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合地黃湯 ?。ㄗ剃幮篃岱ǎ? 漢·張仲景《金匱要略》 百合七枚,擘 生地黃一升 右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dāng)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內(nèi)陸黃汁,煎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中病勿再服, 大便常如漆。 【主治】百合病,不經(jīng)吐下發(fā)汗,病形如初者。 【近代驗證】 例一 盛仲卿治百合病案(選自《中國現(xiàn)代名中醫(yī)醫(yī)案精華》) 劉某某,女,12歲。 初診:1974年10月3日。 主訴:高熱之后,日晡低熱,延來半年有余。 診查:口苦溺赤,情緒時靜時躁,神志恍惚,意飲食而不能食,寤而不寐,脈象微數(shù),口干舌燥。 辯證、治法:此百合病也。擬百合地黃湯加味。 處方:百合15克 生地12克 制玉竹12克 蒿梗10克 炙草10克 炙白薇10克 炒知母10克 地骨皮10克 炒谷芽12克 淮小麥15克 紅棗15克 一診:進前方藥五劑后,低熱已除,煩躁較寧,寤寐略安,胃納漸振。擬原方藥再進四劑。 三診:寤寐已安,納谷亦香,口苦口干已愈,精神日趨正常。擬前法加減。 處方:制玉竹12克 炙白薇10克 淮小麥30克 炙草6克 地骨皮10克 生白芍10克 蔓荊子10克 茺蔚子10克 炒天蟲10克 白芷 4.5克 白蒺藜10克 五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