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十五道江湖菜菜品 石鍋三角峰 青椒汁制作: 鍋入菜籽油2000克,放入青小米辣2500克、蔥250克、姜1000克、蒜750克、香芹段750克小火炒香,放入豬骨頭湯50斤熬半個小時至辣椒出味,調入財神蠔油400克、美極鮮400克、青芥辣3只和瓶裝的黃咖喱膏1瓶(400克)及雞精、味精、鹽各50克,小火攪拌至各種膏體融化,打渣存放即可。 燒熱的石鍋 三角峰腌制入味 熱石鍋中放入芹菜、土豆粉、木耳 倒入腌好的三角峰 倒入燒沸的青椒汁 放入二荊條和青花椒 鮑汁豬手神仙雞 亮點:不加高湯,只用清水、花雕酒及10克鮑汁,但是成菜后,菜肴從顏色到口味都和放了大量高檔鮑汁煨出來的一樣,打開蓋后滿桌濃香。 原料:三黃雞一只(選用凈重為2斤左右的三黃雞,市場價格約在7元/斤),豬手一只,泡好的筍干300克。 調料:蔥段15克,姜片15克,蜂蜜10克,萬字醬油15克。A料:大廚四寶肉寶王6克,花雕酒50克,蠔油20克,港順鮑魚王汁10克,冰糖15克(可根據(jù)當?shù)厝丝谖蹲们樘砑樱?/p> 制作:1、取煲仔并用一個竹簾墊底,上面擺入蔥段、姜片。2、取制凈的豬手,切成10小塊,漂洗20分鐘,去凈血水,然后入五成熱的油鍋中,浸炸30秒鐘撈出控油,碼在蔥段和姜片上。3、取三黃雞,在雞背后開刀,取出內臟,沖去血水,用刀背敲遍雞骨,使雞骨一節(jié)一節(jié)斷裂開,輕微“骨折”但是肉相連,所以從外表看仍是一只整雞。4、取蜂蜜和萬字醬油按照1:1的比例調成汁水,用刷子蘸汁刷遍雞的全身,晾干使雞皮上色,然后將雞碼入煲仔中,放入A料,加水沒過雞,蓋蓋后上火,大火煲開,然后小火煲1小時10分鐘至雞肉酥爛備用。5、走菜時,取提前煲好的雞打開蓋,將泡好的筍干塞到雞肉底下,然后再放入5克萬字醬油調成鮑汁色,入味精,加蓋大火燒(約10分鐘),淋入蔥油,繼續(xù)燒3-4分鐘至湯汁濃稠即可。 制作關鍵:1、雞一定要從背后開刀,這樣雞肉燉爛后,仍能保持雞身的挺立。2、燉雞之前需要用刀背將雞腿骨、脊骨、翅骨等大骨敲斷裂,但是不能用刀刃剁斷,否則出品不完整。3、雞提前煲好后,可以放入冰箱冷藏2天,點菜時取出小火熱開,然后調鮑汁色,放入筍干燒入味即可。 味型:鮑汁味,雞塊甜糯。 蟹香酸湯魚鍋 自制酸湯 用酸梅醬、白醋提酸度,用自制蟹黃油增加亮黃色。 吊制濃湯:鍋內放入老雞40斤、龍骨40斤、老鴨2只,入清水100斤熬約6小時,打出頭湯約六七十斤,再添入開水100斤,吊4小時,打出二湯,兌在一起成濃湯150斤。 調料配比:以50斤濃湯為例,需用雞汁750克、雞粉500克、味粉400克、美味源酸梅醬2瓶、醪糟1瓶(帶米粒)、白醋2瓶、白胡椒粒150克。 制法:鍋內入少許雞油燒熱,下入白胡椒粒煸出香味、煸黃,沖入濃湯50斤,將以上調料提前兌好(白醋除外),下入鍋內燒開,下入白醋后關火。 保存:將熬好的酸湯趁熱裝入保溫桶內(或者大號電飯煲),放置2小時,待醪糟中的糯米和胡椒粒的香味充分釋放到酸湯里后,用細篩將料渣打出,用蟹黃油封面(一般每個保溫桶可放酸湯50斤,封蟹黃油400克)。酸湯明亮的黃色就是來自于蟹黃油。 蟹黃油制作 鍋內放色拉油30斤,加入蟹黃1斤、胡蘿卜粒3斤、洋蔥絲2斤、番茄醬2斤,小火熬稠后打去渣子,出凈油約25斤。 技術點:該店每餐之前要取吊好的濃湯現(xiàn)調酸湯,而且調好后要入保溫桶內保溫,如果二次加熱會影響口感。紅蓮烤鴨店每天制兩次湯,上午、下午各一次,每次50斤,當餐用完。 走菜流程 用料:烏江魚一條重約1250克,羅漢筍100克,萵筍片50克,自制酸湯1250克。 制作:烏江魚取凈肉改刀成片,放入醋精2-3克(市場有售,酸度比普通白醋高,可增加魚肉的脆感并去掉腥味,如買不到醋精,也可用白醋代替),腌制約5分鐘后沖水,控干水分,入鹽、味精、白糖、少許高彈素上漿備用。走菜時將魚骨飛水,放在盤內墊底,羅漢筍和萵筍片汆水墊底,從保溫桶內舀入酸湯(與蟹黃油一起)。魚片飛水,放入酸湯內即成。 盛器:此菜的盛器是純手工陶制器皿,底部是未上釉的,可以直接加熱,帶酒精上桌,保溫性能良好。 毛氏紅燒肉 熬紅曲米水:紅曲米與60度的二鍋頭白酒按照3︰1的比例混合均勻,使每個米粒上都能沾有白酒。將酒點燃,待火焰自動熄滅后將紅曲米放入鍋中,加入清水(與紅曲米的比例為3︰1),大火燒開轉小火燜15分鐘,至湯汁呈鮮紅色,濾去紅曲米,剩下的紅曲米水待用。用酒燒紅曲米不但可以將米粒表面的臟東西燒凈,而且紅曲米更易煮出顏色,煮出的水色澤也更加紅亮。 熬糖色:鍋入冰糖1斤半、加入一斤熱水沒過冰糖,大火加熱至冰糖完全融化,轉小火邊加熱邊攪拌,將水分燒干,鍋內液體變成深紅色、像麥芽糖般質地濃稠,味道微甜不苦。 制作流程:1、帶皮豬五花肉30斤切四厘米見方的塊,入六成熱油小火炸至邊角略焦、肉塊呈金黃色,撈出待用。2、鍋留底油,下入適量的八角、桂皮、蒜瓣和干黃椒150克炒香,下入五花肉塊,炒勻后烹入二鍋頭150克,大火將酒收干,將肉塊倒入高壓鍋中,加入紅曲米水1斤半、熬好的糖色約50克、花雕酒600克、啤酒600克、辣妹子辣椒醬100克、海鮮醬100克、蠔油100克、鹽75克、味精70克、雞精60克、胡椒粉10克、龍牌醬油75克調勻,加高湯至露出肉塊頂端三指高。上汽后再壓21分鐘,至肉塊軟爛,連肉帶湯一起倒入炒鍋中,大火收汁,邊加熱邊攪拌,把鍋內水分收干的同時將肉中殘余的油分逼出,將肉塊和“紅燒油”分別盛出待用。3、干豆角2斤在水中浸泡半小時,取出切段,入鍋內煸干水分,加入少許“紅燒油”將豆角炒香,加入干豆豉10克、辣椒粉50克、鹽15克、味精10克炒勻入味,再加入“紅燒油”250克,小火燜5分鐘待用。4、燜好的豆角分別裝入20個盛器內,將紅燒肉的肉皮向上擺在豆角上,封保鮮膜,放入蒸柜底層保溫。走菜時將盛器取出,去掉保鮮膜,把多余的油倒出,放在盛有熱水的黃色盛器里,取一炸成金色的蒜瓣擺在紅燒肉頂端,撒少許蔥花即可。 盛器外層可加熱水為菜品保溫 用“紅燒油”煨入味的干豆角 肉塊、干豆角裝入盛器封保鮮膜 走菜前將多余的油倒出
黃金肘子 制作方法:1、整只的豬肘子(約2斤/個)沖去血水,放入涼水中,加入蔥姜、八角、花椒、鹽、味精,煮1.5小時,取出控水備用。2、春天島牌海南燈籠黃椒醬250克,加入姜末、蒜末各50克,拌勻,澆到肘子上,入蒸車蒸15分鐘,取出后撒上杭椒丁和美人椒丁即可。 青一色水煮魚 主料:鮮活草魚1000克。 輔料:黃瓜片500克。 調料:自制鮮椒油100克(取色拉油5斤,加入青小米辣碎1.5斤、紅小米辣0.5斤慢慢熬香40分鐘,起鍋前10分鐘放入姜蔥20克、整棵香菜50克、芹菜30克),藤椒油50克,鹽5克,味精、雞精各3克,青花椒50克,青小米辣圈200克,紅小米辣10克,雞蛋清15克,水淀粉25克,野山椒碎30克,青小米辣碎30克,黃咖喱膏20克。 制作:1、將草魚宰殺洗凈,片成薄片,加鹽、雞蛋清、淀粉腌制上漿備用。 2、鍋入底油20克,放入野山椒碎、黃咖喱膏和小米辣碎炒香后,倒入清湯1250克燒開,放入魚頭、魚骨大火燒開,調入鹽、味精、雞粉,熬至魚頭入味約3分鐘,下黃瓜片,稍燙后撈起魚頭、魚尾、黃瓜片放入盤中。 3、將腌漬好的魚片放入燒開的原湯中煮40秒鐘至熟,蓋在黃瓜片上,倒入原湯。 4、鍋入鮮椒油、藤椒油,放入青、紅小米辣圈和青花椒,熗炒出香味后,澆在魚片上即成。 特點:魚片滑嫩,鮮麻香辣。 會館巨無霸
作為傳統(tǒng)名菜,獅子頭是淮安各家酒店的必備菜品,那么如何才能讓一道老菜脫穎而出呢?朱守斌將獅子頭做成了直徑10厘米、重約8兩的“巨無霸”,煮熟后裝入茶色玻璃盞中上桌,出品大氣,令人驚艷,上桌后先展示再分羹,一個獅子頭夠十幾個人吃。 批量預制:1、肥四瘦六的豬五花肉1600克洗凈,切成米粒大小的丁,加清水1200克、冬筍末400克、香菇末600克、雞粉180克、玉米淀粉60克、胡椒粉20克、鹽6克攪打上勁。剛攪好的肉餡會產生熱量,直接制作易散、不成型,所以要先放入保鮮冰箱中“鎮(zhèn)”1個小時使其冷卻。2、將肉餡取出,分裝入食品袋中稱重,每袋重400克,直接在袋中團成圓形生坯。3、鍋入清水燒開,改微火保溫(水不能滾),將生坯連同食品袋一起下入鍋中,小火煮8-10分鐘至生坯定型,去除袋子,改微火燉3-4小時即成。燉好的獅子頭在鍋中保存即可,隨用隨取。此菜一般當天預制當天售完,不能入冰箱保存,否則會影響口感。 走菜流程:取煮好的巨無霸獅子頭一個,下入玻璃盞中,加原湯1200克,大火燒開,下菜膽10顆稍煮,帶明火上桌即可。 黃花菜 燉手工蛋餃 很家常、很簡單,口味香濃很旺銷。 走菜流程:鍋下高湯500克,加入東古一品鮮醬油8克調味調色,加入蛋餃300克煮開,下入煨好的黃花菜100克燒開,調入味精、白糖、鹽,下入香芹段20克、胡蘿卜片5克,盛入鍋仔,帶火上桌即可。 味型:咸鮮濃香。 制作關鍵:黃花菜略帶苦味,去苦增香的辦法是提前煨制:鍋下底油燒熱,下入適量蔥姜爆鍋,加入五花肉片50克煸炒至變色,加入高湯500克,倒入泡透的黃花菜300克中火燒開轉小火煨15分鐘。 安徽臭桂魚 臭莧菜鹵 腌好的桂魚打花刀 批量預制: 1、臭鹵制作:清水3500克、鹽300克、臭莧菜鹵5000克(腌制臭莧菜時使用的鹵汁,桶裝成品,4元/斤)倒入盆中混合均勻。此臭鹵只可使用一次,用完即扔。2、取桂魚300條(約600克/條),用木棒猛擊頭部將其打暈,加鹽800克涂抹魚身,腌制4小時后取出擺入托盤放于通風處,室溫16℃-18℃放置36小時(中途翻面2次),此時魚鰓顏色變?yōu)榘导t,魚肉發(fā)粘、有淡淡臭氣。將發(fā)臭的桂魚扔入臭鹵中,室溫25℃,放于避光處密封腌制2天,魚肉散發(fā)濃郁臭氣,取出將每條魚分別裹入保鮮膜,放入冰箱冷凍保存。3、每天上班后,取出10條桂魚解凍,殺洗后在魚身兩側背脊處各劃3刀,放進保鮮盒備用。 走菜流程:1、鍋入豬油40克燒至五成熱,下入臭桂魚兩面各煎1分鐘至顏色金黃,撈出控油。2、趁著鍋內余油尚有溫度,下入五花肉片50克煸炒至出油、出香,倒入大蒜6瓣、蔥段10克、姜片10克爆香,下入煎好的臭桂魚,倒入清水400克、黃酒50克、味精5克、白糖8克、雞精5克、生抽15克、老抽5克、胡椒粉3克,大火燒開轉小火燒15分鐘,待魚肉熟透轉大火收汁,出鍋在魚身上擺京蔥3片裝飾即可。 技術關鍵:1、在腌制過程中,魚鰓、內臟均能幫助發(fā)酵,且活魚比死魚更易腌入味,因此我們都是將魚敲暈直接腌制,并不殺洗。2、用臭鹵腌制桂魚時溫度應保持在25℃左右,避光發(fā)酵。溫度太低發(fā)酵味道不夠,溫度太高容易造成臭鹵和桂魚腐敗變質。3、腌制好的臭桂魚入冰箱保存前一定要用保鮮膜包好,一是避免食材串味,二是防止其臭味散去。 黃魚鲞咸肉燉黃鱔
亮點:這是一款地地道道的紹興土菜,但是制作手法十分精細講究,一點兒也不粗糙:先用豬油煸香原料,再加骨頭湯煮出食材精華,添加香滑的口感,最后出鍋時淋熟菜籽油,“染”黃湯色。 原料:鱔魚段300克,黃魚鲞100克,自制咸肉塊100克。 調料:豬油15克,黃酒5克,骨頭湯1000克,白胡椒粉3克,鹽5克,味精3克,雞精2克。 制作:1、黃魚鲞改刀成3厘米長的段,入六成熱油小火浸炸1分鐘定型,撈出控油。2、鱔魚段肉上打一字刀,入沸水快速汆水(水中加蔥姜、黃酒)去粘液,撈出控水備用。3、自制咸肉洗凈,改刀成長段備用。4、鍋入豬油化開,下咸肉塊小火煸出油分,下鱔魚段,烹入黃酒,繼續(xù)煸出水分,倒入骨頭湯,大火燒至湯白,改小火煮3分鐘,將咸肉和鱔魚段煮透,下入黃魚鲞,調入所有調料攪勻,淋熟菜籽油10克,點火上桌即成。 味型:鮮香。 制作關鍵:原料用豬油炒過,涼后湯汁容易凝固,影響賣相,所以須帶火上桌。 咸肉制作:帶皮五花肉10斤洗凈,改刀成6厘米見方的大塊,用400克鹽搓勻,掛在陰涼處自然風干15天即成。 黑豆板栗燉全腰
何平說:“市場上出售的凈栗子大多已經過多道工序,流失了一部分醇香濃郁的口味。我們店包間少,廚師空余時間相對較多,所以我派他們去南部山區(qū)采購鮮板栗,煮熟后組織廚師在零碎時間內剝出來,一舉兩得?!?/p>
批量預制:1、新鮮豬腰去掉表面粘膜,冷水下鍋(鍋里加入適量蔥、姜、料酒),開鍋之后汆6-7分鐘至排出血污,撈出,放入白鹵水小火鹵10分鐘,?;鸾?小時至入味,然后橫向改成刀背厚的片(鹵后的豬腰體積收縮至原大小的2/3,口感香糯)。2、黑豆2斤入冷水泡透,撈出后入鍋,加入清水、雞汁15克、番茄沙司30克、鹽5克、雞粉5克燒開,轉小火煮20分鐘,?;鸱艣鰝溆?。3、鮮板栗蒸熟去皮備用。 走菜流程:鍋下底油燒熱,下入蔥、姜、蒜片煸香,調入蠔油10克、料酒10克,加入雞湯200克,下入熟板栗20個、熟豬腰15片、熟黑豆150克,下老抽3克調色,下鹽、雞精各適量,大火燒開,轉小火煲3分鐘,勾薄芡裝入保溫盛器中,撒上鮑芹 味型:咸鮮,濃香。段、紅椒片即可。 味型:咸鮮濃香。 制作關鍵:豬腰一定要飛透,排出血污和腥臊味,否則異味太重。 老豆腐燉白菜
1、手掰老豆腐。 2、提前熬好的花生醬。 3、提前煉好的香菇蒜油。 4、離火炒面。 5、倒入高湯。 6、下入豆腐白菜。 7、淋香菇蒜油。 8、下花生醬。 亮點: 手掰老豆腐提前用雞湯壓熟,筋道多汁,煮時在湯里加入花生醬,香滑爽口,每桌必點。如今,昆吾園酒店又將此菜改良升級,首先,在煮之前增加了炒面步驟,再搭配花生醬,湯汁更滑爽濃郁;其次,自煉了一款香菇蒜油,提味效果極佳。 原料:大白菜葉200克,老豆腐500克。 調料:豬油20克,面粉30克,鹽8克,味精3克,雞精3克,自煉香菇蒜油20克,自調花生醬20克(瓶裝花生醬750克入蒸箱蒸至化開,下蔥油200克攪勻即成)。 制作:1、老豆腐加雞湯沒過,入蒸箱足汽蒸約40分鐘,取出自然放涼,撈出老豆腐掰成大塊。取白菜內層的葉子撕成大片。 2、煉制香菇蒜油:凈鍋入色拉油500克燒至六成熱,下入香菇絲700克,保持六成油溫浸炸10分鐘至炸干水汽、鮮香味釋放后撈出,待油溫降到四成熱,下蒜片150克,至油溫升為六成熱時,離火浸炸5分鐘即成。 3、另起鍋滑透,下豬油20克燒至四成熱,下入面粉離火炒化,下高湯1200克,上火燒沸,下手掰豆腐塊,中火煮約1分鐘,調入鹽、味精、雞精,下白菜葉、香菇蒜油(帶少許炸蒜片),加蓋繼續(xù)煮約2分鐘,出鍋放入花生醬攪勻略煮即成。 味型:咸鮮,濃香。 江山一片紅
制作流程: 每天11點開始制作,將20個魚頭盤加蔥姜、料酒、鹽拌勻,分別擺在墊有鮮紫蘇葉的盤中,上面放魚頭,取剁椒醬2000克加瀏陽豆豉100克、蠔油1000克、陳醋200克、雞精100克、味精60克拌勻淋在魚頭上,圍一圈紅肉椒片,封保鮮膜。 走菜時,去除保鮮膜,將魚頭放入蒸箱蒸15分鐘,取出后撒蔥花,淋一勺熱油即可上桌。 熬制剁椒醬: 鍋入2斤色拉油,燒至溫熱,下入瀏陽豆豉80克,炸出香味,下入剁辣椒10斤,中火炒10分鐘,炒出香味即可。
稻香雞
制作流程: 1、選毛重約2斤左右的清遠仔雞,宰殺治凈,去除雞油和內臟,將雞切塊,鍋入茶油30克燒至五成熱,加姜片煸炒出香,下入雞塊炒出香味后立即烹入燒酒15克,將酒炒干。 2、鍋入高湯至沒過雞塊,下入生抽20克、味精15克、蠔油10克、泰椒碎25克、蒜末20克炒勻,加蓋煨5分鐘,至鍋內只剩薄薄的一層湯,開蓋,下8號辣椒圈10克快速翻炒,將湯汁炒干,鍋底只剩一層油,出鍋,撒蔥花即可上桌。 技術點:炒雞時的柴火很旺,要在雞肉剛剛炒出香味時立刻烹入白酒去腥。此時是烹入白酒的最佳時機,白酒烹晚了,雞肉收緊,會將腥味都鎖在肉里,不易去除。 苗家鯽魚
原料:苗家鯽魚(鱗片大、肉質嫩,售價7元/斤。可用一般的鯽魚代替)1條約500克。 調料:味精4克,雞精2克,鹽3克,草菇老抽3克,高湯300克,花椒油2克,菜籽油30克、杭椒段30克,姜末、蒜末各5克,蔥花5克,粗辣椒面3克。 制作: 1、鯽魚從背部開刀,去鰓和內臟,展平后用刀背從魚肉面一側將魚骨敲成三截,沖洗干凈(不必去鱗),控水備用。
2、鍋入菜籽油,下入鹽1克,燒至七成熱,魚鱗面向下,在魚肉面均勻撒上鹽1克、味精2克,煎約15秒,至魚鱗酥脆后再煎魚肉面約30秒至顏色金黃,將魚移至鍋的一側,在另一側下入姜末、蒜末、杭椒段、粗辣椒面煸炒出香,再下入高湯、鹽1克、味精2克、雞精2克、草菇老抽調勻,加蓋小火煨約一分半鐘至魚肉入味,淋上花椒油,先將魚盛入干鍋,再將鍋中剩余調料和湯汁澆在魚上,撒上蔥花帶火上桌即可。 味型:香辣咸鮮。 制作關鍵:1、煎魚之前一定要在油內化入少許鹽,否則魚鱗不容易入味。2、煨制時應注意晃動炒鍋,防止糊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