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王羲之《書論》原文和譯文
2012-4-17 20:57|
發(fā)布者: 李巖巖|
查看: 11689|
評論: 3
摘要: (傳)王羲之《書論》 【作者介紹和解題】 王羲之(三○三年——三六一年),東晉書法家。字逸少,原籍瑯邪?臨沂(今屬山東),居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nèi)史,人稱王右軍 ...
(傳)王羲之《書論》
【作者介紹和解題】
王羲之(三○三年——三六一年),東晉書法家。字逸少,原籍瑯邪?臨沂(今屬山東),居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nèi)史,人稱王右軍。晉書有傳。早年從衛(wèi)夫人(鑠)學(xué)書,后轉(zhuǎn)師叔父王廙,遂得眾體之技法。草書師法張芝,正書、行書得力鍾繇,增損古法,一變漢、魏樸質(zhì)書風(fēng),創(chuàng)造妍美流便的今體。評者以為其草書濃纖折衷,正書勢巧形密,行書遒媚勁健,千變?nèi)f化,純出自然。梁武帝?蕭衍?《古今書人優(yōu)劣評》云:“王羲之書字勢雄逸,如龍?zhí)扉T,虎臥鳳闕,故歷代寶之,永以為訓(xùn)?!?u>唐?張懷瓘?《書斷》稱其“備精諸體,自成一家法,千變?nèi)f化,得之神功,自非造化發(fā)靈,豈能登峰造極”。列其隸書、行書、草書、章草、飛白入神品。由于他書法藝術(shù)的卓越成就,其書跡為歷代所寶,影響極大,有“書圣”之稱。傳世書作甚多,以《樂毅論》、《蘭亭序》、《十七帖》等為著,存世摹本墨跡廓填本有《快雪時(shí)晴》、《奉橘》、《喪亂》、《孔侍中》,以及唐僧《懷仁集書圣教序》等。
歷代所輯錄的王羲之書論如下表所列:
|
|
唐 |
宋 |
明 |
清 |
備注 |
|
|
法書要錄 |
墨藪 |
墨池編 |
書苑菁華 |
古今法書苑 |
佩文齋
書畫譜 |
|
1 |
自論書 |
|
自論 |
自論書 |
自論書 |
自論書 |
真 |
|
2 |
筆論(不錄) |
筆勢論十二章并序 |
筆勢論 |
筆勢論十二章并序 |
筆勢論十二章 |
筆勢論十二章 |
偽 |
|
3 |
題衛(wèi)夫人筆陣圖后 |
用筆陣圖法 |
筆陣圖 |
題衛(wèi)夫人筆陣圖后 |
題衛(wèi)夫人筆陣圖后 |
題衛(wèi)夫人筆陣圖后 |
偽 |
|
4 |
|
|
用筆賦 |
|
用筆賦 |
用筆賦 |
偽 |
|
5 |
|
|
草書勢 |
|
|
|
偽 |
|
6 |
|
|
|
|
|
|
偽 |
|
7 |
|
|
天臺紫真筆法 |
白云先生書訣 |
白云先生書訣 |
記白云先生書訣 |
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