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霉菌性腸炎秘方 73.1 制霉飲 【來源】楊素云,《中國當(dāng)代中醫(yī)名人志》 【組成】附子10克,炮姜5克,臺參21克、淮山藥20克,白頭翁15克,秦皮、藿香各10克,訶子14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早、晚飯后各服1次。 【功用】溫中健脾、清熱利濕、澀腸止瀉。 【主治】霉菌性腸炎,癥見腹瀉、腹痛、腸鳴、消化不良、大便內(nèi)檢驗到霉菌。 【療效】多年使用,多獲佳效。
73.2 制霉止瀉湯 【來源】朱文超,《中國當(dāng)代中醫(yī)名人志》 【組成】苦參10克,車前草15克,白術(shù)、蒼術(shù)各6克,懷山藥、薏苡仁各10克。 【用法】每日1劑,先用冷水浸泡上藥,透后煎,頭煎15分鐘、二煎30分鐘、三煎30分鐘。三汁混合后分3~5次口服或鼻飼。 【功用】清熱制霉、燥濕健脾、利水止瀉。 【主治】霉菌性腸炎。 【加減】久瀉者加石榴皮10克。 【療效】屢用屢驗,效果頗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