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閱讀
莫迪默·阿德勒(Mortimer
J.Adler)
莫迪默·阿德勒(1902-2001),生于紐約,著名的學者、教育家、編輯人,1930年至1952年間執(zhí)教于芝加哥大學,并于1946年幫助策劃了“名著計劃”,1952年起任哲學研究所所長。他的代表作主要有《西方世界的偉大著作》、《如何閱讀》以及《六種偉大思想》等。
《如何閱讀》初版于1940年,1972年大幅增訂改寫為新版。此書一經(jīng)問世,便立刻成為暢銷書,迄今為止,其全球銷售量已超過700萬冊。阿德勒也因擔任1947年第15版《大英百科全書》的編輯指導而聞名于世。另外,他還曾任大觀念研究中心的名譽主席,是該中心最初發(fā)起人之一。
讀一本好書,必須每讀幾行便停下來思索一番,以理解個中道理。但我還想勸你做一件同樣重要的事情:讀書也要時不時在行與行之間寫點什么。否則,你看書的效果可能不會特別好。
買書只是擁有這本書的前奏。只有當書已成為你的一部分時,你才真正擁有了它,而達此目的最好方法便是在閱讀時寫上注腳。如果因為書裝訂、印刷得精美以至于買回來卻舍不得讀它,你還不如買廉價版本,多尊重一下作者。大多數(shù)世界名著如今都出了廉價的版本。
許多人讀書一味講求書本的紙張,裝訂和開本,卻辨別不出內容的好壞,領會不了作者的才識。一本書就像是一張樂譜,托斯卡尼尼的確很尊敬勃拉姆斯,但托斯卡尼尼依然在他的勃氏C小調交響樂譜上畫滿了記號,除了這位指揮大師本人,沒人能看得懂。
為什么讀書時,在書本上作注腳是不可或缺的工作呢?第一,它幫助你保持頭腦清醒(我指的不是知覺,而是指純粹的警覺);第二,“活”的閱讀必然伴隨著思想,而思想必須用文字或語言來表達;第三,當你在書本上做注腳時,書本上的思想會進入你的心靈深處,并且更妥切地留存在你的記憶里。
類似于趣味小說這樣的普通書籍,讀者大可輕松地去閱讀它而不會有任何損失。但巨著之所以為巨著,就在于其中包含豐富的思想,解答了許多重大而根本的問題,因此便需要我們盡己所能地認真研讀。你絕不能像讀普通小說那樣去讀它,而必須做到眼到、手到、心到。所以這樣的書不適于在人因乏時讀。
即使閱讀時將心得寫在一張破紙片上,之后便隨手扔掉,那也無關緊要。因為當你把心得寫下來時,毫無疑問地你已掌握住了這書本中的一些知識與思想。其實你無需寫在紙片上又隨手扔掉,書上的空白處及書頁的上面、下面、邊上、書的后面,甚至于行與行之間存在空隙的地方都可用來做注腳。這不僅無可厚非,并且還有額外的好處,你的這些注腳與摘記會成為你閱讀過程的一部分。當你在下周或者下一年展卷重讀時,書里依然保留著你之前閱讀它時的意見和疑問。那些曾被你忽略之處又能引起你格外的重視,那簡直就像是繼續(xù)一次中斷的談話。
細讀一本名著的確應該與作者進行交談。作者對題旨的認識可能會比你知道的多,但千萬別相信別人所說的,對于作者的思想讀者只能全盤接受。了解是一種需要雙方共同參與的活動。學習者不僅要對自己提出問題,也要反問教師。你在書上做注腳,實是表現(xiàn)你與作者在某些問題上的觀點之同異。
給書做筆記的方法有很多。我個人慣用的方法有如下幾種:
(一)劃線:在重要或有分量的詞句下面劃橫線。
(二)劃垂直線:在更值得注意的句子旁劃垂直線。
(三)星狀標記:此種記號不宜常用,專門用來強調書中最重要的十處或二十處。(最好將標記星狀的書頁上角摺起,以便查閱。)
(四)在書頁邊緣標上號碼:標明作者推理論證某一論點的先后順序。
(五)圈出關鍵字或短語。
(六)在頁邊及上下空白處做摘記:記載某一段落所引發(fā)的疑問,或者你對段落中所提問題的回答;記載一段復雜敘述的大意;記載書中陳述的主線之先后順序。
如果書頁上的空白及書后的空頁不夠你記載,可另外用些尺寸小于書頁的紙片,在上面寫上索引、大綱,甚至你的筆記,然后將它們貼在封面里或封底里。
寫摘要和標圈點自然有可能減緩閱讀的速度。但我希望讀者這么做的原因也是想讓他們慢些閱讀。大多數(shù)人都有著一種錯誤的想法,認為閱讀的速度可衡量一個人的閱讀能力。有些書可以快讀,有些則非慢讀不可。真正的閱讀能力在于能以適當?shù)乃俣茸x不同的書籍。就一本好書而言,你的閱讀能力的優(yōu)劣關鍵不在于你能讀多少,而在于你能從中領悟出多少。
關于在書本上做筆記,有人可能還會提出最后一點反對意見。他會說:這樣做你就不能把書借給別人讀了,因為你的書被標記得亂七八糟的一定會讓人感到頭疼??墒俏蚁敫嬖V你,不要把書借給別人。因為一本經(jīng)你標記過的書等于是你的一部最富智慧的日記,你把它借出去,無異于拋棄自己的心靈。如果一個朋友希望借你的《普魯塔克傳》讀一讀,你應該和氣而堅決地勸他自己去買一本。你可以借給別人你的車子或大衣,但不要將書借給別人,因為那書上包含著你自己的見解與評論,正如你不能將自己的頭腦與心臟借給別人一樣,因為它們是你身體的一部分。
轉自《怎樣讀書才有效》第58-61頁(中國畫報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