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幻境言,無論功名富貴,即肢體亦屬委形;以真境言,無論父母兄弟,即萬物皆吾一體。人能看得破,認得真,才可以任天下之負擔,亦可脫世間之韁鎖。 【譯文】 從虛幻境界而言,不論是功名富貴,即使四肢軀體也是屬于上天委付的形體;從真實境界而言,不論是父母兄弟,即使一切事物都是屬于吾輩同一的整體。人要能夠看得透徹,認得真切,才可以勝任人世間的重大責任,也可以擺脫人世間韁繩鎖鏈。 【注解】 幻境:虛幻的境界。唐·王維《為兵部祭庫部王郎中文》:“深悟幻境,獨與道游?!?br> 委形:委,賦予,委形,謂自然或人為所付與的形體?!肚f子·知北游》:“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 真境:道教之地。亦指仙境?!端问贰分尽罚骸芭钊R邃館,金碧照三山,真境勝人間?!笔浅镔|(zhì)的形而上境界,也就是超越一切物相的境界,這種境界是物我合一永恒不變的。《莊子·齊物論》中說:“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這里作真實的境界解, 一體:謂關(guān)系密切或協(xié)調(diào)一致,猶如一個整體。見一二○【注解】 看破:看透;看穿。見○一七【注解】 負擔:對自己所擔負的工作的謙稱?!蹲髠鳌でf公二十二年》:“齊侯使敬仲 為卿,辭曰:‘羈旅之臣,幸若獲宥。及於寬政,赦其不閑於教訓,而免於罪戾。弛於負擔,君之惠也。所獲多矣,敢辱高位以速官謗?’”此作重大責任解。 韁瑣:韁繩和鎖鏈。比喻束縛,拘束。《漢書·敘傳上》:“今吾子已貫仁誼之羈絆,繫名聲之韁鎖?!鳖亷煿抛ⅲ骸绊\,如馬韁也?!?br> 【評語】 世間的事,假如說是假的,不但一切的功名富貴,即使是你本身的肢體,也不過是借托你的身體而成形罷了。假如說是真的,則無論是我的父母兄弟,即使是世間的萬物也都和我是一體。所謂“幻境”就像夢幻泡影,如鏡花水月都是假借而來。所謂“真境”就是純真,實體真實而不虛。舉例來說罷,雨、雪、水、霜、露都是因溫差的作用而假借現(xiàn)出各種不同的形態(tài)。這也可說是一種虛幻痕跡。其實,真實的境界不過是水的一體而已。上至日月星辰,下至人畜草木,也都是萬象同根,天地一體,森羅萬象莫不是由同一個真體假借各種形態(tài)而顯示出來的種種幻跡。因此,由幻跡而言,世間其實可以說是無物無我,身是由土里來的,仍然要回到土里面去。由另一面真境來說,則父母兄弟固然不用說,天地間的萬物都與我是一體,并非是別物,因此,天地萬物應該是平等的。由這一個真體顯化出來千差萬別的假相,到了最后并沒有什么親疏優(yōu)劣和取舍憎愛的分別,人如果能夠真正透視這一個道理,才能夠擔負起平天下的重大責任,達到了功成名就的博大境地,而后更能夠由這名利的韁繩與鎖縛之中解脫,達到自由自在的真知境界。人必須不為外物所累才能保持心靈的安寧、淡泊,但在商品經(jīng)濟的社會中,追求金錢,講求致富是一種普遍的社會風尚。當人的心靈被金錢所銹蝕,那么人已經(jīng)不再是自己精神的主宰者,而完全成為物質(zhì)文明的被支配者。有的大款曾感嘆自己是除了錢以外什么都沒有,越是富有,貪圖物質(zhì)生活享受越多,精神越是空虛。如何擺脫這種精神空虛,乃是今后人類所共同追求的目標。其實人生要想確實得到解脫,只有抱有“明心見性,返璞歸真”的人生觀才能達到目的。當然過分強調(diào)返璞歸真操守清廉也是不現(xiàn)實的,但一個人不講道德情操,一個社會不講精神追求,以至學子放下學業(yè)先生丟下教鞭下海追求金錢致富,那么這種富是畸形的。對一個有作為的人來講,不擺脫物累而加入世俗的爭逐就不會有為有成。 |
|
|
來自: ldjsld > 《菜根譚 滬上花甲叟注》