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稱】元 王蒙 霜柯竹石圖
【年代】元代 【簡介】立軸,水墨紙本,高118厘米,寬49厘米。 原簽題“王叔明霜柯竹石”。欽署“黃鶴山中人王蒙畫”,鈐白文“王蒙印”。左上圖有題跋二則,一為“海中鐵網珊瑚樹,石上銀鉤翡翠梢。鳥夜亂啼江月落,檀欒飛影下窗坳”?!鞍耸贪赚E題,” 鈐白文“湛淵”印;一為“高枝千云霄,勁節(jié)凌霜雪。巉然石一拳,期期補天缺?!薄皶鼦罹S楨” 鈐朱文“會稽楊維楨印”。為龐萊臣的“虛齋”收藏,鈐有朱文“龐萊臣珍藏宋元真跡”、“龐萊臣珍賞印”、白文“虛齋審定”,及朱文“曙海樓珍藏書畫之印”,白文“德超收藏書畫真跡”,朱文“持齋念佛”等印。著錄于《虛齋名畫錄》卷一。王蒙的《霜柯竹石圖》構圖簡略,一湖石立平坡之上,周圍部落著疏竹及叢草,竹干修長,竹葉下垂,濃淡相間。湖石上僅一顆梧桐樹,在秋霜的打擊下,疏也大多脫落,僅剩下數片桐夜殘留枝上,但是,它那一點點殘葉甚似“石上銀鉤翡翠梢”,更多的竹葉甚似“檀欒飛影下窗坳”,題畫詩對此構圖作了極美的描繪。該圖喻意霜操樹竹的高潔品格。所畫之直干樹柯,隨枝進發(fā),逐次添補,使整棵樹疏密自然。王蒙這種細筆勾點樹木和石頭,然后用淡墨渲染,使其早期用筆尖細的畫法?!端轮袷瘓D》的石和樹,皆王蒙枯筆焦墨技法的畫風,畫石仍為其“用淡墨鉤石骨,純以焦墨皴擦,使石中絕無余地,再加以破點,望之郁然深秀”。(錢杜《松壺畫憶》。這就是畫家筆精墨妙之功力,所以倪瓚說“叔明絕力能扛鼎,五百年來五比君”。 王蒙的《霜柯竹石圖》除《虛齋名畫錄》著錄外,其它地方均不見此圖。根據白珽及楊維楨的題跋及畫風判斷,這幅畫應是王蒙早期的作品。白珽(1248—1328),錢塘人,號湛淵,長于詩文,善書法,與王蒙同時代,甚為友好。他為《霜柯竹石圖》題跋第二年即去逝,此幅畫創(chuàng)作不應晚于這一年,這時王蒙約20余歲。楊維楨(1296—1370),會稽人,善行草書,與王蒙同時代,甚為友好,他為《霜柯竹石圖》題跋時僅30余歲。因他長王蒙10余歲,所以這時王蒙20余歲?!端轮袷瘓D》的構圖及畫風,與王蒙后期的山水畫有很大的不同,王蒙后期的山水畫大多千巖萬壑,層巒疊障,密樹叢叢,樹深林密,刻畫各種樹木交錯參差,畫面的氣勢非常雄偉。而這幅《霜柯竹石圖》構圖很簡略,但其畫風酷似王蒙,是王蒙早期山水畫的杰作。王蒙早期的繪畫皆自題“黃鶴山人王蒙”或“黃鶴山中人王蒙”。這幅繪畫為自題“黃鶴山中人王蒙”?!端轮袷瘓D》為龐萊臣所以藏。龐元濟(1864—1949)字萊臣,號虛齋,浙江吳興人,清末明初有名的實業(yè)家。他自幼嗜畫,善山水花卉,尤精鑒賞,收藏為當時全國之冠。經他鑒定、收藏的精品甚多,王蒙的《霜柯竹石圖》經他鑒定、收藏、并被收入《虛齋名畫錄》中。在王蒙現存的繪畫中,早期的作品極少,所以這幅《霜柯竹石圖》是一件非常難得的珍貴作品?,F藏中貿圣家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王蒙的山水畫,早年師從舅父趙孟頫,學董源、巨然及唐宋各家之長,然后自成一家,形成了自己的解索皴法,更加強了筆墨的美感,成為元四家中獨特的一家。其特點是刻畫較繁,多為全景布局,重山巒回,山復水環(huán),境界深幽,景物繁密,高遠取景,并以細密繁復的點線組成,施以淡墨淡彩,作到深厚滋華的藝術效果。他喜用細碎之筆,皴染由淡逐漸加濃,層次顯得格外豐富。他的皴法多用解索皴,間以牛毛、卷云等皴,但不守一種格式,顯得疏密輕重得當,繁簡薄厚適中。其代表作如《青卞隱居圖》,為描繪吳興縣西北的卞山,為1366年,王蒙66歲所作,現藏上海博物館?!断娜丈骄訄D》,1368年,王蒙68歲所作,現藏故宮博物院。這兩幅圖均為王蒙山水畫成熟時期的精品代表作。這兩幅圖融合了董原、巨然、郭熙及趙孟俯技法之長,充分展示了王蒙山水畫成熟時期的畫風和畫藝。王蒙的山水畫對后世影響很大,他的山水布局的深邃及形勢,以及筆墨技巧的多樣性,為后世畫家所佩服,以王蒙為師,多有學習取鑒。自元末以來,先后學習王蒙較有成就者有陸廣,他小王蒙30歲,山水學黃公望,摻以王蒙之畫法,筆法蒼勁,學王顯著。趙原,師法王蒙,他的筆墨多“類黃鶴山樵”。明代的謝縉,山水亦師王蒙,畫風質樸,峰巒多取山樵之解索皴法,為受王蒙畫風較深之畫家。此外有杜瓊、沈周等。沈周的《廬山高圖》全取法王蒙寫景、用筆,放在王蒙真跡之中,難以辨真假,可見其學習之成效顯著。清代的髡殘,對王蒙尤為服膺,他是王蒙畫派的突出繼承者,他在51歲時曾作《仿王蒙山水圖》,頗得王蒙之神韻,獲得巨大成功。此外,清代的道悟、顧澐以及現代的黃秋園等皆師學王蒙。王蒙的山水畫為后世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中國山水畫史上作出了杰出的貢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