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種子的處理 日期:2014-12-31 11:53 作者:不詳 來源:農(nóng)業(yè)科技報 點擊:34 ■何為種子處理 種子處理指作物種子、林木種子播種前采用的物理、化學或生物處理措施的總稱。包括精選、曬種、浸種、拌種、催芽等。目的是促使種子發(fā)芽快而整齊、幼苗生長健壯、預防病蟲害和促使某些作物早熟。 ■種子處理的具體操作 精選 在種子曬干揚凈后,采用粒選、篩選、風選和液選等方法精選種子。種子精選目的是消除秕粒、小粒、破粒、有病蟲害的種子和各種雜物。 曬種 利用陽光曝曬種子。具有促進種子后熟和酶的活動、降低種子內(nèi)抑制發(fā)芽物質(zhì)含量、提高發(fā)芽率和殺菌等作用。 浸種 作用是促進種子發(fā)芽和消滅病原物。方法有:清水浸種、溫湯浸種、藥劑浸種。應(yīng)按規(guī)程掌握藥量、藥液濃度和浸種時間,以免種子受藥害和影響消毒效果。拌種 將藥劑、肥料和種子混合攪拌后播種,以防止病蟲為害、促進種子發(fā)芽和幼苗健壯。方法分干拌、濕拌和種子包衣。 催芽 播前根據(jù)種子發(fā)芽特性,在人工控制下給以適當?shù)乃?、溫度和氧氣條件,促進發(fā)芽快、整齊、健壯。方法有地坑催芽、塑料薄膜淺坑催芽、草囤催芽、火坑催芽、蒸汽催芽等。此外,還有種子的硬實處理和層積處理。硬實處理是用粗砂、碎玻璃擦傷種皮厚實、堅硬的種子(如草木犀、紫云英、菠菜等種子),以利種子吸水發(fā)芽。層積處理是需后熟的種子,于冬季用濕沙和種子疊積,在0~5℃低溫下1~3個月,以促使通過休眠期,春播后發(fā)芽整齊。 ■介紹兩種種子處理技術(shù) 許多作物病害是由種子攜帶傳播的,而種子處理是植物病害防治中最經(jīng)濟、最有效的方法。目前,常用的種子處理方法主要包括非化學方法和化學方法兩大類。 非化學方法 熱力處理法①溫湯浸種法:先用常溫水浸種15分鐘,再轉(zhuǎn)入55~60℃熱水中浸種,不斷攪拌,并保持該水溫10~15分鐘,然后讓水溫降至30℃,繼續(xù)浸種。溫湯浸種時最好結(jié)合藥液浸種,殺菌效果更好。②熱水燙種法:燙種時需用2個容器,將熱水來回傾倒,最初幾次動作要快,使熱氣散發(fā)并提供氧氣,一直傾倒至水溫降到55℃時,再改為不斷地攪動,并保持該溫度7~8分鐘,以后的步驟同溫湯浸種法。此法一般用于難于吸水的種子。 冷凍處理法 冷凍處理法是谷類、豆類和堅果類種子充分干燥后的一種重要貯存手段,其本身并不能殺死病原物,但是可以抑制病原物的生長和侵染。 核輻射法 核輻射在一定劑量范圍內(nèi)具有滅菌的作用。60Co-g射線輻照裝置比較簡單,成本也較低,g射線穿透力強,多用于處理貯存期的種子等。 微波法 微波是波長很短的電磁波,微波加熱是使處理的種子自身吸收能量而升溫,并非傳導或熱輻射的作用。微波適合于對少量的種子進行快速的殺菌處理。 化學方法 浸種法 浸種法是將種子浸漬在一定濃度的藥液中一定時間,然后取出晾干進行播種,從而消滅種子表面和內(nèi)部所帶病原菌或害蟲的方法。浸種法消毒比較徹底,但浸種后種子不能堆放時間過長,應(yīng)在晾干后立即播種。 拌種法 拌種法就是將一定數(shù)量和規(guī)格的拌種藥劑與種子按照比例進行混合,使被處理種子外面都均勻覆蓋一層藥劑,形成藥劑保護層的種子處理方法,拌種處理又可以分為干拌和濕拌。 悶種法 悶種法是將一定量的藥液均勻噴灑在播種前的種子上,待種子吸收藥液后堆在一起并加蓋覆蓋物,堆悶一定時間,來防止病蟲為害的種子處理方法。操作簡便,效率高。 種子包衣 種子包衣是將種衣劑包覆在種子表面形成一層牢固種衣的種子處理方法,也是一項把防病、治蟲、消毒、促生長融為一體的種子處理技術(shù)。種衣劑中通常含有殺蟲劑、殺菌劑、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微肥和微生物等有效成分及一些非活性組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