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駕三千公里澳洲人性化交通揭秘
(澳大利亞人性化的交通見聞)
普通\圖文
歲末年初,在澳大利亞自駕旅行半個多月,駕駛里程超過三千公里。從澳大利亞第一大城市悉尼啟程出發(fā),途經(jīng)臥龍崗、堪培拉、阿爾伯里、岡德蓋、墨爾本瓦南布爾等十幾個大中城市及小鎮(zhèn),沿途穿越眾多的城際公路、鄉(xiāng)村公路、31號高速公路、A1海岸線公路及大洋路景觀公路。一路走來,通暢順利,親身經(jīng)歷,除了領略了澳洲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外,同時對澳大利亞良好的交通狀況也有所認識,并有了一些感悟。


車尾懸掛不同字母的含意
也許剛到澳大利亞的人都曾有過這樣的迷惑,為什么有些車的車尾會貼有L、紅色P、綠色P等不同的字母?我也一樣。后來了解才知道,原來三個字母標志分別代表駕駛學習的三個階段。
L
是初學者,至少要學習一年120小時以上,而且每次上路行駛必須有一個正式駕駛員陪同并簽字證明;紅P是經(jīng)過考官路考合格的臨時駕照,可單獨上路行駛,但
車速不能超過90公里,而且僅有4分,一年內(nèi)如果違章扣完分駕照吊銷;綠P駕照的取得,必須經(jīng)過危險道路測試,車速提高可最高到100公里,駕照分7分,
同樣扣完分吊銷駕照,綠P兩年后可申請正式駕照考試。

算
下來,要想取得正式駕照前后至少需要四年時間,要求之高之嚴可見一斑。我想如果是在中國也如此,有多少人能過關?又有多少人會主動放棄拿駕照呢?在澳大利
亞我有一個切身感受,路上行駛車的駕駛技術都非常好,不論男女老少的駕駛員,開車控制到位、快慢有度、決不拖泥帶水,而且動作標準規(guī)范。難怪我在澳大利亞
自駕三千公里的旅途中,沒有碰見過一起交通事故,原因與他們嚴格的學駕制度不會不無關系吧。

路上行駛的車子很少變道
其實,在國內(nèi)道路上車子來回變線早已司空見慣,好一點的能提前打個拐彎燈就算不錯了。澳洲人開車卻大相徑庭,特別是市區(qū)路上極少來回變道,即便有也會考慮到身后的車距,而且絕對是打轉(zhuǎn)彎燈的。通常車輛都會根據(jù)自身車速走相應車道,遇到超車的情況也會迅速回到原車道上。
開始不明白在十字路口等紅燈時,為何兩條都是前行的車道,其中排了很長一列的車不拐到排隊相對短的一列去。一問才知道,原來當?shù)厝肆晳T是開過來時走的是哪
條道就排哪條道等待了,不會臨時反復變道的。想想真不可思議,我們是否太“靈活”了呢?其實澳洲人的這種“死板”,不僅表現(xiàn)在行車時,也表現(xiàn)在購物、交
款、加油等生活中需要排隊的方方面面,絕無插隊加塞行為。
一天在路上,我們前面一輛在另一個車道上的車子,打了轉(zhuǎn)彎燈準備變道過來。他先試著過來了一點,結果看我們車依然沒有減速,他馬上又回到原道,我們的車一
下子超了過去。其實當時也是無意識的,后來想想是應該減一點速讓他的。就在超車過他時,車里的中年男子沖我們微笑著把手伸出窗外豎起了大拇指,很快他又故
意超過我們,并再次伸出了大拇指。我們車上的人都會心的笑了笑,有人心有歉意的說道:“看來老外還挺記仇的。”
支線讓主線絕對不是空話
支線讓主線其實我們都知道,但現(xiàn)實當中執(zhí)行起來卻是另外一碼事。在澳洲,這一規(guī)定是必須遵守的,開車要并入主線時通常要停下車,先觀察后方有無車或者距離是否很遠,所以常常會看到支道口上很多車在等待。
特別是在沒有信號燈的十字或轉(zhuǎn)盤處,只要你的車已經(jīng)進入轉(zhuǎn)盤,前面道上的車就會停在路口等著你先過去;同樣,在你進入轉(zhuǎn)盤前你也必須確認后面沒有車子過來。停下來的不論是美女、帥哥駕駛者,我們相互都會打一個手勢或者點頭微笑一下,感覺蠻好的。

其實相互謙讓不止于此。那天在臥龍崗海邊噴泉小鎮(zhèn)路邊開車準備上路,因為車是斜插著停放的,需要有一個向后退出再前進的動作。所以我一邊打開信號雙閃燈,
一邊觀察后方來車情況。小鎮(zhèn)路不寬,除了停車位就只剩下一條車行道,路上來往車輛也比較多,因此后退時我還是十分小心。習慣性思維,后面的車肯定會不斷壓
著我開過去,但當我車尾剛倒退露出旁邊車時,后面路上過來的最前一輛越野車卻主動在十幾米外停了下來,他在等我完成動作。那一瞬間,心里暖暖的。

設施完備的行人過街系統(tǒng)
中國式的過馬路已經(jīng)成為一個符號,澳大利亞這方面的確截然不同。單就行人過馬路設施來看,像悉尼、堪培拉、墨爾本已經(jīng)相當完備了,就算一些像阿爾伯里、岡德蓋這類小鎮(zhèn)的街道,以及城市社區(qū)、校園的道路也同樣安置了過街自助信號燈。


當
然,這只是硬件方面,其實行人的素養(yǎng)才是關鍵,澳洲期間我基本沒有看到人會不按規(guī)矩過馬路。偶然有一次在墨爾本鬧市街頭,看到一個女子在綠燈剛好要結束時
撞了紅燈,她一邊小步快跑,一邊側(cè)身向正緩慢開來的車子舉著手勢,嘴上還說著什么,一幅特別歉意的模樣。看得出,她真是有什么急事的。而在人行路口,如果
遇到轉(zhuǎn)彎車輛剛好和行人正過馬路相遇,不論什么情況,車輛都會停下來不動,等行人先走完。

在
堪培拉,一天晚飯后我步行去拍攝堪培拉大教堂,錯過了過街自助燈。走到一處十字路口轉(zhuǎn)盤處時,看路面有斑馬線,我便站在路邊等待準備過馬路。這時路上開過
來的幾輛車在十幾米外都停下不動了,我先愣了一下,馬上反應過來他們是在等我先過馬路。于是我習慣性的主動揮手叫他們先開過去,必定停了好多輛車,心里怪
不好意思的。然而,老外還是不動車,微笑著向我不斷揮手示意先走。這天傍晚,夕陽照著堪培拉大教堂,景色格外迷人。

路邊停車請自覺交費
在澳洲自駕旅行,恐怕最要學會的是如何停車交費。因為停車場或者路邊停車,基本上沒有收費管理人員的,城市路邊可以停車的地段,會有明顯的標志牌,一般是一個大的P字加上數(shù)字,數(shù)字是可以停車的最長時間,比如30分鐘,或者1小時2小時。停車你需要找到附近自助交款機,用信用卡支付并打出小票放置在車內(nèi)前擋風玻璃明顯處。
交不交費,看上去好像沒有人會來管你,你可別這么想。在悉尼中國城附近,我們停車的旁邊一輛車的擋風玻璃雨刮器下,就壓著一張違停的罰單。這時,一對亞洲面孔的年青人從前面超市方向快步走過來,看見了自己車上的罰單,兩人臉一下子拉了好長。不交費停車最少罰款是200澳啊,如果出現(xiàn)多次還會影響個人誠信記錄。也許,兩人是去超市想快速回來,結果卻不幸中遭。
然
而對絕大多數(shù)人來講,是不會犯這種初級錯誤的。首先澳大利亞是一個法制特別嚴的國家,人們完全養(yǎng)成了遵章守法的意識;其次澳大利亞是一個特別講個人誠信的
國家,人們不會犯傻違規(guī)影響自己的誠信;另外澳洲國民素質(zhì)、道德涵養(yǎng)普遍都高,自覺性早已經(jīng)成為人們的習慣。當然,外國人違規(guī),一樣會受到處罰,如果留下
不良記錄,那么下次入境簽證就成問題了。

感受不一樣的高速公路
其實,澳大利亞高速公路本質(zhì)上和我們國內(nèi)的公路沒有什么不同,說不一樣主要是與公路相關的其它東西。
高速公路上沒有廣告牌。高速公路兩旁基本上沒有廣告牌,除了加油服務站附近的石油公司或麥當勞快餐、肯德基的宣傳廣告,還有就是極少的公益廣告牌。這與國
內(nèi)的高速公路上,隨處可見密密麻麻的路邊廣告牌現(xiàn)象相去甚遠。旅途中視覺感受大不一同,在澳洲沿途看美麗的自然風景,在國內(nèi)沿途看各種各樣的廣告。
設施完備的加油服務站。小超市、衛(wèi)生間、休息處就不用說了,方便的是加油站還可以自助洗車,在加油機旁邊就備有水桶和海綿刷子,你可以一邊加油時就清理了擋風玻璃,附近還有專門自助洗車子的位子;順便你也可以給輪胎量個胎壓補點氣;大多數(shù)加油站快餐廳都是24小時營業(yè),可以在餐廳用餐也可以坐在車里點餐帶走。
高速公路不收費。沿途沒有看到一個收費站,后來查看信用卡上也沒有高速公路扣費記錄,甚至最著名的海岸風景大道大洋路都沒有收門票,260公里的海景風光完全免費看。


高
速公路上設有自行車道。國內(nèi)高速公路最右邊是應急車道,澳大利亞高速公路最左邊(澳大利亞是右盤子行左道)是自行車道。自行車可以上高速原來想是不可理喻
的事,現(xiàn)在看到這樣的人性化設計也挺好,如此,對喜歡綠色出行的朋友真是一種特別的關照。自行車在澳大利亞是深受歡迎的休閑娛樂、健身及交通工具,大的城
市還有公共自行車租借。

隨處可見的野外休息區(qū)。除了比較正式的加油服務站外,高速公路兩旁還有許多簡易的休息處,可以方便、小憩或者坐下來吃點東西,也可以欣賞一下周圍漂亮的美景。澳大利亞交法規(guī)定駕駛時間不能超過兩小時,GPS導航也會有提醒。


其它更多人性化的交通管理
澳大利亞的車牌號碼、顏色、大小、樣式能像買穿衣服一樣自由搭配,有趣而富于創(chuàng)意,個性十足;轎車可以加掛房車或拖車,一車多用,極大地方便了人們?nèi)粘I?
活和休閑度假需要;超市、機場等公共大型停車場有顯示屏顯示空位樓層,有些空位處還有綠燈顯示,很遠就能看見,一目了然;每個州交通規(guī)則都不盡相同,各有
特色,比如墨爾本的鉤形轉(zhuǎn)彎方式,有利于加快了城市車輛的通行速度;基本上看不到警察,圣誕節(jié)在岡德蓋小鎮(zhèn)有一個警察查酒駕,不看駕照和手續(xù),客氣的把測
試儀器伸到嘴邊問了幾句話,OK再見;中國駕照在澳大利亞可以使用,但必須有翻譯文件,自己翻譯不行,要在澳洲有資質(zhì)的單位翻譯并加蓋印章,旅行社、便利
店、彩擴店都可能辦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好的東西值得借鑒,澳大利亞人性化的交通,應該給我們很多啟示。


(本文部分圖片為卡片相機拍攝)
(謝謝您關注普通博客,所有博文、圖片原創(chuàng),版權所有,嚴禁盜用。轉(zhuǎn)載請注明作者及出處,保持原文鏈接,請勿修改文章及圖片。商用約稿請聯(lián)系,郵箱:putong@vip.163.com, QQ:366891808。普通博客:http://pt88.blog.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