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腸飲 清·陳士鐸《辨證錄》 金銀花三兩 當(dāng)歸二兩 地榆一兩 麥冬一兩 元參一兩 生甘草三錢 薏仁五錢 黃芩二錢 水煎服。一劑而痛稍正,二劑而足可伸,再二劑而毒盡消矣。 此方純陰之物,而又是活血解毒之品,雖瀉火實滋陰也。 【主治】陰虛火旺之大腸癰,腹中痛甚,手不可按,而右足屈而不伸。 【方論選萃】 清·鄒岳:大小腸癰,……俱由濕熱氣滯凝結(jié)而成。初起發(fā)熱惡風(fēng),自汗身皮甲錯,天樞穴隱痛微腫,按之腹內(nèi)急痛,大便墜腫右足 屈而不能伸者,大腸癰也。宜服清腸湯三四劑。清腸湯:銀花三兩、當(dāng)歸二兩、地榆二兩、麥冬一兩、元參一兩、米仁一兩、槐花三錢、 黃芩二錢、甘草三錢。 【近代驗證】 例一 張德文《清腸飲治療闌尾炎100例體會》(選自《浙江中醫(yī)雜志》1987;(4):161) 筆者用清腸飲加蒲公英、紫地?。恍”悴焕榆蜍?、連翹;大便干燥加桃仁、火麻仁、大黃;身熱甚者加丹皮。結(jié)果:平均服藥7劑, 治愈92例,好轉(zhuǎn)5例,無效3例。認(rèn)為本方性平穩(wěn),不會頻瀉傷陰,亦不會過濕助陽產(chǎn)生毒熱,若孕婦用時,減去薏仁,加冬瓜仁,療效亦 不減。本方多屬潤腸之品,潤以行滯,腸道潤則糟粕自行,血脈潤則氣血不結(jié),又配以涼血解毒之品,相輔相成,取效很快。本方治療闌 尾炎,于平淡中見神奇,頗可效法。 例二 王新民等《清腸飲加減治療慢性闌尾炎198例》(選自《新中醫(yī)》1998;30(1):45) 在本組198例慢性闌尾炎中123例經(jīng)X線鋇餐闌尾透視診斷,14例手術(shù)病理診斷。筆者用清腸飲加減治之,其中氣血瘀滯,濕熱內(nèi)蘊(yùn)者, 加大黃、牡丹皮、敗醬草;局部有包塊者,加乳香、沒藥、穿山甲;熱甚腑實,加冬瓜子、芒硝、蒲公英;胸腹痞悶,口渴不飲伴有嘔吐 、便溏者,加藿香、佩蘭;小便黃者,加車前子、滑石等。10天為1療程,2個療程后判定療效。結(jié)果:治愈:152例,有效:32例,無效: 14例。筆者在治療中重用銀化30克清熱解毒,配甘草加強(qiáng)清熱解毒功能,當(dāng)歸活血散瘀,玄參瀉火解毒,共收解毒活血,清熱通脈之功。 使毒解血行,痛止癰消。 例三 沈經(jīng)宇《清腸飲治愈妊娠期腸癰》(選自《上海中醫(yī)藥雜志》1997;(4):22) 筆者在1985年7月用此方加減治愈多例妊娠期腸癰,認(rèn)為妊娠病的治療,用藥以治病與安胎并舉為法,懷孕期患腸癰,則當(dāng)以去病為主 ,稍顧及胎氣也,見癥治癥,絕不必因胎而忌之,惟當(dāng)選穩(wěn)妥之品用之,處方時凡峻下、滑利、行血、破血、耗氣、垂墜之劑均要慎用。 清腸飲中,地榆其性沉降,善入下焦理血。《本經(jīng)》謂:其能和血也。用清腸飲去米仁加金鈴子、桔葉核、炒白芍、蘇梗、廣木香、佛手 等疏肝理氣之品,皆能取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