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州撲克有優(yōu)勢策略嗎? 如果是翻牌前,那么看對手進入底池的百分比,能推斷出對手大概的起手牌范圍,舉例:如果他只參與了3%的底池,說明他只玩3%的組合,基本就是AA.KK。根據(jù)百分比的不同,看自己的牌是不是在他的拍的范圍里,或者是否領先于他的范圍。比方說,他玩10%的牌,那么基本上你拿著沒有人臉的牌對抗他就沒什么優(yōu)勢了,因為那10%的牌都是10以上的牌組合和對子。 翻牌后的玩法就復雜了。各種策略,數(shù)學就不夠用了。  另外10%的牌,10以上的牌的組合“不知道你我的理解是不是一樣。  8人局底牌勝率AA38.49%;KK32.63%;QQ27.97%;JJ24.24%;TT21.29%;AK(不同花色)20.65%;AK(同花色)24.05;AQ(同花色)22.28%;AJ(同花色)20.88%;AT(同花色)19.73%;KQ(同花色)21.6%;QJ(同花色)19.71%。其它的都低于20%,不用都列出來了,概率還要隨之后的公共牌情況變化。撲克牌是一種概率游戲,只要策略得當,從長遠上來看是可以提高贏率的。最簡單的就是“緊打”策略,就是只玩好牌,只有在拿到贏的機會最大的牌時才玩下去,也就是我在上面給出的牌型。挑選這幾手有潛在勝算的牌,然后一直玩到底,而在其他時候一概作壁上觀。采用這種策略一定要有耐心,一小時大概能出個5、6次,還未必穩(wěn)贏,但嚴格遵循這種策略最終是一定贏錢的。不過個人認為這樣玩就失去一大部分娛樂性,變成了機械的工作,有些人玩牌只是為了娛樂,尋求用爛牌大把大把贏錢的刺激,這個要看個人了。 再進階一下,一些高手會用相對不是很好的牌“碰碰運氣”,不過高手可不是隨便碰出來的,實際上是經(jīng)過理性分析的。一般是以“池底比率”和“預期價值”概念來確定風險與收益之間的關系的。即便在最簡單的情形下,你都必須考慮三個變量因素來決定相關比率:加注的金額、取勝的可能性和池底的規(guī)模。比如你手里拿到一副邊張順子的四張牌,還有一張牌沒發(fā),這時你湊成一副順子的概率是17.4%,基本上是5:1的概率,現(xiàn)在假設你面對的籌碼已經(jīng)到了10美元,而你必須決定是跟注還是棄牌,這要看回報如何,只有在池底超過了60美元的時候,下注才有正預期價值,此時就應該跟注,否則預期價值就是負數(shù),就應該棄牌。這也是運用概率的一種玩牌方式。只是一些基礎的東西,德州撲克的精髓還是在于對人心理的把控,這是這個游戲的樂趣所在也是成為高手的必要條件。 德州撲克并不是單挑的游戲,就算你手比較緊每次都最理性下注,也會至少有兩件事無法預計: 而且在一堆人玩的時候如果詳細計算對手概率...還玩不玩了= = 需要紙筆么親? 主要還是因為理性人模型適用度太小...大家都不會絕對理性的 第一條確實是個問題,正因為如此比賽中很少有緊打選手能最終勝利,我在網(wǎng)上玩比賽是用這種策略通常只能得第二或第三,很少第一,至于概率嘛,之后估算就好了,玩的多了自然知道自己贏得概率大概有多少。 根本不可能算得那么精確,因為這玩意是信息不對稱的游戲.你永遠不知道對手的底牌是什么,只能推斷大概的范圍,這就產(chǎn)生了誤差. 您說的兩點: 1.這種情況一般在錦標賽中會出現(xiàn),現(xiàn)金桌問題不是很大. 2.這個就看你控制底池能力了. 博雅撲克那種,幾乎就是不存在棄牌率.至少低級別是這樣.你要做的就是:1.等待好牌直接全押.2.去高額桌玩.那時候游戲幣可能就跟真錢掛鉤了.3.去玩錦標賽,這個如果技術好還是能賺錢的. 有人說打得緊,只把大牌玩到底肯定能賺錢,那是開玩笑。如果死打幾種大起手牌,還要“打到底”,其他全不打,是100%輸錢的節(jié)奏。為什么呢? 還有人怕別人all-in。這個就更不對了。下象棋或者圍棋,如果你會下,就不會怕那些亂拼命的對手。同理,在德州撲克中,如果遇到把把ALLIN的人,你就知道他的手牌范圍寬到一個不合理的程度,只要你稍微收緊,只玩一些比較大的牌,那么他平均的牌力會比你小很多。從概率上說,只要你堅持以稍微收緊的手牌跟他allin玩下去,他就一定會把錢全部輸給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