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釋文:月川一以渡, 三書一以啟。潮頭望楊子,湖上此焦尾。題畫 八大山人 ![]() 鈐印四:蒍艾、忝區(qū)茲、(屐 形)八大山人、可得神仙。 題詩: “到此偏憐憔悴人,緣何花下兩三 旬,定昆明在魚兒放,木芍藥開金 馬春?!?/div> 曾見三幅魚圖題有此詩,王方宇先生藏 有兩幅,另一幅是往友寬一所藏《安 晚冊》中之一頁。 王方宇所藏一幅是《魚圖軸》,甲戊 1694八月二十六日所作。全畫是中幅立 軸,偏下方畫孤魚一尾,左上題詩及 年月日。是一目了然八大山人的精 品,題字與甲戌年書法相合。有八大 山人印章四方,皆是甲戌年常用者。 另有同形偽作一件,印入張萬里、胡 仁牧編《八大山人書畫集》。 畫及書法皆同,但圖章不同,有 “十得”印,“十得”印只用於壬午1702 及以後,在甲戌作品上出現(xiàn),就有考 查的必要。找出破綻,可以證為偽作。 ![]() ![]() ![]() 款署:“八大山人書。戊辰八月五日?!笨钣。骸鞍诉€”。引首章:“黃竹園”。鑒藏?。骸拔男膶彾ā薄ⅰ扒G門王氏珍藏”、“覺非審定”等4方。 釋文: 鴒原此高蹈,鴻鵠曷翺翔。下者命雋匹,樂天歸草堂。北風(fēng)歲已晏,秋水人何方。迢遞巢雲(yún)子,漁歌楚竹傍。八大山人題畫。 此軸錄五言題畫詩一首,計10行,行字不等。末款“八大山人題畫”,下鈐“八大山人”印。具體書寫時間不詳。本幅無藏印。 此軸書法純用中鋒揮就,行筆沉實,筆劃圓勁而流暢。結(jié)字大小疏密錯落有致,結(jié)構(gòu)舒張。從書法風(fēng)格看當是朱耷晚期獨特書風(fēng)形成后的作品,略存明代王寵書風(fēng)遺意。通幅給人以灑脫飄逸之感。 ![]() 鈐印二:八大山人、何園。 此幅《芍藥圖》筆精墨妙,章法布局以及所留空白,盡是八大山人典范。開門見山,八大山人氣質(zhì),在畫中隨處可見。題詩書法,亦臻妙境。 題識文字錄下: 橫經(jīng)不數(shù)漢時箋, 邵伯何如此日筵。 分付好花珠玉裏, 卻教人待晚春天。 花朝日讀 恪齋先生海棠詩作此 求 正 八大山人 下有『八大山人』白文方印、『何園』朱 文方?。挥钟袕埳茖I先生藏印一方, 張大千先生藏印四方。 此詩已有數(shù)人解釋,朱安 群、徐奔二位所著《八大山人詩與畫》中,五十一首,解釋此詩正確清明,可以參考。但讀海棠詩,何以畫芍 藥?此故事比較屈折,今簡記於此: 邵伯,指邵伯湖,在揚州江都 縣。朱、徐書注,正確。邵伯湖是因紀念謝安而得名。晉太元十一年謝安官揚州筑新城於城北二十里,筑堰以灌民田,民思其德,比於邵伯,因名邵伯堰。後又有邵伯湖。邵伯見《詩經(jīng)》《召南》《甘棠序》有『甘棠,美邵伯也氣邵伯為人民愛戴。邵伯種的“甘棠”,亦為人民愛護。因此,“邵伯”為人民愛戴官吏之代稱。所以人民為感謝謝安,名謝安所建之堰為“邵伯堰”。至於揚州芍藥為天下冠,早已為人樂道,八大山人讀到海棠 詩,想到“邵伯甘棠”之句,由“邵伯甘棠”聯(lián)想到“邵伯堰”或“邵伯湖”,又聯(lián)想到謝安在揚州,由揚州想到芍 藥。所以看了海棠詩,而畫出芍藥。 |
|
|
來自: 隨風(fēng)飄逝 > 《朱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