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兒媚 宋·王雱 楊柳絲絲弄輕柔,煙縷織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難重省,歸夢繞秦樓。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頭。 注釋 ①秦樓:秦穆公女弄玉與其夫蕭史所居之樓。此指王雱妻獨居之所。 ②丁香:常綠喬木,春開紫或白花,可作香料。 ③豆蔻:草本植物,春日開花。 詞牌 眼兒媚:又名《秋波媚》。雙調(diào)四十八字,平韻格,前片三平韻,后片兩平韻。 賞析 此詞內(nèi)容當是觸眼前之景,懷舊日之情,表現(xiàn)了傷離的痛苦和不盡的深思。 上片第一句“楊柳絲絲弄輕柔”,柳條細而長,可見季節(jié)是在仲春。“弄”是寫垂柳嫩條在春風吹拂下的動態(tài)。這已是一種易于撩撥人們情緒的景色了。但光是這一句,還看不出情緒究竟是喜樂還是悲愁來。 接下一句“煙縷織成愁”,情緒的趨向就明白了。但寫仲春之愁,如何寫法?作者運用了他的特技:海棠未遭雨打,還在枝頭盛放;梨花又似爭先,如雪般的開了,這不是很典型的良辰美景嗎?可要知道,只有九十日的春天,卻當此時已有一半過去了!好就好在“一半春休”這一句;如果沒有這一句,上面所說的“煙縷織成愁”,就會變得無病呻吟。 若只有眼前景色的憑空觸發(fā),而沒有內(nèi)在的愁的根源,則即使是再大再多的外因,也起不了作用。于是在下片中,就把這個郁結(jié)交代出來了:“而今往事難重省,歸夢繞秦樓。”原來有一段值得留戀、值得追懷的往事。但是年光不能倒流,歷史無法重演,舊地又不能再到,則只有憑借回歸的魂夢,圍繞于女子所居的值得懷念的地方了。這兩句寫出了愛情和別離所帶來的痛苦,但又念念不能忘懷,因此接下去寫道:“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頭。”詞人的相思之情,只有借丁香和豆蔻才能充分表達。這分明就是在感嘆自己心底的深情正像丁香一般憂郁而未吐,但又是非常希望能和自己心愛的人像豆蔻一般共結(jié)連理。整個下片的意思是說,盡管一切的夢幻都已失落,然而自己內(nèi)心纏綿不斷的情意依然專注在那個可人身上,真是到了“春蠶到死絲方盡”的境界。 評解 相傳因王雱多病,父安石令雱妻獨居樓上,后王雱病卒,妻別嫁。這首詞抒寫春半相思之情。景極工而情極婉。柳煙織愁,夢繞秦樓,已可概括其意;更加以“海棠未雨”、“相思只在”諸句,愈見愁濃思深。全詞輕柔婉媚,細膩含蓄。情思纏綿,欲言不盡。 詩中情解 王雱初遇翰林學士龐公之女龐荻即一見鐘情。宋時風氣開放,賞春樂游之事平常,時近清明,花嫣柳艷,乍暖還寒。汴梁城外青山碧水,陌上游春掃墓之人不絕。正是江淹美人詩中描寫的情景。兩個俊男美女機遇巧合在婚前就得相見,一見鐘情,又門當戶對,自是一段好姻緣。雖然龐公與王安石政見不一致,但兩家還是結(jié)了親??上跞穗m長得帥,但身體很弱。以至夫妻分居,后來龐荻奉王安石之命改嫁,嫁的是神宗的弟弟,也是王的好友昌王趙顥。據(jù)說龐荻再婚之時,王雱病危,彌留中寫下這首詞,不久去世。年僅三十三歲。趙顥善待龐荻,臨終前對三個孩子說要替他繼續(xù)照顧他們的媽媽。王雱為什么會把自己的這首詞命名為《眼兒媚》呢?是因為龐荻有一雙秋水一樣的眼晴嗎?野史中說王有隱疾,龐荻并不想離開他,可他為了她的終身幸福強她別嫁,那樣一朵嬌嫩的海棠花,他不忍她兀自萎謝。 初讀到這段故事,很是感慨。龐荻在王生前就別嫁而非被休,在那個時代幾近驚世駭俗的行為,王安石父子對龐荻的一番用心與深情實在有超越時代的人文精神。 后來賀鑄有一首《眼兒媚》被認為是這一闋詞的正聲: 蕭蕭江上荻花秋,做弄許多愁。半竿落日,兩行新雁,一葉扁舟。 惜分長怕君先去,直待醉時休。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頭。 集評 薛礪若《宋詞通論》:王雱詞雖不多見,然較介甫蘊藉婉媚多矣。足見當年臨川王氏家學一斑?!曰蒌吭础锻窦s詞》 簡析 此詞今人多以為無名氏作,似可議。近人況周頤《歷代詞人考略》卷十八引《古今詞話》云:“王荊公子多病,因令其妻樓居而獨處,荊公別嫁之。其子念之,為作《秋波媚》?!贝嗽~“婉媚似婦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