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在看陳忠實先生的經典巨著《白鹿原》,雖只看了一半多一點兒,但是我已經能夠領悟一個很重要的東西:白鹿原上的各色人物的命運,完全是整個社會大環(huán)境、社會整體的氛圍決定的,每個人只是這個社會變遷過程中的一粒小小塵埃,渺小而無奈。書里從清末一直描寫到解放初期,整個中國正從封建社會這個堅守了仁義道德兩千多年的牢不可破的社會中一步步走向新的歷史階段,里面充斥了太多的無法調和的矛盾。封建社會扼殺人本性的面目赤裸裸地顯露無遺,而新思想、新形勢下的各種社會動亂因素又加入其中,其間不可避免的要發(fā)生一系列的激烈的化學反應。有著太多的悲哀、痛苦、絕望、堅守、迷茫、辛酸、血淚夾雜其中。而這,都在白鹿原上真真切切地發(fā)生了。 現(xiàn)在寫這一小篇讀書筆記,感覺是悲哀的,對書中的人物充滿了同情。由于剛看到小娥死這段,所以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田小娥的命運。田小娥本是個秀才的女兒,被家里賣給一個老武舉做小妾,老武舉的大女人對漂亮的小娥心生嫉妒,限制老武舉找小娥尋歡作樂,就定下了縫五去風流一次的規(guī)矩。而且還強迫小娥給武舉人“泡棗”,家里的家務都交給了小娥做,包括端尿盆倒尿盆,正如小娥所說的那樣:“我在這家里連豬狗都不如”,遭受百般折磨的小娥通過勾引黑娃終于逃離了魔掌,然而回到家卻把固執(zhí)的父親氣病倒了,飽讀經書的父親不再認這個女兒,只想把她像臟水一樣盡快潑出去。黑娃及時趕到帶走了小娥,兩個相愛的人原本可以過個好日子了,然而回到白鹿村卻不被黑娃爸鹿三及以族長白嘉軒為代表的族人接受,鹿三堅決不認這種傷風敗俗的兒媳婦,族長白嘉軒也堅決不讓黑娃帶小娥進祠堂祭拜先祖。黑娃一氣之下帶著小娥私奔,在村邊的爛土窯住下了,倆人日子雖清貧,但卻很快樂甜蜜。但是好景不長,黑娃因為農協(xié)事件而被迫外逃,小娥只能獨守空房。孤苦無依的小娥去找鄉(xiāng)約鹿子霖求情,期望可以饒恕黑娃,讓他重返家園。鹿子霖見了小娥誘人的外表起了色心,假裝答應幫助小娥,條件是小娥陪他睡覺,小娥癡癡傻傻地就范,因為她明白她的處境,眼下已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后來,小娥因為狗蛋的騷擾而被族人抓到祠堂接受族規(guī)刑罰。即將繼任族長的白孝文帶領族人用刺刷抽打小娥。受到毆打的小娥聽從了鹿子霖的離間決定報復白孝文,于是又一次通過自己的身體拖白孝文下水,及至在鹿子霖的陰謀安排下白孝文被他爹白嘉軒趕出家門。小娥明白了自己害了一個人,后悔不已,報復性地尿在鄉(xiāng)約鹿子霖的臉上。再后來,白孝文墮落到上街乞討,差點餓死,鹿三看到一個前途大好的年輕人就這樣毀了,覺得一切都是小娥造成的,他毀了自己的兒子,也毀了嘉軒的兒子,遂去殺了小娥。小娥臨死前痛苦地叫喚著:“啊······大呀”!看到這個結局時,我感到特別的不是滋味兒,有種想哭的感覺。小娥太不幸了,這個不幸是社會制度造成的,是腐朽的扼殺人的封建禮教造成了她的悲劇。所以這個問題是深層次的,它涉及到國家、社會的根本性的、深層次的問題。 其實,悲劇性的人物又豈止只是小娥一個?在那樣的社會體制中,人人都是悲哀的,每個人都是這個社會制度的犧牲品,他們是可憐的,他們老老實實、本本分分,卻始終被束縛在封建禮教的牢籠中而無法覺醒。這是一個古老的文明的悲哀,可歌可泣、可恨可嘆! 《白鹿原》這部小說我要慢慢咀嚼完,深深體會其中的滋味。對于這樣一部豐碑式的作品,我覺得一定可以從中領悟到更多的東西,體會更加多的關于這個民族、這個古老社會的一些隱藏在深處的東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