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懇請大家看1876年涪陵世忠鄉(xiāng)周攀公從湖北麻城采回的麻城周氏家譜世系圖第二部分的第34世(矩公,鼎新公長子。武后長壽元年壬辰,官拜監(jiān)察御史。武后猜疑變詐,莫敢諫,惟公上疏,能革君心之非。配蒲氏,生子二:憲、曙。)——68世的有關(guān)資料。謝謝??! 湖北麻城周氏家譜世系 記載共兩大部分: 一、第一部分。從黃帝到周勃,共55世。世系為:1.黃帝—2.玄囂—3.僑極—4.帝嚳—5.后稷--6.臺璽—7.叔均—8.不窟—9.鞠陶—10.公劉—11.慶節(jié)--12.皇仆—13.差弗—14.毀喻—15.公非—16.高圉—17.亞圉—18.公叔祖類—19.古公稟父—20.泰伯\虞仲\季歷—21.文王—22.公旦--23.伯禽--24.考公酋------52.頃公讎(公元前256年遷到下邑)--53.召--54.沛—55.勃(?——前168)。(1——21世,可以從《史記.周本紀(jì)》中對照世系摘錄,只是《史記》中沒有第6、7兩世;21——52世,是從《史記.魯周公》中摘錄下來的,在摘錄中《麻城周氏譜》錯把魯周公的34代王權(quán)更替交接當(dāng)作了世系,因為有的只是兄弟關(guān)系,列世系時卻列成了父子關(guān)系,這一點,我們不應(yīng)該去苛求在麻城生活的古人。) 二、第二部分。從西漢周勃到明朝周特修、周是修,共68世。其世系為: 1世:周勃,公居沛邑,佐漢高祖定天下,封絳侯,謚武侯。配陳氏,生三子:勝之,亞夫,堅。公自魏遷卷城即今河南新州,徙沛,即今江蘇沛縣是也。 2世:勝之,勃公長子,代侯,朝陽公主,漢文帝之女也,國除失傳;亞夫,勃公仲子,謚共侯,屯兵細(xì)柳營,配孟氏,生子一:建德。 3世:建德,亞夫公之子,封代侯,配左氏,生子二:霖、霸。 4世:霸,建德公次子,漢武帝四次改元元狩元年巳未,官拜歸議郎,攝將軍印,配施氏,生子二:徽、類。 5世:徽,霸公長子,配文氏,生子二:笏、篤。 6世:篤,徽公次子,配宋氏,生子二:殿、觳。 7世:殿,篤公長子,配何氏,生子:培、堪。 8世:殿公仲子,漢宣帝御極三年庚戊,徵為諫議大夫。黃龍元年壬寅,遷光祿大夫兼尚書事。漢元帝永光四年辛巳,已疾(音+病旁)不能言,卒。配梁氏,生子一:瑗。 9世:瑗,堪公子,配范氏,生子三:東肇、東平、東(日+升)。 10世:東平,瑗公仲子,配岳氏,生子二:黨、常。 11世:黨,太原廣武人,字伯況,東平公長子。漢光武建武五年己丑。徵至朝廷,伏而不謁,起而翻然長嘔。上曰: “周黨不食朕祿,亦各有志,真高處士?!辟n帛四十匹。配鄭氏,生二子:亦采、受采。 12世:亦采,黨公長子,清高不亞父風(fēng),隱居澠池。配杜氏,生子二:法堯、學(xué)堯。 13世:學(xué)堯,亦采公仲子,配袁氏,生子三:宗文、宗武、宗旦。 14世:宗武,學(xué)堯公仲子,配楊氏,生子二:舉、秩。 15世:舉,宗武公長子,東漢四次改元永和元年,官拜諫議大夫,卒兼尚書事,配馮氏,生子一:福。 16世:福,舉公子,師事甘陵。漢桓帝建和元年丁亥,官拜諫議大夫兼領(lǐng)尚書事,配夏氏,生子二:開韜、開轍。 17世:開轍,福公仲子,漢獻(xiàn)帝建安二年丁丑,官拜江州刺史,配毛氏,生子三:魴、鯤、鱸。 18世:魴,開轍公長子,漢后帝建興六年戊申,仕吳拜鄱陽太守。居官清廉,深得民心。配宋氏,生子二:虔、處。 19世:處,字子隱,陽羨人,魴公仲子,膂力過人,射虎殺蛟,具文武才。西晉惠帝元康七年丁己,官拜建威將軍,適秦雍氏羌及齊萬年等叛,中書令陳準(zhǔn)奏公忠直果勇,上以公屯萬人,攻之,斬叛亂甚眾,因弦絕矢盡,救兵不至,左右勸公退,公按劍曰“是吾盡節(jié)致命之日也”,遂力戰(zhàn)不屈,遇害。配袁氏,生子二:淵、浚。 20世:浚,處公仲子,西晉惠帝三次改元大安二年癸亥,官拜東安將軍,配李氏。孺人田家女也,父名李盛,母王氏安人??9珵閷④姇r,入覲,避雨李宅,適孺人以父出母病,獨偕一婢一仆,宰牲為具百人食,極豐腴。公嘆曰“賢哉!女也?!彼烊⒅?。生三子:頤(左邊為山+豆)、嵩、謨。 21世:頤(左邊為山+豆),汝南人,浚公長子,字伯仁。東晉元帝三次改元永昌元年壬午,官拜諫議大夫,遷軍咨祭酒左仆射。配陳氏,生子二:興之、起之。 22世:興之,頤(左邊為山+豆)公長子。公見王敦忌父盛名,遂隱居不仕。配何氏,生子三:證、詩、謂。 23世:證,興之公長子。東晉簡文帝咸安元年辛未,屢召不赴。配劉氏,生子一:明哲。 24世:明哲,證公之子。精通天文,配張氏,生子二:彥、產(chǎn)。 25世:彥,明哲公長子。清高,有乃祖父乃父之風(fēng)。配彭氏,生子三:敏達(dá)、達(dá)惠、俊達(dá)。 26世:達(dá)惠,彥公仲子。梁武帝大同元年乙卯,官拜仆射兼左丞,著有文案程式,廷臣咸遵用之。配向氏,生子二:冕、炅。 27世:炅,達(dá)惠公仲子。陳宣帝大建五年癸巳,官拜安州刺史。適田龍秋割據(jù)江北六州七鎮(zhèn)叛,公力攻擊,克復(fù)其地。配徐氏,生子二:賡、揚(左邊“風(fēng)”字)。 28世:賡,炅公長子。配洪氏,生子二:席、廣。 29世:廣,賡公次子。配曾氏,生子二:華、蒂。 30世:華,廣公長子。配顏氏,生子一:子尚。 31世:子尚,華公子。業(yè)儒,未仕。配陶氏,生子三:掄元、孔元、魁元。 32世:孔元,子尚公次子。配余氏,生子二:維新、鼎新。 33世:鼎新,孔元公次子。配程氏,生子二:矩、距。 34世:矩,鼎新公長子。武后長壽元年壬辰,官拜監(jiān)察御史,武后猜疑變詐,莫敢諫,惟公上疏,能革君心之非。配蒲氏,生子二:憲、曙。 35世:憲,矩公長子。配黃氏,生子二:豐、隆。 36世:豐,憲公長子。配朱氏,生子二:果、概。 37世:果,豐公長子。配楊氏,生子三:人+先(讀shen)、侃、休。 38世:人+先,果公長子。配文氏,生子二:靈超、可超。 39世:靈超,(人+先)公長子。配江氏,生子二:干、朝。 40世:干,靈超公長子。配吳氏,生子二:象岐、振岐。 41世:象岐,干公長子。配余氏,生子三:墀、載、培。 42世:墀,字德升,汝南人,象岐公長子。唐文宗一次改元開成二年丁巳,官拜當(dāng)直學(xué)士。宣宗太中元年丁卯,遷平章事,兼議成節(jié)度使右仆射。配孔氏,生子三:岌、峙、峨。 43世:岌,墀公長子。唐僖宗三次改元中和元年辛丑,黃巢陷長安。公偕監(jiān)軍楊復(fù)光瀝酒為誓,分軍八千,遂克鄧州,功最大。配李氏,生子二:歸仁、歸厚。 44世:歸仁,岌公長子。官拜襄陽節(jié)度使。生于唐文宗太和二年戊申七月初六酉時,年六十四歲,歿于唐照宗二次改元大順二年辛亥。配宋氏,生子一:崇昌。 45世:崇昌,諱榮,歸仁公子。官拜廉州刺史。生于唐武宗會昌五年乙丑十二月十六日卯時,年六十四歲,歿于后梁己巳。配朱氏,生子四:貴瑗、貴珠、貴膺、貴懷。 46世:貴膺,崇昌公三子。生于唐懿宗通元五年七月十二日午時,年六十六歲,歿于后唐明宗天成四年己丑十二月十八日丑時。配陶氏,生子三:文明、文穎、文強。 47世:文穎,貴膺公次子。生于唐僖宗中和二年壬寅正月初十巳時,年六十二歲,歿于后晉出帝開運三年甲辰十一月二十二日未時。配王氏,生子一:安時。 48世:安時,文穎公子。生于唐昭宗天后元辛酉八月初八戌時,年六十二歲,歿于宋太祖建隆三年壬戌十月二十六日亥時。配譚氏,生子一:如緹(金旁)、如錫。 49世:如錫,安時公次子。由明經(jīng)歷官高州刺史加金紫光祿大夫左騎,持忤旨脛道州參軍司馬。生于后梁末帝貞明五年己卯四月初四辰時,享年六十一歲,歿于宋太宗興國四己卯十月二十二日未時。配蔣氏,生十八子:弘納、弘頒、弘正、弘沐、弘德、弘交、弘順、弘謙、弘利、弘本、弘道、弘革、弘意、弘量、弘明、弘亮、弘度、弘翼。夫人九胎十八男,當(dāng)時稱為人瑞。 50世:弘謙,如錫公第八子,官至奉議大夫,生于后晉高祖天福二年丁酉十月十八日戌時,享年六十三歲,歿于宋真宗咸平二年己亥十一月十 日午時。配莫氏,生子一:智強。 51世:智強,弘謙公子,生于后周世宗顯德二年乙卯四月二十八日巳時,享年六十五歲,歿于宋真宗天僖三年己未九月二十八日申時。配胡氏,生子四:識、鐸、正、輔成。 52世:輔成,智強公四子,生于宋太宗興國三年戊寅三月十八日未時,享年六十歲,歿于仁宗景佑四年丁未八月二十八日卯時。配鄭氏,生子一:敦頤。 53世:周敦頤,輔成公子,原名敦實,字茂叔,號濂溪, 性愛蓮。公生于宋真宗天僖元年(1017)丁巳六月初六寅時,享年五十七歲。歿于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癸丑六月初七日巳時。配陸氏,生子二:壽、燾。 54世:周燾 官至徽猷(you)閣侍制派發(fā)道州,配杜氏,生子二:縯、絪。 55世:周 縯,燾公長子,配文氏,生子四:政卿、直 卿、良卿、賢卿。 56世:周政卿,縯公長子,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 庚戌,官長沙尹。配張氏,生子二:鈍、鉞。 57世:周鈍,政卿公長子,攻書法,性孝友,不慕名 利,配李氏。生子三:伯瑞、伯瑜、伯珍。 58世:周伯瑜,鈍公次子,孝友上聞,南宋高宗紹興 二年壬子征辟不受,配何氏。生子一:勍。 59世:周勍,伯瑜公之子,礪志力學(xué),立品清高,配朱氏。生子二:選、達(dá)。 60世:周選,勍公長子,南宋孝宗隆興元年未由明經(jīng)授 南康訓(xùn)導(dǎo),配程氏。生子二:師學(xué)、為學(xué)。 61世:周師學(xué),選公長子,南宋寧宗,嘉定元年戊辰 官戶部郎中,配吳氏,生子二:儀(立+義)、翊。 62世:周儀,師學(xué)公長子,南宋理宗寶慶二年丙戌征 以貢生舉人,堅辭不就,配楊氏。生子三:夢旦、夢晟、夢升。 63世:周夢晟,儀(立+義)公次子,沉潛純謹(jǐn),孝友篤行。配任氏,生子二:潞、淑。 64世:周潞,夢晟公長子,配向氏,生子一:簋。 65世:周簋,潞公之子,配程氏,生子二:綸、紳。 66世:周綸,簋公長子,元世祖至元二十年甲申官知筠州,遷司馬,封萬戶侯,已經(jīng)遷居住在麻城孝感。配朱氏,生子禎。 67世:周禎(1324.02.03-1388.09.18),綸公之子,號 “門+音(諳an)臣”,元順帝至正三年癸未(1343年)進士,棄官隱居二十余年,始出佐明太祖定天下,官刑部尚書。配鄭氏,生子二:特修、是修。 68世:周特修,禎公長子,明建文元年已卯官授南京 主事。配方氏,生子三:良璧、良玉、良弼?,F(xiàn)重慶市內(nèi)的涪陵、南川、武隆、墊江、豐都、石柱、長壽,貴州桐梓、遵義,四川省蒼溪縣等地均有特修公之后裔,其裔孫已經(jīng)遍及全國,有的早已遷居海外。良璧、良玉、良弼后裔均有家譜。 68世:周是修,禎公次子,祖籍江西泰和,為衡王府 紀(jì)善預(yù)翰林纂修,官刑部侍郎。1403年,在京城失守,惠帝焚宮后,是修公自知不免于難,乃示意三個侄兒逃離,留書別友人江仲隆、解縉、胡靖、蕭用道、楊士奇,付以后事。入應(yīng)天府學(xué),拜先師畢,自盡于尊經(jīng)閣,義然全節(jié),不伺二君,年四十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