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文老師怎樣提高語文素養(yǎng)
——給語文老師的一次講座提要
素養(yǎng),指一個人平日的修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指一個人平日的語文修養(yǎng),一個語文老師平時的語文修養(yǎng)。我認為,一個語文老師平時的語文修養(yǎng)應包括思想素養(yǎng)、專業(yè)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
一、思想素養(yǎng)文以載道,我說師以載道,教書育人,首先教師要有高尚的師德,高尚的人格修養(yǎng)……
二、專業(yè)素養(yǎng)
1、語文知識素養(yǎng) 首先說說本人對語文課堂教學的追求。三性(受六十年代《羊城晚報》的啟發(fā)):思想性(不離道德人文方向)、知識性(語文教學的功利終極目標)、趣味性(只有有了趣味性,才能激發(fā)興趣,才更有激情鉆研知識掌握知識)。
要鑄造“三性”課堂,必須要有扎實的語文功底(字、詞、句、篇,語、修、邏、文),淵博的學識,課堂上才能駕輕就熟,,揮灑自如,旁征博引,左右逢源……——這就是過硬的專業(yè)素養(yǎng)。(講《天山景物記》聯(lián)系地理知識;講《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聯(lián)系《鴻門宴》、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里的詩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毛澤東《將革命進行到底》引用伊索寓言《農夫和蛇的故事》回答斯大林給中國革命出的錯誤主意——以長江為界南北中國分治問題;講“邏輯常識”,多方面引用(邏輯推理中不完全歸納法的“簡單枚舉法”較抽象,用華羅庚《數(shù)學歸納法》中不斷假設不斷推理的生動論例;勾股定理開始是怎樣用簡單枚舉法推理得到后又嚴密論證……)深入淺出,生動深刻地說明問題。
“三性”課堂以知識性為主,趣味性為知識性服務。
關于提高語文知識素養(yǎng)的幾點思考。
①博覽群書 讀讀名著,讀讀詩歌、散文……修養(yǎng)心性,陶冶情趣,豐富自己的課堂。比如,教《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能多講點海子,教《致橡樹》能多講點舒婷、朦朧詩、北島、顧城……,其他如經濟、哲學、藝術、美學、歷史、地理、科普、軍事……都得讀一點,并做點積累,(不動筆墨不讀書,動筆的過程,就是信息整理的過程,包括平時的一些思考,一些靈感,及時記下來,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學習品質。)
②勤寫文章寫點詩歌,寫點散文,寫點隨筆(或是教學筆記),寫點教學論文。(有句流行話:老婆是別人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別人的好,這是男人的弱點,文章是自己的好,把文章跟孩子相提并論,可見文章在人們心目中的重要。自己的文章給自己帶來一種成就感。)
③做點學問,研究探討一些問題(寫文章也是一種研究探討)做學問提倡批判精神,不惟讀書,不輕信,敢懷疑,不惟上,不盲從。章熊座右銘:①黑格爾:存在是合理的,要不,它為什么存在這么久?②魯迅《狂人日記》:“從來如此就對么?”要敢于懷疑,獨立思考,此兩者結合,是做學問的態(tài)度?!?/SPAN>
④勤于總結,經常反思。經??偨Y反思自己的教學,對提高語文素養(yǎng),改進教學是很重要的。舉個例子。我是提倡教學兩思(教前思和教后思)的。一次講舒婷的《致橡樹》,談到朦朧詩,談到北島、顧城……許多學生去圖書館借當代詩歌來讀(喜歡當代詩歌)——以此為契機,誘導閱讀興趣——從朦朧詩→小說→影視……吸引了學生,讀書熱情異常高漲。于是我經過思考,決定每周用一節(jié)課講當代文學的精品(當然老師要讀了),效果很好。這就是教后思的功效。
2、語言素養(yǎng)
①語言是教學的職業(yè)要求。
②教學的語言應該是信、達、雅(真實、真誠、通達、明確、雅致,有點文采)
③語言對教師的重要性。A、錘煉語言的過程也是錘煉思想的過程。一個人的語言蒼白也反映思想的蒼白。培養(yǎng)學生語言的敏感性,積累大量的語言,能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所以,教師首先要修煉自己的語言,豐富自己的語言。B、要明白語言的創(chuàng)造性比規(guī)范性更重要。學生在語言創(chuàng)造過程中有不規(guī)范的語言現(xiàn)象不必大驚小怪,而應給給予鼓勵(鼓勵創(chuàng)造性而不是鼓勵不規(guī)范)。這是講如何對待學生語言的問題,教師的語言當然要求規(guī)范。
因此,教師特別是語文教師,語言的錘煉很重要,認為要做到表真情、簡練、通達、有文采
④朗讀語言。語文老師的朗讀語言非常重要,一些課文通過我們再創(chuàng)造的朗讀,往往能調動學生的感情,加深理解,特別是一些詩歌、散文,教師優(yōu)美的朗讀,創(chuàng)造一種情感氛圍,增強感染力——這都得益于我們的朗讀語言。語文老師的朗讀可以擴張到課外。李鎮(zhèn)西老師常給學生朗讀課外文章,如路遙的《在困難的日子里》。
三、人文素養(yǎng)
1、語文學科跟其他學科不同,它的人文性很突出。我認為語文學科兼有工具性、功利性和人文性。
通過語文的熏陶,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人格,堅強的意志,修身處事的原則,對人生觀、價值觀正確判斷的品質……都為語文學科獨占鰲頭。
2、所以我認為語文素養(yǎng)應包括人文素養(yǎng),語文老師應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我個人覺得語文老師應修煉以下人文素養(yǎng):
①當你走進教室時應保持精神飽滿,帶著期待。
②要求做到六個學會:
學會等待。等待也是一種美德,教育不能急于求成,如果急于求成,有時會欲速不達。
學會分享。真正高貴的精神是樂于分享,非自我為中心。
學會寬容。寬容本身就是一種道德,“躬自厚而薄責于人”
學會選擇。選擇正確的,選擇真善美。
學會合作。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
學會創(chuàng)新。你會創(chuàng)新,你教的學生才會創(chuàng)新。
③做到六個講一點:
講一點享受,無愧于自己,要善待自己。
講一點奉獻,無愧于他人。
講一點真情,無愧于朋友。(現(xiàn)在是真情的逃亡,良知隱逸的時代。)
講一點責任,無愧于社會群體。
講一點博愛,無愧于人類。(人類的歷史是一部互相殘殺的血腥的歷史。中國幾千年來都是從自相殘殺中走過來的。從大方面看,少有博愛。引例:電影《細細的紅線》)
講一點信仰,無愧于天地。
3、有人認為有理想的、有良好人文素養(yǎng)的語文教師應是(肖川語):
嚴正而又寬容
深邃而又單純
執(zhí)著而又瀟灑
真誠而又練達
豪放而又儒雅
平實而又偉大
正是:有筆有書有肝膽,亦狂亦俠亦溫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