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8.治胃下垂秘方-升胃湯 【來源】蘭少敏,《新中醫(yī)》(9)1986年 【組成】柴胡、陳皮各10克,黃芪24克,黨參15克,白術(shù)、白芍、茯苓、枳實、粉葛根各12克,懷山藥30 克,炙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益血疏肝、益氣健脾、升胃舉陷。 【方解】本病與肝之升發(fā)有關(guān),實屬肝脾腎三臟同病,治療上必須三臟兼顧。故方中以柴胡“主心腹腸胃 中結(jié)氣”(《本經(jīng)》)為主藥,配白芍養(yǎng)肝血、強肝用;黃芪配白芍補氣以固衛(wèi)陽、和斂脾陰、調(diào)營血,使陰 陽氣血都得到益處,營衛(wèi)也得到調(diào)衛(wèi)。用四君子湯(參、苓、術(shù)、草)、陳皮助陽氣、補脾益胃。因脾胃虛弱 的人,消化大多不良,飲食物中的營養(yǎng)成分也就不能完全被吸收,故用之。枳實配白術(shù)相輔相成,寓補于 消,消不傷正;懷山藥補氣養(yǎng)陰,益五臟、充腎精;黃芪具春令升發(fā)之性,得柴胡能升補肝氣、得黨參能 升補脾陽,葛根鼓舞胃氣上行,并助白術(shù)引甘溫之品入胃經(jīng),妙用則意在行里,防其走表。諸藥合用,使 肝氣得舒,脾得健運,腎元得固,共奏“升胃”之效。 【主治】胃下垂。 【加減】如有濕熱者,加黃連6克,藿香9克;肝郁脾虛者,加香附12克;脾腎陽虛者,加附子12克,肉桂 (焗)6克;血瘀者,加失笑散;中氣下陷者,重用葛根,加升麻4克;伴有胃寒痛者,加高良姜9克;寒熱不 明而疼痛者,加元胡10克;合并潰瘍者,加烏賊骨30克,白芨12克;氣滯者加蘇梗9克,減黨參10克;惡心 者,加法半夏12克,生姜9克等。隨證治之,每收佳效。 【療效】治療40例,痊愈11例,好轉(zhuǎn)27例,無效2例??傆行蔬_9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