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說諸國混戰(zhàn)的時候,有一個弱國的軍隊被打敗了,士兵們只好逃到大山里面,戰(zhàn)勝國的軍隊把大山團團圍住,斷了他們糧草的來源,想把他們困死于山中。誰知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山里一點兒動靜也沒有,圍困大山的官兵以為他們一定都餓死了,就放松了戒備。忽然有一天從山里殺出-一支兵強,馬壯的軍隊,殺得他們措手不及,被圍困的軍隊反敗為勝,奪回了失地。被圍困在山中的官兵為何非但沒餓死,反而變得強壯了呢?原來,他們找到了一種植物,它的根莖很粗,嚼味道很甜,于是人吃根莖,馬吃藤葉,人和馬越吃越強壯。困在山里的人們給這種植物起了個名字叫做“山遇”,意思是在缺糧的時候遇到的寶物。后來人們又發(fā)現這種植物不但可山藥,能補腎填精,精足則陰強、目明、耳聰。以像糧食一樣充饑,還可以當做藥材滋補身體,就改名為山藥。 這個故事的真實性我們已經無法考證,但山藥的養(yǎng)生作用確實是舉世公認的。 山藥是藥食兩用的佳品,中醫(yī)把它稱為“上品”之藥,它性平,味甘,除了有很強的補肺、健脾的作用外,還能益腎填精。 對山藥的補腎作用,古代醫(yī)家多有論述。 李時珍說山藥:“益腎氣,健脾胃。”很推崇它的補腎和健脾的功能。脾胃虛弱和腎虛的人可以把它作為調補身體的常用食物,《本草正》說:“山藥,能健脾補虛,滋精固腎,治諸虛百損,療五勞七傷?!卑焉剿幰暈橹委熖搫诘撵`丹妙藥。 《本草經讀》說:“山藥,能補腎填精,精足則陰強、目明、耳聰。”從這段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出,山藥滋陰、填精的功能很受推崇。 藥是男性的忠實伙伴。唐代食醫(yī)孟詵曾說:“山藥利丈夫,助陰力?!薄度杖A諸家本草》說:“山藥助五臟,主泄精健忘凸”《本草求真》也說山藥“能治遺精不禁口無論是陰虛火旺還是腎氣不固而遺精早泄者均可以食用,如果能配合其他補腎固精食晶,如芡實、蓮子等一并服食,效果更好。 中醫(yī)認為上品之藥應該常服,多則終生,少則數年。所以,凡是有腎虛問題的人,可以把山藥作為養(yǎng)生保健的常用食物,居家常備一些,常年食用。 山藥的吃法很多,如生吃、熟吃、做菜肴、做主食、做粥、泡茶,大家可以根據喜好靈活食用。 |
|
|
來自: 藍色寧靜1958 > 《中醫(yī)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