郁而化熱之因(井下工作30年,餐后痰多,苔厚膩,舌尖紅等)。

   處方中香附六君子湯溫脾陽,縮泉丸伍右歸丸補腎陽,當歸阿膠田七等調(diào)氣血,桂附術散寒燥濕,苡仁黃連清熱除濕。有是證用是藥,其他藥為兼證而設。最終療效如何,又取決患者是否正確,準時和堅持服藥。病人是老師----這是我的座右銘!

                 

(九)劉某  男  25歲  2013年10月7日一診

主訴(工作在外,面診不便,其父代診):前列腺炎2年。

病史:工作關系而嗜煙酒,生活作息不定,近年身體變差??桃姡?/P>

1.性差尿頻。

2.腰痛盜汗脫發(fā)。

3.畏冷易感易汗。

4.下身墜脹。

5.晨起口苦口臭。

檢查:缺。

辨證:氣陰兩虧,腎精不足,氣化不利。

治法:益氣養(yǎng)陰,強腎秘精,溫陽化氣。

處方:參麥地黃丸等化裁。

上等黃芪60克   黨參60克   西洋參60克  二冬各30克北五味30克    二地各45克   山藥45克    山萸30克澤瀉30克     茯苓45克    丹皮25克      海馬15克阿膠60克    螞蟻60克     龜板30克    龍牡各25克穞豆皮30克   浮小麥30克   棗仁30克    柏子仁30克王不留25克  懷牛膝25克   大云25克    桑椹子25克桑螵蛸25克   當歸15克    白芍25克       肉桂8克湘蓮肉30克   刺猬皮30克   知柏各15克    苡仁30克柴芩各15克   枳實30克   五谷蟲30克  焦三仙各30克諸藥為散,每服6~12克,日2~3次。感冒及消化不良停服。 

2014年1月27日二診:病無進退。面診求膏方調(diào)理。刻見:

1.形瘦神差,畏冷易感易汗。

2.性差腰酸,尿頻。精液夾血,睪丸脹痛,查前列腺增大。

3.納呆運遲。

4.失眠盜汗,發(fā)易脫。

5.晨起口苦,嗜煙酒。

檢查:脈弦芤,舌淡。

辨證:陰陽兩虧,濕熱下注。

治法:滋陰和陽,清利濕熱。

處方:知柏地黃丸,四妙散,二仙湯等化裁。

上等黃芪300克  白人參45克  西洋參90克  黨參300克太子參150克   丹參150克  二地各200克   山藥200克山萸120克    澤瀉90克    茯苓120克      丹皮90克懷牛膝90克   苡仁200克   二術各90克   知柏各60克龜板120克   龜膠60克    龍牡各200克    遠志60克石菖蒲60克   郁金60克    阿膠90克     海馬30克海狗腎2條    雪蛤油30克  螞蟻90克     紫河車30克蠶蛹120克  仙茅120克  仙靈脾120克    巴戟天120克當歸白芍各60克  青皮60克  桔核60克   王不留60克芡實60克   金櫻子120克   刺猬皮30克   九香蟲60克湘蓮肉60克   枸杞120克  穞豆皮120克  浮小麥120克枳實殼各90克  百合120克  檀香砂仁各15克

五谷蟲90克    黃精200克   玉竹200克

上味共煎濃汁,文火熬糊,入諸膠及蜜蜂,烊化收膏。早晚以沸水沖飲一匙。

2014年4月23日回訪:精神大增,睪丸偶脹,血精消失,夫妻生活滿意。畏冷好許多,白天汗減少,盜汗消失。納增,腰酸尿頻改善,睡眠很好??诳鄻O少,飲水即解。

按語:青年男子,房事頻繁,易虛易熱,小便不利,西醫(yī)謂之“前列腺炎”或“尿路感染”等。此案血精,陰虛火旺,陰絡受傷也。腎精妄泄,陰損及陽,表現(xiàn)為里熱外寒;煙酒助濕生熱,更加重病癥。

      以知柏地黃丸固腎利濕熱,清相火;四妙散利濕敗毒;二仙湯溫腎陽,瀉相火。

     特別指出:其熱為虛熱,勿以芩連,銀翹,石膏等攻之,只能用西洋參,太子參,知柏,百合,玉竹等滋陰涼血。

 
(十)張某   男  28歲  2013年5月2日一診 

主訴:婚后身體變差2年。

病史:26歲結(jié)婚,婚后房事頻繁,加之工作勞累,近2年出現(xiàn)諸多問題,服中西藥無數(shù)罔效。朋友介紹,慕名求治。臨床癥狀:

1.腰酸脹不耐行,查有腰椎骨質(zhì)增生。1年前腰部扭傷,癥狀加重。痛處喜溫喜按。性差足冷,下身盜汗,手心微熱有汗。

2.睡眠差,難入睡。

3.大便墜脹不爽,一天3次。便質(zhì)尚可。小便偏黃,夜尿3次。二便乏力,

4.畏冷神差,面蒼形瘦。

5.食欲差,厭油膩。飲食不慎易腹瀉。

6.易發(fā)口腔潰瘍,牙齦易發(fā)炎。

檢查:脈弦緊(左偏?。?,舌淡尖紅,苔薄白。

辨證:腎精不足,陰損及陽;脾腎雙虧,心腎不交。

治法:固腎強精,滋陰益陽;健脾養(yǎng)血,交通心腎。

處方:圣愈湯,金匱腎氣丸,左歸丸,二仙湯等化裁。

上等黃芪300克  西洋參100克  黨參200克  丹參200克當歸90克     川芎60克   二芍各150克  炒生地300克桃紅各90克   肉桂40克     海馬60克     黃連60克山藥300克   山萸120克     澤瀉90克    茯苓120克丹皮90克    枸杞200克   制首烏200克  懷牛膝120克龜板300克   杜仲90克   六汗120克     知柏各90克仙茅90克   仙靈脾120克  狗腎300克      螞蟻200克阿膠200克     酸棗仁560克(500克入煎,60克入膏)靈芝孢子粉30克  靈芝90克  湘蓮肉60克   蓮米200克雪蛤油60克  魚膘膠200克  五谷蟲120克  枳實200克青皮120克  雞內(nèi)金500克  萊菔子300克  夜交藤300克合歡皮300克  二至丸300克 上味共煎濃汁,文火熬糊,加蜜蜂250克收膏。早晚以沸水沖飲一匙。

2013年6月1日回訪:諸癥好些,晚上膏藥于11點吃。囑提前至下午6點服用更佳。藥后胃不脹,口不干。

2013年9月15日回訪:脈弦漸緩,舌淡紅苔薄。改善有:

1.腰有力,累得些。

2.夫妻生活較滿意,盜汗減少。

2.睡眠安穩(wěn),睡眠質(zhì)量較好。

3.大便漸正常,唯不能喝酒。夜尿一次。

4.面漸華。

5.食欲好許多。

6.口腔潰瘍等未出現(xiàn)。

按語:婚后房事過頻,腎精受伐。腎為先天之本,根本動搖,衍生諸病。加之患者應酬較多,生活作息不定,脾土虛衰,脾乃后天之本。因此患者年輕而問題多。治療一靠藥物,二靠生活有制。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