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嘉誠為何此時重組商業(yè)帝國? 英國《金融時報》珍妮弗·休斯 香港報道 在亞洲,李嘉誠引人注目既是因為他是該地區(qū)最富有的人之一,也因為他敏銳的商業(yè)頭腦。上周五,這位86歲的企業(yè)大亨提出重組其商業(yè)帝國的計劃,此舉似乎又是一步妙棋。 投資者昨日對他徹底重組旗下兩家主要企業(yè)的計劃明顯表示贊成,兩家上市公司的股價漲幅達到兩位數(shù),市值增加115億美元。 在市場喝彩之前,李嘉誠于上周五下午宣布,計劃將其旗艦企業(yè)長江實業(yè)(Cheung Kong Holdings)與藍籌股綜合企業(yè)和記黃埔(Hutchison Whampoa)合并,然后將房地產資產剝離給股東。這筆交易將實現(xiàn)包括電信、零售、基礎設施和能源在內的綜合企業(yè)與房地產的徹底分離。房地產曾是李嘉誠340億美元財富的基礎。 長江實業(yè)股價昨日在香港股市收漲14.7%,和記黃埔則上漲12.5%。所有這些都讓投資者、銀行人士和分析師不禁要問:李嘉誠為何沒有早一點這么做? 至少10年來,重組一直是香港交易撮合者長期辯論的一個話題,而缺乏實際變化讓很多投資者套利策略流產。 分析師和交易撮合者為李嘉誠選擇此時進行重組提出了很多可能的理由。一些人認為,這與交接計劃有關,因為今年李嘉誠就87歲了。他們還指出,李嘉誠可能在尋求為該集團悄悄逼近的一個收購目標騰出資金;或者可能是為了通過把公司的注冊地遷到開曼群島來逃離香港。 從接班的角度來看,李嘉誠兩年前就提出了其主要計劃,大兒子李澤鉅將接管李嘉誠在長江實業(yè)的股權,也就是重組后在兩個新公司長江和記實業(yè)(Cheung Kong Hutchison)和長江實業(yè)地產(Cheung Kong Properties)的持股比例將分別為30.15%。一位并購專家表示:“新的架構確實讓李澤鉅接班變得更為簡單?!?SPAN lang=EN-US> 在選擇開曼群島為注冊地方面,李嘉誠效仿了超過40%的在港上市公司的做法,這些公司就是在開曼群島注冊,包括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集團騰訊(Tencent)以及很多中國最大國有企業(yè)的上市公司。 無論李嘉誠何時調整其覆蓋52個國家的商業(yè)帝國的架構,都會有人抨擊他試圖逃離香港。然而,數(shù)位參與該交易的人士表示,該計劃開始于去年夏季。這意味著在去年秋季“占中”抗議活動使得人們聚焦于香港政府及其與當?shù)厣虡I(yè)巨頭的關系之前,重組決定已經作出。 里昂證券(CLSA)分析師丹尼爾·舒特(Danie Schutte)表示:“我們相信這并非反映了管理層對香港商業(yè)環(huán)境的看法?!?SPAN lang=EN-US> 兩家公司自己也表示,此舉是為了消除從控股公司的關聯(lián)性導致的折讓,為股東釋放價值。 分析師們估計,如果不考慮其持有的49.97%的和記黃埔的股份,長江實業(yè)的股價往往為每股凈資產的50%左右。與此同時,里昂證券表示,綜合集團和記黃埔的股價平均較其賬面價值折讓18%,但在重組消息曝出之前,該公司股價折讓37%。 但按照這兩家公司的說法,選擇此時重組,是因為兩家的業(yè)務日益交錯。去年長江實業(yè)進入飛機租賃業(yè)務更是讓這一點急劇凸顯——從邏輯上來說,飛機租賃業(yè)務更應屬于集電信、零售、基礎設施、港口和能源于一身的和記黃埔。 然而,在以房地產為主的長江實業(yè)很難以合適價格拿到土地之際,飛機交易幫助其緩解了現(xiàn)金過多的問題。 長江實業(yè)企業(yè)戰(zhàn)略主管Gerald Ma表示:“我們發(fā)現(xiàn)可以在另一個領域將一些資金投資利用起來,那就是飛機租賃業(yè)務。于是有人提出疑問,‘你們?yōu)槭裁催M入飛機租賃領域?你們不再是一家房地產公司了嗎?’因此我們明白了,有必要就如何明晰業(yè)務范圍作出決定?!?SPAN lang=EN-US> 模糊的業(yè)務界限讓投資者更加不確定將資金投向哪里。和記黃埔首席財務官陸法蘭(Frank Sixt)表示:“這不是我們提出一個想法,然后他們(長江實業(yè))說‘哦,我們應該有這個想法’。但你的確會進入這樣一種局面……股東會問,‘好吧,這家集團的增長方向在哪里?’” 如果獲得股東和法庭的批準,重組將會在今年6月完成。如果對新收購目標的懷疑證明是真的,通過觀察集團中最終有多少部分卷入這筆新交易,就可以了解李氏帝國的新架構是否真的變得更加清楚明晰。 譯者/何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