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蛙燉土豆
原料:
林蛙9只(約一斤)、小土豆3個、東北黃醬、醬油、老抽、鹽、小蔥、姜。
做法:
1、活林蛙清洗干凈,拽住后退把頭沖案板摔暈,備用;
2、備鍋,燒一鍋水,水開后放入暈的林蛙,林蛙表皮變白后即刻撈出,過涼水備用;
3、油熱后放入姜片,出味道后撈出,放如切好的土豆塊,煎至出香味,加如黃醬翻炒;
4、翻炒片刻加入適量醬油,放入足量的水后,擺入焯好水的林蛙;
5、水開后,轉(zhuǎn)小火,加適量的鹽,生抽,直至湯汁收干,盛盤,撒入小蔥段即可。
石鍋拌飯
原料:
剩米飯、胡蘿卜、金針菇、豆芽、香菇、黃花菜、菠菜、冬筍、雞蛋(菜的種類各取所好)、韓式甜辣醬。
做法:
1、材料洗凈,胡蘿卜、香菇、冬筍切成細(xì)絲;
2、鍋中油熱,倒入胡蘿卜、香菇炒熟,加少許鹽;
3、燒開水,分別焯熟金針菇、黃花、豆芽、冬筍、菠菜,分別加入少許鹽和香油拌勻;
4、石鍋中薄薄涂一層香油,鋪好剩米飯,將準(zhǔn)備好的菜絲碼進(jìn)去,上面放一個煎好的蛋;
5、石鍋放在火上加熱,直至發(fā)出滋滋的聲音、鍋底米飯略焦即可;
6、拌上韓式辣醬,開吃!
辣白菜炒五花肉
辣白菜炒著吃可是風(fēng)味獨(dú)特,有辣白菜炒五花肉,辣白菜炒土豆片,您看看,再嘗嘗,色香味俱全。
辣白菜不要多,差不多長白山生態(tài)旅游三分之一就足夠了,多了會發(fā)苦。五花肉盡量選擇肥瘦比例均衡的,太肥肉會比菜還軟,太瘦了又會發(fā)柴。 有一樣?xùn)|西很關(guān)鍵哦,尖椒。一只就足夠了,切成小圓片片,有好看,又提味。
1、炒五花肉。不要炒得太走油。切一點(diǎn)點(diǎn)蒜片。肉變色了放尖椒籽,注意,是尖椒籽。喜歡辣的人可以多放幾個,帶著籽一起炒,不喜歡辣的人就放一半即可,放心,那種辣很弱,不會讓你感覺太強(qiáng)烈,他能夠中和辣白菜本身的辣粉味道,把辣白菜那種讓人遺憾的陳舊味道變得辣得比較新鮮。
2、辣白菜最好切絲,不要相信把辣白菜搞成大片片的會看著和五花肉協(xié)調(diào)。那樣白菜是白菜,沒肉味,五花肉卻只有白菜外面的辣,沒有白菜幫助下的味道。
切絲的辣白菜,本身容易把肉味帶進(jìn)去,而五花肉又很容易被白菜汁特有的能夠輔助肉類甜味出來效果加強(qiáng)。
另外告訴一個小竅門。市面上買的辣白菜,其實(shí)味道都有些過了。那是為了下飯下粥的,不是為了配菜的。如果想讓這道菜好看好吃。加入等分量的新鮮白菜。也切絲。和辣白菜一起揉幾下,等于是把新鮮白菜被辣白菜小腌一會。不用長白山天然滑雪公園時間很常,在你準(zhǔn)備做這個菜的時候,第一步就做即可。
此時的白菜和辣白菜絲放進(jìn)來,和五花肉一起炒。炒到貌似熟了的樣子的時候,白菜應(yīng)該出大量的水了。放鹽,糖。這里要說明一下,糖可以后方,也可以在炒肉前用來炒糖油,那樣肉的眼色會深而香,而后放,白菜會吃起來更香甜。 加少許水。在這個步驟之前,請一定用大火,白菜越熬越甜,特別有肉。
拌明太魚—美味又營養(yǎng)
【準(zhǔn)備材料】
干明太魚1條
生抽醬油2毫升 糖1.5克 白醋2毫升 香油2毫升 辣椒油少許 鹽1克 味精1克 白芝麻少許
【做法】
1將干明太魚用水泡軟(需要大概2個小時);
2剝下魚皮和魚骨,撕成均勻的絲;
3將調(diào)味料混合后成調(diào)味汁;
4調(diào)味汁與魚絲混合即可。
【溫馨小貼士】明太魚絲撕得越均勻越好,拌的時候抓拌均勻。
明太魚雖然比較容易消化,不過也不可以過多食用。
肉炒大葉芹—芹菜中的高級珍菜
山芹又名山芹菜、大葉芹、短果回芹,為傘形科大葉芹屬植物。中國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山區(qū)針闊葉混交林、雜木林下、溝谷濕地均有分布。
山芹菜的學(xué)名叫短果茴芹,是芹菜中的高級珍菜。山芹菜其營養(yǎng)成份在野菜中也是較高的,山芹菜含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胡蘿卜素、維生素B1、B2、維生素C、鹽酸、鈣鐵磷等。其中胡蘿卜素的含量高出西芹38倍,維生素C的含量也高出西芹五倍以上,近大白菜4倍,近黃瓜的8倍;維生素B2是大白菜、黃瓜和甘藍(lán)的2倍多,鐵含量則是常見蔬菜的10-30倍。除此之外還有較高的醫(yī)療價值,有散寒解表、祛濕止痛、還具有降血壓、助消化等保健功效的作用。
猴腿菜—著名的食、藥用山野菜
猴腿菜學(xué)名蹄蓋蕨菜,俗名綠莖菜、紫菜、猴腿。猴腿菜含有各種營養(yǎng)素,比栽培蔬菜營養(yǎng)豐富,其味道鮮美而獨(dú)特,藥用價值與蕨菜相似,是著名的食、藥用山野菜之一。一般生長在針闊混交林中或灌木叢中及溝邊河岸草地,株高80—90cm,分綠、紫兩個品種。長白山是中國主產(chǎn)區(qū)。猴腿菜含有各種營養(yǎng)素,比栽培蔬菜營養(yǎng)豐富,其味道鮮美而獨(dú)特,藥用價值與蕨菜相似,是著名的食、藥用山野菜之一。猴腿菜具有清熱解毒,潤肺理氣,補(bǔ)虛舒絡(luò),止血?dú)⑾x的功效,經(jīng)常食用可治療高血壓、頭昏、子宮出血、關(guān)節(jié)炎等癥,并對麻疹、流感有預(yù)防作用。
干鍋牛毛廣—又名薇菜營養(yǎng)豐富
牛毛廣:又名薇菜。
學(xué)名:桂皮紫萁Osmunda cinnamomea L.var.asiatica Fernald別名牛毛廣,屬紫萁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薇菜植株高達(dá)1米左右,鱗片根狀莖、粗壯,斜生于地下,大的能成小樹干狀,直徑達(dá)20厘米,密生黑褐色須根,葉二型簇生,幼葉密生紅棕色絨毛,不育葉片長40~60厘米,寬18~24厘米,矩圓形或狹矩圓形,二回羽狀深裂,裂片圓頭全緣,能育葉短小,緊縮、裂片條形、沿背面葉脈兩側(cè)密生孢子囊,孢子脫落后,能育葉即枯死。
薇菜作為蔬菜已有悠久的歷史,過去是救荒草,現(xiàn)已步入高檔餐桌,其經(jīng)濟(jì)效益為一般蔬菜的4-5倍。野生薇菜鮮嫩味美,營養(yǎng)豐富,未展開的嫩葉尤為上品。薇菜既可鮮食,又可腌漬、干制。是向日本出口的大宗山珍野菜。
刺老芽炒雞蛋—天下第一山珍
刺老芽又名遼東楤木、刺老鴉、刺龍牙、刺嫩芽、樹頭芽,為五加科楤木。野生分布在中國河北東北部,遼寧省東部及南部山區(qū),吉林省東部及長白山區(qū),黑龍江省東部山區(qū)、完達(dá)山、小興安嶺及山東省青島嶗山。
龍牙楤木為風(fēng)味清香獨(dú)特、味美可口的木本蔬菜,不僅在國內(nèi)外市場上深受青睞,有著“山菜之王”的美譽(yù),在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更非常暢銷.可謂供不應(yīng)求~!
由于刺老芽有著極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況且天然野生的量非常少,為此從目前看,國際市場價格為每噸l萬元以上。它富含16種氨基酸和22種微量元素,其中人體必需的鈣、錳、鐵、鈦、鎳、銅、鍺等,含量都比人參高,因此,被譽(yù)為“天下第一山珍”,成為東北出口山野菜的主要品種之一。
狗肉火鍋
主料:狗肉1500克
輔料:茴香15克 當(dāng)歸50克
調(diào)料:桂皮15克 黃酒100克 白酒25克 辣椒(紅、尖、干)10克 醬油75克 味精2克 鹽5克 辣椒醬25克 白砂糖15克 豬油(煉制)100克 青蒜20克 大蔥10克 姜10克
烹飪方法
1.將狗肉皮上的絨毛烙盡,投入冷水中刮洗干凈切成約4厘米見方的小塊,與冷水同時下鍋燒沸,去除污 狗肉火鍋
血,用清水洗凈,瀝干水分,用高粱酒和鹽,味精拌勻略腌,青蒜切成約3.5厘米長的段,桂皮,茴香用清水洗凈。
2.炒鍋上火,放入熟豬油,燒至八成熱,下狗肉煸炒三五分鐘烹入紹酒,加辣醬,白糖,醬油,鹽,繼續(xù)煸炒,收干水,使狗肉入味。再下蔥結(jié),姜片,加紅干辣椒(整只),桂皮,茴香,當(dāng)歸和清水1000克,加蓋燒沸后,移小火上煨2小時左右,至肉酥,撈出桂皮,茴香,蔥結(jié),姜片,紅干辣椒,然后將其倒入火鍋內(nèi),繼續(xù)煮10分鐘左右即可食用。
四喜蒸餃
配 料: 醬油25克,豬油30克,鹽10克,菠菜250克, 木耳150克,蔥末、花椒面、味精、香油、紅色素適量。 面粉50O克,豬肉250克,水發(fā)海參100克,大蝦100克,雞蛋250克。
操 作:
1. 豬肉剁成餡,海參、蝦切成小碎塊,加醬油、鹽、豬油拌勻,再加高湯搗稀,加蔥姜末、花椒面、味精、香油拌勻。
2. 把雞蛋的蛋黃、蛋清分別放置,勺內(nèi)放油,將蛋黃炒熟;再把蛋清加少許紅色素炒熟;木耳切碎,菠菜略燙切末,待用。
3. 將面粉置于案板上,加沸水250克,邊倒水邊攪拌,和成燙面團(tuán),攤開晾涼,揉成面團(tuán)。
4. 將面團(tuán)搓成長條,約50克下成4個面劑,再搟成皮。
5.用兩手拇指和食指把餃子皮捏成四角形(四角空腔),在空腔內(nèi)分別裝上蛋清、蛋黃、木耳末、菠菜末四樣顏色的焰。
6.蒸鍋冒氣后,把餃子擺在屜內(nèi),旺火蒸12分鐘即熟。
東北醬骨頭
東北醬骨頭的做法將豬骨放入清水中浸泡兩小時,期間換幾次水,去除血污
將豬骨放入冷水中,水沸撇去浮沫,撈出豬骨
另煮一鍋熱水,水將沸時放入焯過的豬骨,放入料酒、生抽、老抽、白糖、鹽、黃醬、山楂、桂皮、花椒、大料、陳皮、香葉、丁香等調(diào)料,大火煮沸,小火繼續(xù)煮一個小時
改中火或大火再煮半個小時,收一下湯汁即可
酸菜燉白肉血腸
原料:酸菜、豬血、五花肉、精鹽、雞精、蔥、姜、胡椒粉、粉條各適量。
制作方法:①將皮薄肉嫩的肥豬腰盤肉或五花肉切成塊狀,放入清水鍋中,佐以蔥、姜、大料、花椒、鹽等,煮熟后,切成薄片,其肉白肥嫩,故俗稱白肉。②取適量的新鮮豬血,佐以調(diào)料,用鮮湯拌勻后,用手將血餅攥碎灌于洗凈的豬腸內(nèi),煮至嫩老適度,即成血腸。出鍋后,解除兩端束繩,切成厚約6至9毫米的金錢片即可食用。冷食時,將白肉、血腸片佐以蒜泥、韭菜花、辣椒油。熱食時,將酸菜放入勺中煸炒,放入老湯、五花肉、血腸、粉條及調(diào)料,燉15分鐘即成。
朝族辣白菜—味道確實(shí)不錯
朝族咸菜遠(yuǎn)近聞名,如:朝族辣白菜是漢族人很喜愛的一種小菜,味道確實(shí)不錯.如何做正宗的朝族辣白菜.
配 料:
白菜,姜,蒜,蘋果,梨,辣椒面,鹽,味精;
操 作: 白菜一棵,剝?nèi)ネ鈱樱磧?,里外均勻抹上鹽,腌半天 注:辣白菜的制作從頭到尾都不能沾一點(diǎn)油腌了半天后,擠掉水分.準(zhǔn)備好:姜,蒜,蘋果,梨,姜,蒜,蘋果,梨剁末兒,蘋果、梨用1/3或者一半即可.
辣椒面,鹽,味精,辣椒面的量看自己喜歡辣味的多少,也要看辣椒面的新鮮程度,加入適量涼白開,把辣椒面,鹽,味精調(diào)勻
把姜蒜蘋果梨末兒倒入辣椒面中,攪拌開始腌菜!從最內(nèi)層開始,把調(diào)好的辣椒糊糊抹在白菜上,里外都抹拿一個帶蓋的容器,注意洗凈,一定不要有油,如果無蓋的,用保鮮膜封住也可以,3—5天后可以食用.
營養(yǎng)價值:
白菜 - 白菜性平,微寒,味甘。每100克大白菜中含鈣41毫克、磷37毫克、鐵0.5毫克及粗纖維、胡蘿卜素、少量蛋白質(zhì).
朝鮮族冷面—清涼馥郁,又甜美新鮮
朝鮮族冷面以它獨(dú)特的風(fēng)味聞名中外。主要原料有蕎麥粉、小麥面和淀粉,也有用玉米面、高梁米面和士豆淀粉的。加以牛肉湯或雞肉湯,然后在面條上放一些胡椒、辣椒、牛肉片、雞蛋、蘋果片、香油等調(diào)料。
冷面既清涼馥郁,又甜美新鮮。因此,朝鮮族群眾不僅在炎熱的夏天愛吃冷面,而且在寒冬臘月里也喜歡吃冷面?,F(xiàn)在除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外,北京、沈陽、哈爾濱、長春等大中城市也都設(shè)有朝鮮族冷面館。過去,朝鮮族有正月初四中午,或過生日時吃冷面,據(jù)民間傳說,這一天吃了細(xì)長的冷面,就會長命百歲,命大福大,故冷面又名“長壽面”。
冷面的魅力在何處?皆在它入口后,柔韌耐嚼,涼爽清淡,湯湯水水,滑順潤喉,而其中的辣、咸伴以微甜能立刻勾出口水,再配嚼冷面菜,令人食欲大增。越吃越辣,越辣越愛吃,直至沁人心扉、蕩氣回腸、余味綿長,給人以醇美的享受。另外,冷面經(jīng)濟(jì)實(shí)惠,普通百姓都能接受。
冷面有三種:一般的冷面,熱湯的冷面和拌冷面(無湯)
冷面是朝鮮族同胞四季皆食的主要食品之一,其作法別具一格。
材料:蕎面約四成許、淀粉約六成許,牛肉、時令蔬菜、蘋果、蔥、胡羅卜等各適量。辣椒面、香油、芝麻、蒜泥、精鹽、味精、食堿、醋、醬油等各適量。
烹飪方法:將牛肉切大塊浸涼水洗凈,放進(jìn)涼水鍋里以旺火煮開后,撇去表面飄浮血沫,然后放入醬油及精鹽,此時可改微火燉之。另將蔥、胡羅卜裝一特制小布袋里放入鍋中,待牛肉完全燉熟時,撈出,放置案板上,等其晾涼時,切成小薄片。將牛肉湯稍過濾后放入容器內(nèi)待用。將蕎面、淀粉按一定比例混倒在和面盆里,以開水燙成稍硬的面,加適量堿后,揉和好,迭成園條,放入特制的擠筒內(nèi),快速壓制成面條,隨即入開水鍋里煮。面條熟后再放入涼水中過涼,也有以電風(fēng)扇將面條吹 涼的,妥后裝碗上桌。面條上放辣白菜等時令蔬菜及四、五片熟牛肉,澆上蒜辣醬(以蒜泥、干辣椒面、水?dāng)嚦珊隣畹尼u),然后再放上水果片、雞蛋絲,最后澆上牛肉湯,撒上熟芝麻、淋上香油即成。
朝鮮打糕—糕粘性強(qiáng),抗饑餓
打糕是朝鮮人民的傳統(tǒng)食品。它的做法是:先把江米(糯米)洗凈,放在冷水中浸泡,然后煮熟,成粘米狀。用木錘反復(fù)敲打江米成粘面,即成為打糕。再蘸著豆面和白糖吃。這種打糕粘性強(qiáng),而饑餓,是朝鮮人民喜愛的食品之一,它與我國的年糕、糯米果、糍粑相似。
配 料: 。2杯糯米 。2/3杯水 。1/4杯黃豆粉。5湯匙白糖
操 作:
1、爐子開中火,把黃豆粉和2湯匙白糖炒香。
2、煮熟糯米,加入3湯匙白糖攪勻,攤涼。
3、工作臺墊保鮮膜,把糯米平鋪在上面。
4、用搟面杖敲打糯米糕,邊敲邊撒水,直到看不見米粒,大約40分鐘。
5、把米糕切成喜歡的式樣,在黃豆粉里滾一下。
6、把少量黃豆粉篩在米糕上。
心得:
用椰汁代替一部分水燒飯會很香。
糖比較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調(diào)整糖的分量。
用搟面杖豎著錘打糯米糕最有效。
每次撒水糯米糕都軟化一點(diǎn)。
糯米糕面積越錘越大,建議每次把糯米糕從中間折起來,旋轉(zhuǎn)90度再打。
打到一定程度,米糕會粘在搟面杖上。 建議在水里涮一下?lián){面杖再打。
切米糕的時候,米糕也粘刀。 建議每切一刀就在水里涮一下刀。
打好的米糕味道像糯米飯,只是柔軟很多;沒有打散的米粒相對有點(diǎn)硬。
米糕裹上黃豆粉就變得像年糕, 帶有濃濃的米味。
用花生粉代替黃豆粉應(yīng)該香很多。
夫妻肺片—麻辣鮮香
五十多年前,有郭朝華、張?zhí)镎蚱薅?,以制售麻辣牛肉肺片為業(yè),兩人從提籃叫賣、擺攤招客到設(shè)店經(jīng)營。他們所售肺片實(shí)為牛頭皮、牛心、牛舌、牛肚、牛肉,并不用肺。注重選料,制作精細(xì),調(diào)味考究,深受群眾喜愛。為區(qū)別于其他肺片,便以“夫妻肺片”稱之。夫妻肺片片大而薄,粑糯入味,麻辣鮮香,細(xì)嫩化渣。
原料:
牛肉100克、牛舌100克、牛頭皮100克、牛心150克、牛肚200克、香料(八角、三奈、大茴香、小茴香、草果、桂皮、丁香、生姜等)、鹽、紅油辣椒、花椒面、花椒面、芝麻、熟花生米、豆油、味精、芹菜各適量。
做法:
1、將牛肉切成塊,與牛雜(牛舌、牛心、牛頭皮、牛肚)一起漂洗干凈,用香料、鹽、花椒面等各種調(diào)料鹵制,先用猛火燒開后轉(zhuǎn)用小火,鹵制到肉料粑而不爛,然后撈起晾涼,切成大薄片,備用。
2、將芹菜洗凈,切成1厘米長的段。芝麻炒熟和熟花和一起壓成末備用。
3、盤中放入切好的牛肉、牛雜,再加入鹵汁、豆油、味精、花椒面、紅油辣椒、芝麻、花生米末和芹菜,拌勻即成。
油炸糕
原料:
糯米粉、豆沙。
做法:
1、糯米粉一點(diǎn)點(diǎn)加入適量水,混合均勻,揉成光滑面團(tuán),靜置半個小時;
2、用手揪一小塊面團(tuán),壓扁,用勺子盛入適量豆沙餡;
3、一手拖著面團(tuán),另一只手從四周向上推至面團(tuán)包住豆沙餡;
4、雙手將面團(tuán)反復(fù)拍幾下成圓餅;
5、油鍋180度,下入面團(tuán),炸至兩面金黃即可。
制作提示:
1、糯米粉與普通面粉不同,普通面粉包餡時象包包子一樣收口即可,糯米粉要用手向上推合;
2、加的水量不能過多,否則粘手。水一點(diǎn)一點(diǎn)加,加至面團(tuán)可以揉合即可。
熘肥腸
【原料】 主料 豬凈熟肥腸250克。輔料 水發(fā)玉蘭片10克,水燙油菜15克,水燙胡蘿卜10克,水發(fā)冬菇10克。豬清油、醬油、醋、花椒水、紹酒、味精、蔥、姜、蒜、香菜梗、雞湯、濕淀粉。
【制作過程】 1、把熟肥腸切成斜刀片(約一分半厚)。將水發(fā)玉蘭片、胡蘿卜切成片。油菜切成段。蔥切成象眼塊。姜、蒜切成末。香菜切成段。冬菇切兩半。 2、用醬油、醋、花椒水、紹酒、味精、濕淀粉、雞湯對成汁水。 3、勺內(nèi)放豬清油,油熱八成時,將肥腸倒入勺內(nèi)沖炸片刻,倒入漏勺控凈油。 4、勺內(nèi)放少量油燒熱,用蔥、姜、蒜炸鍋,放入玉蘭片、油菜、胡蘿卜、冬菇略加煸炒,接著將沖炸好的肥腸倒入勺內(nèi),將對好的汁水烹上,再放入香菜段,顛炒幾下出勺即成。
熘雞胗
主料 凈雞胗200克。輔料 水發(fā)玉蘭片15克,水燙胡蘿卜10克,水燙油菜15克。醬油、醋、花椒水、味精、蔥白、姜、蒜、混合油、雞湯、水淀粉
制作過程
1、將雞胗剔去里外的皮,逐個切成深而不透的花刀。胡蘿卜、油菜、玉蘭片均切成小片。蔥切成蔥花。姜切成末。蒜拍一下切成末。
2、勺內(nèi)放入水,水開時放入雞胗燙一下?lián)瞥隹貎羲?br> 3、在碗內(nèi)放入肉湯、醬油、味精、花椒水、紹酒、醋、水淀粉對成混汁。
4、炒勺內(nèi)放入油,燒至八、九成熱時,放入燙過的雞胗翻動一下,迅速倒出控凈油。接著勺內(nèi)再放入少量的油,用蔥、姜蒜作鍋,放入玉蘭片、胡蘿卜、油菜、花胗翻個個,再倒入對好的汁水,翻幾個個出勺盛在盤內(nèi)即成。
香辣肉末醬豆腐
主料:瘦肉300克豆腐一塊
配料:干豆鼓少許、干辣椒面少許、姜、蔥、蒜各少許、尖紅椒一個、面粉少許、水淀粉適量
調(diào)料:食鹽1茶勺、生抽一湯勺、白糖1茶勺、自制雞精1茶勺
步驟:
1:把豆腐切成均勻小塊,兩面各均勻的撒少許鹽腌制片刻。
2:瘦肉剁成肉末,調(diào)入少許胡椒粉、鹽、料酒、拌勻腌制片刻。
3:腌制好的豆腐依次放入面粉中,裹上一層薄薄的面粉備用。
4:把干辣椒面放入碗中,加入上述所有調(diào)料,再加入適量水淀粉拌勻。
5:鍋中熱油,7成熱時放入豆腐,煎至2面金黃,裝盤。
6:鍋中余油,放入蒜茸,小火略炒后加入豆鼓,一起煸香。
7:倒入肉末滑炒至變色。
8:倒入調(diào)好的料汁,加入切好的紅辣椒圈,煮成肉末醬。
9:淋在豆腐上即可。(或者把豆腐倒回鍋中拌勻)
西紅柿疙瘩湯
主料:面粉,西紅柿,雞蛋,青菜葉
做法:
1.取一個大碗,放入適量面粉。水龍頭開到最細(xì)的水流,把面碗拿到水流下均勻地淋上幾秒鐘后關(guān)上水,面粉沾水就會成團(tuán),耐心地用筷子把面粉拌成大小適中的面疙瘩。拌好后就撥到一邊,不要急著再加水,等確定碗里除了拌好的面疙瘩以外就是干面粉,而沒有濕面團(tuán)的時候,再淋一點(diǎn)點(diǎn)水重復(fù)上述過程,直到全部拌好。
2.油燒熱,放入西紅柿塊,出汁后,加開水,再燒開后加入拌好的面疙瘩煮熟,可以加一點(diǎn)點(diǎn)生抽,最后放入打散的雞蛋液、青菜葉略煮,加胡椒粉、鹽和香油起鍋。
鯰魚燉茄子
鯰魚燉茄子的制作材料:
主料:鯰魚二條,1500克(買魚小竅門:顏色發(fā)黑的是養(yǎng)殖的,顏色淡青,肚皮發(fā)黃的是野生的}殺掉洗凈,紫長茄子2000克,(可根據(jù)人多少加減)。蔥段50克,蒜瓣(拍)50克姜絲30克,花椒粉10克,醬油20克,料酒10克,食鹽10克,味精10克,白糖15克,豆油100克 黃豆醬50克(現(xiàn)在有買成代的 許氏 大醬,一定要用 啊,否則味道不正的)。
制作過程:
1,鍋燒熱,下油,開后放蔥段,蒜瓣(拍)姜絲,炒出香味放醬油,黃豆醬,花椒粉,白糖。爆鍋后加水,放茄子,鯰魚。(水量以沒過茄子為好。
2,大火燒開,轉(zhuǎn)小火燉40分鐘大火收汁,放味精出鍋裝盤。
肉絲拉皮
原料
豬瘦肉500克,香菜10克,雞蛋皮1張,木耳10克,蔥頭15克,黃瓜20克,蒜泥15克
調(diào)料
精鹽10克,芝麻油20克,芝麻醬25克,醋15克,醬油10克,水淀粉5大匙
做法
1、將豬瘦肉洗凈切成細(xì)絲,蔥頭洗凈切成絲.香菜梗擇洗干凈切成3.5厘米長的段,黃瓜、雞蛋皮、木耳均切成絲。
2、炒鍋內(nèi)放入花生油,中火燒至五成熱,放入肉絲炒至半熟,加醬油、蔥頭翻炒,加精鹽、香菜段炒熟,淋上芝麻油翻勻,分盛兩小盤內(nèi)。
3、水淀粉調(diào)成稀糊,加精鹽溶化,入沸水鍋拉成2張粉皮,用清水浸泡、撈出后切成1厘米寬、5厘米長的條,放入盤中擺正,將黃瓜絲、木耳絲、蛋皮絲順序放在粉皮上。
4、芝麻醬加入精鹽,涼開水調(diào)成糊狀,用醬油、醋、蒜泥、芝麻油兌成汁,澆在粉皮上同炒肉絲一起上桌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