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補鐵劑在體內(nèi)主要的吸收部位是十二指腸和空腸上段,因此需要一定的水溶性。臨床上常用的鐵劑包括多糖鐵復合物、富馬酸亞鐵、葡萄糖酸亞鐵等。不論是有機鐵還是無機鐵,服后都必須在消化道內(nèi)轉變?yōu)闊o機亞鐵鹽后,才能被機體吸收。鐵劑吸收不穩(wěn)定,容易受到以下飲食因素的影響。
一是含磷較多的食物。鐵劑極易與磷發(fā)生反應,產(chǎn)生磷酸亞鐵,在體內(nèi)形成沉淀而不被吸收。含磷較多的食物包括花生、瓜子等堅果,瘦肉、禽、蛋、魚、豆類等。
二是飲料,如茶和牛奶。茶葉所含的鞣酸與鐵劑形成鞣酸鐵鹽沉淀,影響鐵離子的吸收。含鞣酸多的食物還有柿子、山楂、石榴、桃子等,也應盡量在服藥期間少吃。鐵在腸道內(nèi)還可與牛奶中的鈣鹽和磷酸鹽結合,形成難溶的化合物沉淀,從而影響鐵的吸收。
補充鐵劑最好在兩餐之間,可減少對胃的刺激,也可保證鐵劑的吸收效果。同時,可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果,如櫻桃、橙子、草莓、菜花、莧菜等,可提高鐵劑的吸收率。
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藥學部副主任藥師 馬虹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