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中藥粉絲 于 2015-2-17 11:30 編輯 關于心血病治本方面,在前面的幾篇文章或者視頻當中,我說了其中兩個重要的部分,首先是從大腸排毒(推陳)而治肝,然后是從處理中焦而補血(致新)。這里涉及一個問題,就是我為什么那么著重治肝呢?首先,養(yǎng)生就是養(yǎng)人體的這個春天,就是需要特別著重肝臟。其次,1984年至2014年為厥陰風木司天年,也就是厥陰肝木最容易受傷的三十年,現(xiàn)在十有八九都會遺留很多肝臟受傷的痕跡,我們必需處理這個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最后,就是要處理木生火(心血)的五行關系了。 “現(xiàn)在十有八九都會遺留很多肝臟受傷的痕跡”,這句話有什么實在的數(shù)據(jù)支撐嗎?當然。首先,現(xiàn)在的肝炎病人是不是很多?又或者說,現(xiàn)在近視的人是不是很多?請不要無視這一現(xiàn)象,因為如果換作是古代,在沒有近視眼鏡出現(xiàn)的年代,所有的患者都會跟你提及“視物模糊”這個重要的證,然后從“肝開竅于目”出發(fā)相信你不會忽略肝臟這個重要的臟器。然后再從脈證相符出發(fā),你再去把脈就會發(fā)現(xiàn)弦脈是那么的多。弦脈的形成與動脈硬化關系極度密切,現(xiàn)在的動脈硬化患者那么多,摸到的脈管都覺得硬硬的,從這里你就應該知道弦脈是那么的多。但是很多人把脈不是很過關,一般的養(yǎng)生師就更加不用說了。不過沒什么關系,我可以教你手診來再次確定肝區(qū)是否存在問題。
如上圖,食指下方“木星丘”處是肝臟反射區(qū)。你只要用自制圓形手診筆劃一下,如果該區(qū)有許多類似于砂粒狀的東西,那就是肝臟出現(xiàn)嚴重亞健康問題的象征。有些手診書認為這個區(qū)域屬于心臟病區(qū),這也不算錯,因為肝臟出現(xiàn)問題,必然導致木生火出現(xiàn)問題,從而必定會出現(xiàn)心血問題,但是從治病必求其本的角度出發(fā),我在臨床中反復驗證,最后還是覺得此處屬于肝臟反射區(qū)的說法更加正確。心臟病的診斷,用眼診會比較簡單快捷:外眼角出現(xiàn)一條或粗或細的血絲或者一團紅暈,長時間不消退就可以確診為慢性心臟病。關于這個手診,有別于一般介紹的手診,這是謝老師從某小數(shù)民族醫(yī)那里花巨資學來,然后再經(jīng)臨床實踐改進而成,無私傳授給我,鐘知霖我也希望將此診斷方法發(fā)揚光大。我會在后面的實戰(zhàn)篇文章(或者視頻,因為有些東西很難用文字表達)中詳細介紹,敬請關注。 最后再強調(diào)一次,雖然我在視頻中說到,在配合大腸排毒的前提下,高血脂與脂肪肝用何首烏、三七粉、西洋參來處理,能夠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但我也曾經(jīng)說過,治肝的更深意義的最根本不是用任何的物品,而是在于患者自己。肝德在仁。仁愛才是治肝的根本,也是養(yǎng)生的根本。佛家說,慈悲放生是仁愛的其中一個表達方式(注:慈=茲心,悲=非心。放生屬于具體行為的茲心)。儒家說,忠恕孝慈是仁愛的其中一個表達方式(注:忠=中心,恕=如心。孝慈屬于儒家文化的中心。如心就不完全是這個心,就是非心,在最高層次佛家與儒家其實是相通的。如是什么意思?比如我一只腳站在門內(nèi),另一只腳站在門外,請問我是進來了還是沒有進來?回答進來或者沒有進來都是錯的,正確答案是:如來)。 李玉賓老師曾送我一本他寫的《破解中醫(yī)密碼——臨證辨象》一書,書中曾記載這樣一個故事:“這個老人跟我講,他是怎么感染(感冒)的。家里人感冒之后,一起吃飯,先前感冒的家人給他盛了一碗面,他端著這碗面,剛要吃的時候就覺得這個已經(jīng)感冒的家人給他盛的這碗面,冒出一股涼颼颼的氣,從他印堂這個部位嗖嗖嗖像小蟲子一樣就鉆進來了,相當于進了督脈,然后呢就這樣得了流感。” 很明顯,這股涼颼颼的氣就是我們所說的邪氣(用現(xiàn)代的術語就叫做負能量)。平時感冒,其實就像在市集偶然被某人踩了一下那樣,有點痛但是問題不大,互相道個歉就沒事了。但是得慢性病,比如糖尿病、心臟病這些,盤踞在你體內(nèi)的這股邪氣就不是偶然事件了,而是一個必然的事件。那請問這股邪氣為什么會長期盤踞在你的體內(nèi)?僅僅是身體的問題,還是與性格情志甚至道德也關系密切?如果用藥物強行將這股邪氣排出體外,根據(jù)物質與能量不滅定律,這股邪氣不會滅亡,那它是否還會再回來盤踞在你體內(nèi)(畢竟你的身體最適合它居?。咳绻俅位貋?,那么一切的藥物就都屬于治標。如果說你的體質已經(jīng)調(diào)整,但是它也有可能轉為其它形式的邪氣,然后你們彼此之間是否又再次來一個陰陽相吸呢?如果會的話,那么今天治好了你的心臟病,很可能這股變異的邪氣會導致你慢慢得肺癌。如果不會,按道理這股邪氣總有一天會傷害到另外一個人,救了你卻始終傷害到另外一個人,那么作為中醫(yī)我們會有什么功德?如此,你是否已經(jīng)理解《道德經(jīng)》“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句話了?然后,你是否領悟“上天有好生之德”的真正含義了?于是,我的建議是,患者本人應該要釋放仁愛這股正能量,來中和一直存在他自己體內(nèi)的這股負能量,使得正負能量,就像正負電荷那樣,來一個中和,這是否也屬于我們中醫(yī)所提倡陰陽平衡的另一種表述?而我們所用的所有藥物,其實只不過是這個陰陽平衡的一個支點而已。從上述問題出發(fā),請各位讀者特別是中醫(yī)同道三思,因為從這里出發(fā),你將會悟得“醫(yī)者不能自醫(yī)”的真正原因。 |
|
|
來自: ahcxzc > 《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